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運用信息技術給語文教學帶來的變化
每屆新生入學,我常利用校園貼吧,讓高二、高三的學姐學哥給高一的學弟學妹們寫一句話,便于新生快些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摘錄一些:“學弟學妹們,歡迎你們升入職教中心學校,祝你們學習愉快,身心健康!”;“消停學習吧,不要貪玩,不然會后悔的?!保弧氨3制胶托膽B,及早確定目標。不要瞧不起自己,每個人都是最亮的星。”;“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發揮自己的才華,借助職教的舞臺,實現美好的夢想?!?;“未經省察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里是人生的中轉站,把握好自己,不虛度時光。如果想混,請走開!”……我把這些寄語選入給新生入校教育講座的課件中了。講座那天,高一新生聽到學長的寄語,很激動,掌聲經久不息,暖暖的愛的味道。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社會生活。我常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才藝比拼、感恩父母、欣賞流行樂、模擬招聘等豐富多彩的班會,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利用學校計算機上網的便利條件,我與學生共同編寫校本培訓教材《中職學生德育教材》,7萬多字,分為五篇:做人篇、做事篇、學習篇、適應篇與游戲篇,圖文并茂,很切合中職學生的實際,其中大多案例都是歷屆學生的事跡,鮮活實用,晨會或班會給同學們講,很受學生的歡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比如近期網上的新聞人物、突發事件等等,與時俱進,努力培養學生責任感、使命感、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的勇氣、永不言敗的斗志等。作文教學中,材料作文的素材多是學生利用計算機搜索的,課堂上我們師生選擇編輯,或探討,或明晰。拓展了信息源,實現了資源共享。
2運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
運用形式單一。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只停留在制作和運用課件上。其實,新課程要求教師應具備信息化的多種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的能力、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等等,制作課件在只是信息化的一個方面。占用課堂時間過長。教師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制作、放映的多媒體課件固然能讓人耳目一新,一時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引起多感官的刺激,但它所占用的課堂時間往往超過學生對文本解讀或思考、動筆的時間,這是不符合語文學科的教學規律的,長此下去必然會導致課堂上熱鬧非凡,可熱鬧之后,學生卻一臉茫然。語文學科需要靜心閱讀文本,發揮想象能力在線文本營造的場景,揣摩作者的寫作心境,這些都是多媒體無法取代的。因此,有效利用媒介輔助語文教學是常談常新的話題。配套資源不夠完善。資源庫資源很多,但切實有利于教學的不多;語文學科教學平臺還未真正建立;生生、師生交流平臺還有待完善。
3今后我們將如何完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
(1)能走出去、要請進來。希望學校和上級相關部門能給我們提供學習和交流的空間,語文教師能到其他學校觀摩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高駕馭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教研人員和專家能來我校進行面對面的講授和指導,從而快速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
(2)語文教師要加大團隊研修力度,在合作、研修中提高團隊整體素質。
(3)通過校園網,構建完善的網絡交流和資源共享平臺。充分發揮計算機的性能。
作者:王秀榮 單位:黑龍江省富裕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