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中學教師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政府宏觀調控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
教育政策制度規范和引導教師的教學能力發展。就區域教育而言,在一個固定的區域,要形成一整套教育政策制度來規范教師行為,引導教師行為,約束教師行為,讓其良性發展。教育政策制度要指明教師發展的目標。明確的目標對于教師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有重要意義。教師會根據既定的目標運用有效的策略、有力的措施和可行的方法去不斷學習,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因此,如果政府的宏觀調控不夠,對教育的支持不足,政策引導不到位,就會極大地阻礙教育的發展,使得農村中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只是紙上談兵。
二、農村中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為教師教學能力形成與發展起著助推作用。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能在一定時期根據需要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但在具體培訓時,有的教師的培訓動機不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而是為了晉升職稱、加薪。有時因教師的不重視,培訓中心也是走過場,如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只是理論講的多,具體的教學操作層面指導少。由于培訓時間和培訓場地因素的影響,培訓范圍小,培訓層面涉及少。這樣也會影響教師的可持續發展。
三、學校政策導向促進教師能力的發展
農村中學教師任職學校對教師的發展起引領作用,學校的規章制度在教師每天的教育教學中對教師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教師的發展以及教學能力的提高。就學校對教師管理而言,要有科學、實用的常規管理制度。教師要搞好備課、授課、批改作業、書寫教案等工作。就書寫教案來說,大多數教師的教案實用性不強,可操作性不強,教師授課從未用過教案,而是為應付學校、教研組長或上級檢查的?,F在新課程運用的模塊教學,應當有較大的彈性,學校有較大的自主權根據自己的學生實際來開展教學,可實際不是這樣,非要每所學校統一起來,或教育主管部門把一個區域內的教學進度統一起來,學校沒有自主權,教師沒有自主權。這種做法不利于學校的發展,教師的發展,教師的自主性體現不出來。再者,部分學校對教師的教學任務分配有不公平現象。有的教師不上課還要滿工作量,代課多的教師年終又得不到優秀,且工作繁重。這樣,教師之間由于不平衡而使工作的積極性會受挫。所以,學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調動教工作的積極性,要給教師提供教研的平臺促進教師的發展。
四、教學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教師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農村中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會產生職業倦怠。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愛發牢騷,滿肚子的怨氣,但大多數教師不愿接受自己不積極的評價。一方面,由于在本單位任職時間長以后,教師本身生存的環境比較封閉,教師的危機感不強,競爭意識不足,教師能上能下,競聘上崗的制度沒有形成,大多數人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自己提升、學習的動力不大。另一方面,從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層面來講,對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引導不夠,尤其是對剛上崗的新教師培養不夠,教師發展的方向不明確,教師自主發展的動機沒有很好激發起來。因此,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尚有賴于教師個人發展自覺意識的喚醒,并在其專業自覺的引領之下,達到對教學能力及發展的更深理解,為自己的日常實踐教學獲取更為可靠和堅實的理智支持,實現教學能力的發展,最終促進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全面成長。農村中小學教師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種教育制度的正確引導下,樹立目標,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專業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只要教師自身努力了,必定可以促使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根本好轉。
作者:馬穎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東方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