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由于城鄉發展間的巨大差異,以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經濟落差,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選擇外出務工。隨著這幾年的數據調查中不難發現,外出務工的人數在逐年增加,留守兒童的比例和數量也在迅猛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教育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出現了叛逆心理,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的話,很可能引發惡劣的社會問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本文探討當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幾條改進策略,希望對緩解我國留守兒童教育尖銳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策略
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
1.隔代教育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孩子的父母外出務工后,大多將孩子交給孩子的祖父母輩看護。特別是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的農村家庭,很多會在孩子剛出生后不久就離開了孩子外出務工。由于很多農村地區還有著一些傳統思維,覺得男人應該是外出打拼的一方,女人的更多精力應該放在家庭。所以要么是孩子的父母雙方均外出務工,要么是孩子的父親外出務工,孩子一直生活在存在缺陷的家庭結構當中,從長遠的角度分析,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特別是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雙雙外出務工的家庭,孩子大多只能交給祖父母輩看護。祖父母輩的很多教育思維和方式,很多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的發展了。加上很多祖父母覺得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心疼孩子反而造成了溺愛的情況,這些畸形的愛對孩子的成長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2.父母角色參與度不高
如果是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孩子與父母聚少離多,孩子對父母的親密度會大大降低。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成長的問題的時候,祖父母因為年齡較大察覺不到孩子幼小心靈上的小小變化,而孩子因為和父母比較疏遠就不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在最關鍵的心理干預期的時候沒能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再有,有些孩子是母親獨自在家看護,母親既要料理好孩子的一切,還要兼顧家里的農活和家務,無法抽出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雖然看似在家,實際上對孩子來說和也沒有實際上的心靈依靠作用。同時因為務工現象的增長,“出軌率”也隨之上升。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無論是父母不愿忍受對方的不忠選擇離婚,還是因為長期的分開導致父母感情疏遠帶來的貌合神離,給孩子的家庭都是一個畸形的不完善的家庭。這樣家庭里出來的孩子,會更加容易自閉,不愛說話,時間久了會積壓很多的心事。
3.學校與社會配合力度不足
很多農村學校本身教育資源就比較短缺,教學任務大多還是以完成學習計劃為主,對于很多留守家庭的兒童的關心和教育同樣不足。當家庭教育存在重大的疏忽漏洞的時候,學校教育也沒有進行積極的干預引導,留守兒童的心理一旦遇到問題時,很難自己予以解決。同時,社會沒有形成良好的風氣,及時引導家庭教育走向正規軌道,這些都是潛在的因素。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改進策略
1.提高當地就業率,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
父母選擇外出務工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地的就業環境不好,就業薪資待遇不夠理想等諸多因素造成的。如果能夠有效改善當地的就業環境,并且發展當地經濟實力水平的話,就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留在家鄉發展,而不是去外地發展。這樣一來,孩子可以跟隨在自己的父母身邊,感受到健全的家庭結構,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因為一些原因,回家工作收入不足以維持家庭支出,孩子不得不在跟著父母外出打工和留給祖父母看護中抉擇。很多孩子如果跟隨父母生活,到了入學年齡后也會因為戶籍問題面臨入學的困擾。公立學校對于戶籍有著嚴格的規定,而私立學校的學費又過于高昂,一般的務工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在兩難抉擇間,父母只得選擇把孩子送給孩子的祖父母看護。所以,能夠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建立接納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公立學校,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尖銳問題也能夠有很好的解決。
2.提高父母的參與度
很多農村家庭成婚較早,對于“為人父母”的概念比較單薄,很多人都沒能真正體會到這兩個字的含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孩子。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上,因為諸多的客觀因素,就有很多認識不到位的地方,很難參與到孩子眼中認同的“父母形象”。所以,父母必須認識到自己在孩子世界中的重要性,即使是外出務工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少,也要在有限的陪伴時間里全身心陪伴著孩子。有相關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父母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十分鐘,強過囫圇陪伴一個星期。所以,即使是因為外出務工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比較少,只要父母能夠把握好這短暫的相處時間,也同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做到心靈上依靠父母。因此,父母對于自己角色的認識度必須加強。特別是以往覺得自己外出務工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環境,對于物質方面盡可能滿足以作為不能陪伴孩子的補償的想法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給孩子帶來錯誤的價值觀,影響孩子的一生。
3.發揮學校與社會的幫扶作用
學校方面要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實施關愛留守兒童班主任幫持制度,教育工作者要及時關注留守望兒童的思想動態,與其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與健康狀況,并通過定期走訪,與監護人進行交流溝通等方式,及時了解與反饋留守兒童的情況,也幫助監護人做好留守兒音的思想工作。其次,學校方面要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正面引導,教育學生認真守紀,了解父母在外面打工的艱辛,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辛勞,并了解到金錢的來之不易,形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生活態度。除此之外,還要構建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留守兒童教育網絡,將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涵蓋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各個環節,一起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尤其是品德教育。
結束語
我國當下因為諸多客觀因素,導致留守兒童現象越來越多,而因留守兒童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尖銳。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首先第一步就是應該從家庭出發,讓父母意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從錯誤的教育觀中走出來。除此之外,學校和社會的功用也同樣不能忽視。學校和社會應該經常通過一切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這些留守兒童感受到“愛”,也要積極引導留守兒童正確看待父母外出務工這件事。讓兒童明白父母離開自己不是因為不愛自己,反而是因為太愛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讓留守兒童學會感恩父母,并且把對父母的思念化為學習的動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郭曉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會學思考[J].教育探索.2012(02)
[2]牛娟.如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J].平安校園.2015(04)
作者:蔣生成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新華鎮頭壩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