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下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亟待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達到改革增效的目的。本文針對信息化時代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進行改革探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升。
【關健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特征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職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且屬于文化課的范疇,這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和發展性等特點。
1.基礎性
教育部規定計算機應用基礎為一門公共文化基礎課,中職學校所有專業都開設,已經成為各種專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從專業群課程體系可以看出,它是學習其他公共基礎課的工具性課程,支撐著各專業平臺課程的學習,成為學習其他與計算機應用緊密相關課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類的課程)的先導課程。
2.實踐性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程序性知識約占70%,主要是指“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種實踐性知識,也稱操作性知識。學生要獲得如此多的程序性知識,必須經過“習得、轉化和整合”等三個過程性環節。學生熟練掌握的標志就是不需經過大腦皮層直接做出反應,能夠潛意識地應用所學知識。
3.開放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采用多種信息渠道,多種信息媒體獲得新知,逐漸養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這是該課程開放性的體現。在評價方式上,可通過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國家職業資格計算機操作員初級考試或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初級操作員考試等方式進行評價,讓學習評價也具開放性。
4.綜合性
從課程功能來看,“核心素養”是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從課程內容來看,它集合了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因特網(Internet)應用、Office辦公軟件、多媒體軟件等日常使用計算機的所有基礎知識;從課程教學來看,它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更多地關注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中運用知識和技能進行問題解決的能力。
5.發展性
“互聯網+”正代表一種新的發展形態,我國正通過傳統產業互聯網化實現產業升級,基于大數據的分析與整合,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提高國民信息素養的一門重要課程,與其他任何學科相比,其發展速度最快。因此,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師生的知識結構需不斷更新。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
常規教學中,教師依然采取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沒能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以及基礎開展分層教學。沒有充分實施因材施教,忽略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培養。忽略學生對知識理解以及消化程度存在差異,某些跟不上節奏的學生會對課堂教學產生厭煩的心理,難以達成實踐性要求。
三、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1.信息化時代更新教學手段
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學科日新月異。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教材獲得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更能全面快捷更新計算機知識。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運用教學資源平臺,如“泛雅、藍墨云”等平臺。將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和教程的內容實現巧妙鏈接,讓前沿學科知識點吸引學生眼球,促使學生頭腦風暴,激發學生學習激素的分泌,高漲學習熱情和動力。同時,采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最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對課程重點、難點進行實時把控,開展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創新,讓學生“想學、能學”,教學質量和效果勢必與日俱進。如在講授計算機應用基礎操作部分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制作教學微課及微課學情調查,供學生課前學習,為任務實施做準備;通過藍墨云班課具體的操作方法,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錄制教學微視頻,為學生理解具體操作提供幫助和參考,教學效果顯著。
2.信息化時代豐富計算機教學內容
大數據時代的迅猛發展,教師要首當其沖對大數據有充分的了解。同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將大數據的方法、思路以及相關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延伸課堂教學的內涵,實現計算機教學的開放性。運用“互聯網+”,結合學生崗位需求,規劃學生就業創業方案,匹配學生工作能力,尋求科學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形成教學經典案例,達到職業學校“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教學理念。剛剛落幕的“‘互聯網+’成就夢想,創新創業開辟未來”為主題的互聯網大賽,激發了很多學生的創造夢想,增進“互聯網+”新業態的形成,促進中職學生腳踏實地去就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3.信息化時代整合考核評價
中職學生考核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同于普通教育,分數至上已經落伍了。對于中職學生考核評價更需要充分考慮以學生為主體,運用信息化時代的大數據對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學習項目、技能培訓等進行跟蹤、數據分析,發現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完善評價體系。運用訪談、觀察等多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涵蓋學生的情感態度、職業心理等維度,把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有針對分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信息化思維能力。舉例來說,在講授演示文稿的時候,考核可以從學生制作的幻燈片的內容、技術性、藝術性、創意性、展示等方面進行,經驗豐富的老師還能讀懂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心理動態,多維度的評價更能讓學生思維活起來。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改革在信息化的今天應該有所突破,特別是對于我們中職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適應學生的發展便是重中之重了。
參考文獻:
[1]孫海峰.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設計的內容與建設[J].現代教育,2013,(05).
[2]金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14,(23).
[3]林暉.淺論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J].職業,2019(18).
作者:孫晨暉 單位: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