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輔助教學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計算機輔助教學隨著網絡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技術和內容,人工智能的興起和成熟給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改革契機,為此圍繞這一課題展開討論,探究人工智能對輔助教學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用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幫助課堂進入到一種更加智能化和現代化的環境與條件中,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與多媒體和網絡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更好更有趣的教學氛圍。但是由于技術的不成熟以及經驗的不充分,導致其依舊存在問題和不足。
1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展現狀和發展困境
1.1缺少開放包容的特性
近年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開發和應用已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成績,但由于我國計算機網絡工程和相關領域的技術革新起步較晚,對于計算機教學的發展與改革依舊存在較多的不足和缺陷。首先是在開放包容性上的缺失。這一缺失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思想上的落后和閉塞,人們對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態度依舊存在負面和抵觸的情緒,這是由于害怕計算機的加入讓課堂和教學秩序失控,所以并沒有充分開發和展現出計算機在教學中的優勢。第二個方面是技術層面上的限制,我國對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件和軟件技術都只是按照一種最傳統和安全的方式進行,缺少探索和冒險的精神、開放和包容的態度[1]。
1.2缺少人機交互的能力
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中,計算機不僅僅是一個信息的載體,更應該將其當作課堂的一份子,能夠充分參與到整個課堂的活動和教學工作中。但是大多數的智慧課堂在使用計算機時,僅僅利用其多媒體的播放功能,教學的主體和主要角色依舊是教師,只是把課本和板書照搬到了多媒體課件中。教學的內容仍然是枯燥和單一的,學生依舊帶有一種被強迫的學習心理。這種教學缺乏人機之間的交互,機器不能自主獲取學生學習的狀態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無法通過計算機主動地得到反饋和解答,讓人機之間僅僅是流程化的配合和交流。在這種刻板的學習模式下,甚至會讓一部分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和興趣。
1.3缺少課程教學的特點
不同的課程有著不同的教學重點和偏向,這就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的加入,本來應該能夠為教師提供一個新的教學方向和思路,但是由于計算機的便捷性導致一部分教師產生偷懶和敷衍的教學心態,在教學過程中全程使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喪失了課程自身的特性和特質。尤其是一些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教師過度使用計算機只會導致教學趣味性的流失。
1.4缺少師生互動的樂趣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角色,不僅僅是要把知識以一種通俗外化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更是應該做學生心理特征的發掘者、學生學習習慣的糾正者和幫助者。教師的鼓勵和贊許都會對學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之后,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如何制作精美的教學課件上,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最直接的感情和語言交流,喪失師生互動的樂趣。
1.5缺少有序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保證一節課是否能夠有序開展和進行的重要條件與因素。但是計算機參與和設計的教學環節,只是一個程式化的展示,在課堂上會遇到多種多變的教學情況,一旦在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計算機設計的教學步驟全部打亂,陷入一種無序的狀態中[2]。1.6缺少靈活的智能性能計算機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我國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和成熟的體系,但是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引進時間并不長,導致當前多數計算機輔助下的課堂并不具備充分的靈活和智能性,大部分的教學工作和考核評價工作依舊是由教師人工完成,對于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掌握也有所偏差。
2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應用
2.1建立知識庫
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應用的主要原則,就是將深度學習與認知學的理論知識作為整個程序模塊設計開發的基礎,通過建立一個知識庫,將收集到的知識案例進行分類,訓練機器進行自動識別,從而提取和分析出不同學生在不同的知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與掌握熟練程度,進而可以有針對性和有選擇性地進行復習與鞏固,達到機器代替部分人工教學、緩解教師壓力的目的。第一步就需要進行知識庫的建立,主要包括了專家決策的核心系統對所輸入的知識進行判斷與篩選調取。同時知識庫還可以實現共享的功能,對知識進行簡化與提煉,做到精益求精。知識庫的搭建應該要盡量簡單和易修改[3]。
2.2打造專家模塊
在建立了知識庫之后,就需要圍繞人工智能教學的主要目的進行專家模塊的打造,專家模塊存在的意義在于能夠將其比喻為整個學習系統中的推理機。在需要和使用的情況下,由專家模塊自動隨機地生成問題,并且可以通過知識庫的相關內容調取形成答案并充分解釋。其次,專家模塊的另一個作用就在于能夠幫助評價和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一種更加公正透明的評價過程。在進行專家模塊打造時,通常使用的是兩種方法,一種是固定算法,即根據題庫的問題模板,循規蹈矩、規規范范地進行問題的設立和解答的編寫。而另一種就是啟發策略,這種專家模塊更多的是引導學生通過簡單和有限的提示信息,自己推理摸索找尋正確的答案和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專家模塊還可以自動匹配,依據學生能力分配問題。
2.3建立學生模塊
與專家模塊相互配合相互輔助的就是學生模塊。學生模塊的本質其實也屬于專家系統,模塊內部所存儲和容納的是學生的不同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特征。這個模塊建立的目的主要是兩個,一個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習慣和方法被快速識別,并且能夠通過機器語言進行記憶與編譯,從而建立一個比較完整和全面的錯誤類型數據庫,進而深層分析找到錯誤的原因。第二個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對錯誤學習行為和習慣進行解釋,從更加深層次的角度挖掘學生由于知識理論掌握不充分而導致錯誤的原因。學生模式的建立一般依靠的就是人工智能的自我學習和接受訓練讓系統能夠建立起模型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模擬。這樣在上一步打造的專家模型就可以為學生模型提供一個對比的樣本,專家模型的兩種運算和教學方式可以分別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錯誤[4]。
2.4優化教學模塊
教學模塊是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學模塊的內容是基于傳統教學設計和規劃之上的。在計算機與人進行交互的過程中,教學策略主要是由教學的不同分支來體現,能夠達到較好的發散性和綜合性的效果。但是其不足的地方也比較明顯,那就是只能按照某一類型或者某一個的教學方法進行,系統不能快速地根據不同內容識別和選擇最適合最有效率的教學模式。具體的應用和實現過程就是將專家模塊和學生模塊的內容進行連接和合并,將專家模塊生成的問題及答案與學生模塊中上傳和學習到的進行對比,選擇覆蓋或者是分析提取,能夠比較客觀地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理解性偏差和實踐性錯誤。之后再將結果傳回到知識庫中,調用相關的知識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反饋鏈,幫助教師做出教學決策,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規劃。但是這個模塊的設計也應該充分考慮到諸多情況和因素,因此在條件判斷時應加入更多的循環。
2.5開發智能接口模塊
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和融合最后一步就是要開發出一個穩定和高效能的智能接口模塊,主要作用是為了連接學生和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和溝通,即進行信息的輸入與傳出。在接收到學生傳遞的學習信號后,接口模塊要及時調動起教學模塊、專家模塊和學生模塊,把信息傳遞給不同模塊處理,之后再由教學模塊所作出的教學決策和結果論證信息輸出反饋給人,實現了機器語言與人類語言之間的轉化。一個能夠正常運轉并且具備較高實用性和參考性的教學系統,一定融匯了思想教學、策略和心理學等多方面的因素和知識內容體系,所以智能接口模塊的設計與開發,一定要全面考慮這些成分,開發出更加靈活多變的接口模塊[5]。
3結語
人工智能在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我國當前各個行業領域之內炙手可熱的先進技術。對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開展和改革來說,人工智能的融入與應用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鎰麟.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研究[J].當代旅游,2019(1):239.
[2]劉蔭.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與信息化,2019(2):20-21.
[3]孫玉梅,趙駿,王美春,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CAI軟件研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5):268-270.
[4]張園.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07(34):108-109.
[5]李碧華.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8(18):45-46.
作者:張博奕 單位:荊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