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移動學習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教學越來越不能滿足新一代學生的需求。從事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一線教師,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何使用新的移動技術為教學服務?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為中職計算機教師提供了新的選擇,移動學習在中職計算機課堂中的應用研究可以為從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老師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移動學習;中職;計算機教學
1移動學習概述
1.1移動學習的基本內涵
目前國內外缺乏全面系統的對移動學習的定義,很多定義都是從各自不同角度去解釋移動學習。2003年AlexzanderDye博士提出:移動學習是學習者在移動終端設備的幫助下,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學習者進行移動學習所使用的移動終端設備需能有效地呈現出學習的具體內容,且能夠提供教師與學習者進行交流。芬蘭工程師TelenorWap在研究項目的報告中定義移動學習的內容:作為創新的學習手段,指的是人們為了增加空間、時間的彈性,滿足學習的需求,對移動終端備的運用。北京大學認為移動學習是:老師與學生通過使用移動終端設備訪問技術成熟且十分安全的無線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從而來實現交互式的學習方式。北京師范大學將“移動學習”界定為:學習者在沒有固定和沒有預先設定的位置下發生的學習,或有效利用移動技術所發生的學習。
1.2移動學習的基本特征
綜合以上有關移動學習的定義,移動學習具有以下特征:l移動性移動學習意味著教學沒有固定的時間、固定場所。教師的教學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室或實訓室,學生的學習不局限于固定的上課時間。l碎片性知識點碎片化,學習時間碎片化。課程的內容拆解成許多的小知識點,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學習的時間拆解成小片段,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分享、交流,讓學習融入日常生活。l交互性移動學習不但強調了“教”和“學”之間的雙向交流,重視“教”和“學”的互動程度,更為生生交互、師師交互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和方法。l自主性移動學習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更加要求學生提高學習自主性。
2移動學習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2.1應用條件
移動學習技術能夠達標。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線多媒體技術開始在教育行業使用并逐步完善,海量信息快速檢索和豐富的應用服務讓人們更加依賴于互聯網,信息網格技術讓數據、信息、計算、存儲、知識等各種資源能夠實現全面共享。移動學習的成本低。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的同時,移動傳輸的速度迅速提升,移動資費逐步下降。從三大運營商相繼了2018年半年報中,可以看到2018年上半年,手機流量資費同比降幅約65%,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量已經達到了4.24G/戶。終端普及:手機已經代替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成為互聯網的主要接入設備。據智研咨詢的《2017-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超過16億臺,遠超同期全球PC出貨量和平板電腦出貨量。
2.2應用方法
課前準備。對于授課內容的準備,教師不再是單槍匹馬的奮戰,而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教學資源的共享已經是眾望所歸。授課教師將自己的課程上傳至平臺,只要設置好相應的權限,不單授課班級的學生可以看到相應的課程,其他的教師也可以瀏覽并使用這些教學資源。共享平臺讓優秀的資源能夠重復利用,集思廣益,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可靠保障。課程內容可以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存放于授課平臺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選擇最適宜自己的方式來學習課程的內容,并且可以無限次數查看、回放以解決課程難點并進行復習。這種電子教材,特別是視頻、音頻適用于中職計算機專業中實操類的課程,例如ACCESS數據庫應用,網絡操作系統等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展示的操作步驟,因為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無法保證全班每位學生都能看清學會。利用移動式教學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學困生可以重復觀看操作視頻直至完全學會知識點。教學進行時。使用移動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時,教師能利用學生資料自定義分組,可以根據號數、星座、年齡、性別等分組,并能指定組長。通過相應的設置,教師能制定分組討論,限定討論時間,并讓普通組員只能組內發言而組長可以篩選組員的有效發言全班展示。教師可以篩選發言小組,可以進行發言統計,實現組間博弈。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單獨互動有限。由于時間的限制,在一堂課中,教師不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但在移動教學中,只要設置好教學的互動形式,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對于傳統教學,移動教學讓師生之間的交互性更強。課后分析。利用移動學習平臺,教師和學生都能更清楚地了解學習的情況。經過平臺的數據分析,學生進入課程的次數、在線學習的時長、上交作業的次數、課程討論回文次數、學習課程視頻時長等等各種學習指標情況都能及時反饋。教師通過這些數據能夠了解每位學生對課程重難點的掌握情況,便于調節下一堂課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學生通過學習統計,可以更加明確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和還需提升的空間。
3總結
移動教學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新的挑戰。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精心備課。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移動教學,也不是課程中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移動教學。如果教師只是把課本中的知識照本宣科,不經過精心的設計讓知識點短小精悍,無法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那么移動教學的效果就不明顯。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為中職計算機教師提供了新的選擇,但它也對中職教師的專業授課水平、移動教學工具使用熟練程度等做出嚴格要求。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應積極順應時代的要求,打破傳統課堂的教學習慣,利用移動教學平臺,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最大程度上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若飛.淺談借助移動教學實現高效課堂的策略[J].職業教育,2018(1):48-50.
[2]張麗梅.移動學習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3]沈紅.移動教學環境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4]郭邵青,黃建軍,袁慶飛.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展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11(05):105-109.
作者:郭鸞孌 單位:廈門信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