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產業也隨之日益膨脹,因此,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培養市場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計算機人才是高校不斷探索的問題,也是構建科學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文章主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形式分析了計算機人才的大量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及實踐,為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計算機;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
0引言
自從國家大力扶植計算機產業和新型產業之后,互聯網+的概念深入人心,也帶動了計算機網絡工程行業迅速發展。國家大力提倡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基礎的信息化工程,不僅帶動經濟快速發展,也使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成為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但目前計算機專業教育體制發展落后,很難培養出符合新型互聯網思維的計算機人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互聯網及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首先是各高校計算機體制注重理論,缺乏實踐,導致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低下。其次學校的教學理念和知識落后,不能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行業變化,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直接應用,需要在工作中重新學習,大大浪費了社會資源。如何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專業計算機人才,完善高校計算機教育體制,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
1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要
計算機專業人才不僅可以在科研教育領域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在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工作,還可以從事專業的軟件工程方面的工作。幾乎每個企業都需要有專門的計算機專業的人進行相關的技術工作,以維護公司的正常運作。事實上目前我國大批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應屆生都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歸根結底就是我國當前計算機教育存在于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事業單位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都希望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隨著每年應屆生進入就業大軍,人才供給增多,就業市場的“供大于求”的現象日益嚴重。這大大增加了企業招聘選擇空間,同時企業也對應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給就業者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同一企業中不同部門的負責人所占立場不同,看待計算機人才的角度不同,就導致了他們對應聘者專業技能的要求不同。比如人力資源負責人看重應屆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比如編程實踐能力等。然而IT項目負責人則對應屆畢業生的知識結構要求更高,需要其整體計算機能力的提升,比如數據結構、算法知識等。盡管他們在對畢業生專業技能的側重點上有所差異,但是他們共同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很高。面臨此種形式計算機專業畢業應該在學校期間就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或實習,將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大約57%的IT項目主管表示不會直接對新招聘進來的員工進行培訓,而是直接工作,在工作中根據項目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適應企業發展需要。新型的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要求計算機畢業生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知識以適應不斷發展的信息化社會。
2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1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能力與素質的培養
現階段,將打造出理論型計算機人才視作是其培養目標的院校不在少數,而這類培養方式,使得人才更多擅長于研究,因而對于國內初期發展階段來說其實是相對適宜的,畢竟在那一時期內,計算機技術正需要理論發展來做基礎支撐,理論尚未達到完備的程度,并且存在著發展速度不夠快速的情況,那么傾向于理論培養自然會促進這一方面在國內的建設進程。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計算機技術日益進步,并擴展到了更廣的應用領域,那么對于應用方面的人才需求自然也就隨之增長,相關企業尋求著有應用能力、可以勝任實務工作的人才,而這一需求又相對龐大,那么院校如果不改變其培養的傾向,還是選擇以理論型作為主要的人才培養類型,就會令其無法迎合新的實踐需求。因此作為院校,必須對過去的教育側重點進行調整,同社會大環境在現階段的發展情況、需求相協調,將市場作為導向,并側重于培養人才的實踐能力,主動研討新型人才培養的優化方案。
2.2通過校企聯手,打造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實習基地
關于專業課程的設計、學習,其目的無非是令學生能夠進一步把握這一課程的內涵,并對專業涉及的技巧等進行熟練應用。而企業應用則更強調綜合性,也就是要將各個相關專業課程的內容結合起來,共同作用于實務工作。那么要想培養出這方面的能力,不妨用校企聯手的方式,通過這一途徑實現對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實習基地的打造。而這確實能夠令學生更加熟悉實踐內容,在進入企業后更容易掌握到操作性的技巧,并認識到相關應用需求的大致方向,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學以致用,并在這一過程中鞏固其理論所學。
2.3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加強科學化教育管理
一方面我們需要重視起教師本身的專業化程度,除此以外我們也需要針對教師進行“雙師型”培訓,令其能夠更快提升“雙師型”能力,更好掌握業界走勢。并且,關于教學形式、內容也都需要教師們進行探討,并做出嘗試,這也有助于其教學水平的提升。說到教育管理,我們必須認識到它作為貫徹培養方案手段的重要性,它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管理的組織機制、制度、隊伍等方面內容,而針對教學以及學生兩方面的管理,其實可以對整個院校培養人才的結果形成很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常常是以直接的方式展現出來。而具體到專業應用型這一類型的人才培養,相關的管理制度大致上有雙學位、完全學分以及主輔修三種制度類型,而配套的其他制度也很重要,比如學籍管理制度,對此不僅要在制訂階段下功夫,也需重視起具體執行的效果,另外還需就學生意識形態方面進行培養,幫助其形成更有益的理念,擁有更優良的精神品質。
3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需根據時展及時更新教學實踐體系,改革教學實踐模式。首先應根據時展的潮流,創新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為適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對企業需求調研的基礎上,修訂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需增加反映學科前沿、科學研究及企業需要的內容,從課程設置及課程內容上滿足學科發展和企業需求。強調實踐,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其次應強調能力培養,建立校企聯合。高校需要緊跟市場方向,滿足企業需求,利用企業資源,積極尋求校企聯合。建立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培養實際應用能力,與此同時,還能樹立起能夠迎合社會和市場要求,發揮出實際價值的奮斗目標;形成這一基地,還能夠為學生贏得更多的參與機會,令其能夠投入到項目流程之中,包括需求定義、項目的設計開發測試運行以及后續維護等各個環節。最后應提高培養質量,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成立課外科技活動研究小組;舉辦計算機組裝大賽、程序設計大賽等。通過積極引進或開發Web課件,支持學生的學習,建立支持產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網絡環境。
4結語
由于人才培養模式涉及的要素非常多,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是如此,不僅跨越復雜的理論教育和實踐等領域,并且還會隨著教育形式的改革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生改變。因此本文對當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展開研究,希望為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和改進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麗萍,于延,盛琳陽.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12:49-52+65
[2]李德新,李虞斌.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03:111-113
[3]陳志泊,張海燕,王春玲等.以程序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為主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5,07:94-98
作者:屈天微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