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山區中職計算機專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山區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培養信息化應用技術型人才,而不是科學型、工程型的人才,應以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建立“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通過具體的職業技術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實行廠校結合培養技能型人才,實現學生的零距離就業,讓他們走進企業就能上崗,解決企業的用人之急,為學生未來發展拓展空間。以辦公文員、文字錄入、圖像處理、電腦組裝與維修、動漫制作等就業崗位為導向,適應地方經濟需要,強化實踐環節,突出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對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繼而培養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二、山區中職計算機課程體系的設置
學校進行課程設置要以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保證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作為一所山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由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少,因此只能組建一個班,不可能按專業模塊組班,所培養的學生要為當地經濟服務,為當地各企事業單位供應,或從事個人計算機相關的服務行業。這些用人單位對學生的技能需求主要是辦公軟件操作、PS平面設計及圖像處理、FLASH動漫制作、網頁設計、電腦維護與安裝等。據此提出山區中職計算機的課程體系為學期專業模塊化,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第一學期以辦公模塊為主,第二學期以圖像處理模塊為主,第三學期以動畫制作為主,第四學期以網頁制作模塊為主,輔以模擬企業環境開設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走出校門就能熟練上崗工作,同時,也為學生的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結語
總之,中職計算機專業建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依據制定培養目標,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課程觀,設置“模塊結構”課程體系,為學生的零距離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服務。但課程體系的設置也要考慮自身師資的結構、水平。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中職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地探索,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作者:楊文生 單位:福建省長汀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