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學習及家庭教育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甘肅省臨夏縣隨著脫貧致富步伐的加快,農村土地合作化流轉,勞務輸出增多,加之離婚、外出經商等因素,臨夏縣農村留守兒童逐年增多。由于經濟文化落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生活缺助、安全缺保、行為偏差、性格缺陷、學習較差、親情缺失、心理有問題、家庭教育薄弱。調查摸清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學習以及家庭教育現狀已迫在眉睫,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教育好農村留守兒童獻計獻策。
關鍵詞:生存;發現;留守兒童;現狀
臨夏縣是西部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資源匱乏,生產效率低,經濟落后。政府為了本縣脫貧致富,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影響最大的就是土地流轉。“解放”了富余勞動力,使大批的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經商……遍及全國各地,推動了地方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為留守兒童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他們的生存、學習和家庭教育現狀實在令人擔憂。親情缺失,家庭教育薄弱,給孩子的成長、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孩子的弊病形成于家庭,顯現于學校,危害于社會”,摸清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學習及家庭教育現狀是教育好孩子的大事。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為了祖國的花朵將來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用之才,我們應該調查、分析、研究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學習及家庭教育現狀。
(一)生活缺助
舒適的生活、溫暖的家庭是少年兒童成長的必要條件。然而我們農村的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生活單調乏味、衣食住行堪憂,一旦生病,缺醫少藥,往往小病拖成大病。我們調查發現,58%的農村留守兒童因生活缺助而感到迷茫。
(二)安全缺保
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教育,加之監護人安全意識淡薄,農村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電動車接送孩子屢禁不止,有時一輛電動車拉四五個孩子,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還有些孩子私自游泳、玩火、溺水、失火事件偶爾發生。
(三)行為偏差
根據我們學區以及周邊臨近鄉村小學的調查,發現留守兒童普遍存在逃學曠課、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不良行為。對此類學生的調查了解,發現監護人管教不嚴,加之兒童本身自控能力很差,導致行為出現了偏差。
(四)性格缺陷
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學習成績直線下滑、情緒不穩定。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生幾乎都是留守兒童。對其進行觀察,發現有的性格出現了缺陷:內向孤僻、自卑悲觀、自私任性。究其原因:親情缺失、祖輩溺愛,造成了孩子心理失衡,助長了其逆反心理,而且性格正在發生扭曲,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性格缺陷。
(五)學習較差
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已成為各位老師關注的焦點,原因是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家訪這些學生得知,一方面監護人的育人觀念有問題,根本沒有讀書成才的期望;另一方面孩子過早地承擔家務勞動,如放羊、帶孩子……難以保證充足的學習時間。這兩個方面是造成孩子學習差的主要原因。
(六)親情缺失
這是造成農村留守兒童各方面負面影響的主要原因。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更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留守兒童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父母的溫暖,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很陌生。然而父母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背井離鄉,在外打拼,為了省錢,他們把對孩子的思念寄托在通電話上。由于親情缺失,親子情結淡化、溝通冷漠,難以彌補孩子心靈的創傷。
(七)心理問題
由于親情缺失,孩子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不能及時了解子女的心理變化。父母對子女的內疚往往借用物質彌補,孩子與家長難以溝通。同時,監護人通常重養輕教,忽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對人冷漠、沖動易怒、抑郁封閉等。
(八)家庭教育薄弱
蔡元培先生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農村家庭教育的單一,加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放任,嚴重影響了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格修養。微信調查顯示,采用說服教育的家長寥寥無幾,要么辱罵,要么體罰,要么放任自流,這樣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更有甚者,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不管孩子的品德修養,的確成了有人養沒人教的孩子。種種跡象表明,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十分薄弱。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的單調性、學習的差異性、家庭教育的單一性,創新家庭教育方式、轉變家庭教育觀念。第一,我們提倡外出父母年底返鄉,彌補親情,關愛孩子的生活、學習,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第二,我們建議舉辦家長培訓班,轉變育人觀念。讓祖父母懂得孩子除了生活學習之外,還有心理需求。要讓他們知道溺愛是害,偏袒會對孩子貽害終生,要對孩子嚴加管教。第三,祖父母要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既不能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又不能把孩子看成掌上明珠。要讓孩子有錯必改,學有所成,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第四,鼓勵孩子利用電話、微信與父母聯系溝通,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網絡時代給遠在他鄉的父母提供了便捷,應該充分利用,盡量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給孩子的心靈一點慰藉。總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是多面性的,解決的方法也是多樣化的。在實施家庭教育時,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要注意個體差異,找到問題的根源。這樣,才能讓孩子循序漸進,健康成長,最后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才。
作者:韓立龍 單位:臨夏縣安家坡學區中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