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缺口依然較大,這不僅是因為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各大院校培養出的計算機人才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在此背景下,社會對于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有鑒于此,各相關院校應當積極跟進市場需求,努力提升計算機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水平,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大批的合格人才。
1當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
我國當前有大量的高校都具備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條件,這些院校每年都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應用型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就計算機技術而言,其在我國各大院校也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目前該專業也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培養體系,在理論、實踐以及教學大綱方面也都相對完整。但需要說明的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革新,再加上各大院校專業的增加和學生的擴招,不少院校一直沿用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前諸多行業的需求。實際上,計算機人才并非只能在IT行業中從事相應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在社會的其他行業當中,也同樣需要大量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通常來說,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的崗位有:軟件測試工程師、開發工程師、網絡集成工程師等。因此,計算機應用型人才應當既具備計算機技術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而且還要具備學習不同行業專業知識的水平,從而盡可能解決實際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具備較高的綜合職業水平。具體來看,當前我國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許多問題,在專業定位方面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不少院校的人才培養機制出現與市場需求脫軌的現象,表現為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合理,就業難度大,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等等特征。
2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2.1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
相關專業教師應當依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從實際需求出發,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一般來說,課程體系主要包含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課程,其中,通識教育即基礎課,專業教育則為專業課,專業課又可以分成必修課與選修課兩種。培養合格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對基礎課與專業課進行改革,并建立起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職業素質。首先,在基礎課教學改革方面,盡管我國各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體系和內容已經相對成熟,但其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面方面卻已經顯得有些落后,也無法體現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特點。這是因為當前的基礎課教學覆蓋面較廣,對于理論體系的完整程度過于重視,根本無法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不僅如此,當前高校的教學和考核模式也使得除了部分考研學生之外的大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基礎課的興趣,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基礎課教學的質量。有鑒于此,相關教師應當明確專業基礎課的定位,適度對課程內容進行取舍,并采用分層次和分模塊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學生對于基礎課的學習興趣。實際上,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教學應當重視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概念,重視學生掌握應用數學與物流知識的程度。其次,在專業課教學改革方面,盡管國內不少高校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上都較為全面,但卻不具備鮮明的特色,導致不少學生盡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了不少的課程,但在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方面卻涉足不深,難以在實際工作中勝任企業的需求。有鑒于此,教師應當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的內容和技術背景,及時對教學重點進行調整。比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Android和IOS操作系統的APP工程師近年來被社會所熱捧,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各相關院校和教師就應當及時依據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相應的專業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水平。
2.2改革教學考核體系
科學的教學考核體系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因此,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必須依靠科學的考核機制。這就要求相關教師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第一,提高實踐教學在整體課程中所占的比重,加大課堂教學過程中實踐性內容的教學力度,并在考核時重點體現實踐內容的地位。對于實踐課程,則主要采用實踐的方式給予考核,逐步降低筆試在學生考核中的比例;第二,改革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體現過程重于結果的教學思想。教師應當適當布置一些課程設計或者大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考核,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提高他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答辯和研究報告的方式計算成績;第三,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提高他們的合作水平。教師可以在每學期布置1-2個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程序設計,引導他們通過分工合作與集體討論等方式,完成系統的分析和模塊設計,并要求每個學生進行口頭答辯并提交課程設計報告。
2.3積極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辦學
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校企合作辦學,這是因為對大部分學生來說,企業是他們未來幾十年當中最終目的地,如果能夠較早接觸企業,也可以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與企業需求的差距;而對企業來說,需要的則是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具備足夠水平的應用型人才,以便為企業的發展帶來足夠的利益和保障。因此,相關院校及教師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第一,邀請知名企業代表擔任學校的顧問,組建有企業參與的教學管理委員會,促使企業直接對專業的課程和學生進行管理。與此同時,學校還應當定期聘請企業的技術骨干為學生傳授實踐經驗,講解在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第二,積極和企業合作,建立起數量足夠、質量優秀的校外實訓基地,努力借助專業實踐的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水平,并通過校企交流等活動,選派優秀教師進入企業當中參與到實際項目當中,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從而盡可能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第三,嚴格執行定崗實習的教學方式。學校應當嚴格要求學生進入企業定崗實習,實習的時間應當不少于半年以上,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以員工的身份進入企業當中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生體驗真實的工作狀態,感受企業的文化,了解自身與企業需求的差距,加快學生和社會的接軌,切實保障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2.4積極采取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同樣需要因材施教,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這就要求相關教師應當盡可能制定出和學生發展相適應的個性化方案,引導學生在學校期間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為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大致分成幾個群體,如準備考研的學生、準備考公務員的學生、準備就業的學生等等,針對這些學生分別開設不同的選修課程和講座等,從而提高他們的專業針對性。另外,應用型人才也應當重視全面發展,學校應當積極扶持學生社團和組織的發展,鼓勵他們開展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塑造出健康、積極、快樂的人格,促進他們在多個方面全面發展,進而為社會提供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相對復雜而艱巨,相關院校及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積極對課程體系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并密切采用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和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真正符合需求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也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麗,華斌,劉軍.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4(02):5-9.
[2]李德新,李虞斌.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03):111-113.
[3]劉倫.面向能力培養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3(03):85-88.
[4]毛伊敏,胡健,漆華妹.基于“平臺+需求”的“2+1+1”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3(02):76-78.
[5]王育堅,馬楠,牛選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23):61-65.
[6]陳志泊,張海燕,王春玲,趙方,王建新.以程序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為主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5(07):94-98.
作者:鄧俊欽 單位:福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