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網絡信息泄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息技術的應用離不開無線電技術,無線電業務和技術是信息化應用的重要手段。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應用廣泛,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谝陨?,本文從無線電監測方法入手,分析了計算機泄密的主要途徑,并探討了無線電監測中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的策略,旨在為相關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線電監測;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逐漸步入了信息時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在發展的過程中,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則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不法分子利用先進的技術突破網絡封鎖來獲取信息的網絡安全事件屢見不鮮,嚴重者甚至導致企業機密、國家機密的泄露,這就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本文簡要分析了無線電監測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
1計算機網絡信息泄密的原因分析
1.1網絡泄密途徑
計算機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為人類社會創造力巨大的知識財富,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是人類社會一次偉大的進步,意義深遠。但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有著開放性的特點,計算機網絡結構中的數據有著共享性的特點,計算機主機與用戶以及用戶與用戶之間能夠通過網絡來實現聯通,這就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泄密漏洞,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1)用戶在進入計算機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口令識別,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種口令識別已經不足以完成對計算機系統的保護,不法分子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盜取用戶口令,進入計算機系統,完成機密竊取。
(2)計算機在連接網絡之后,微波線路和載波線路組成了計算機的傳輸線路,這就進一步拓展了計算機系統的泄密渠道,計算機網絡范圍越廣,其所需要的傳輸線路通道越多,信息的輸送范圍和輸送區域就越大,這就給信息傳輸的保護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許多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中眾多分支信道中的一條信道或信道中的一個節點就可以截獲計算機網絡信號,從而竊取整個網絡傳輸的信息,完成竊密。
(3)當前許多計算機網絡在傳輸信息的過程中都采用非屏蔽網線,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可能會泄露大量的電磁,此時非屏蔽網線就相當于一個電磁發射天線,其所泄露的電磁中會搭載大量的信息,如果缺少必要的防護,不法分子利用接收設備就可以完成對電磁的接收和對機密信息的還原。
1.2媒介泄密途徑
計算機信息主要存儲在存儲器中,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種,一些機密信息存儲在內存儲器中則可能通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和計算機聯網導致信息泄露,同時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大量的應用外存儲器也可能導致計算機信息被篡改或復制,例如磁盤、磁帶等,這些外存儲器即使經過消磁仍然能夠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來提取信息。當計算機出現故障需要維修的時候,如果不可以及時處理硬盤,或缺乏安全意識不進行維修監督,則很可能給不法人員以可乘之機,從而引起秘密信息泄露。
1.3輻射泄密途徑
計算機的電磁波輻射是不可避免的,計算機的顯示器、通信線路的連接線、主機設備以及打印機等輸出設備都可能產生電磁波輻射。在工作的過程中,計算機依賴于高頻脈沖電路,這就必然會引發電磁場的變化,從而引起電磁波的輻射。電磁波在輻射的過程中會搭載計算機信息,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電磁波接收設備能夠接受電磁波,從而破譯搭載在電磁波上的信息,盜取相應機密。國外的相關研究顯示,電磁波的輻射范圍能夠達到一千米以上,也就是說不法分子在計算機一千米之外就可以利用電磁波接收設備來接收并還原計算機終端的信息。而在開闊地帶,利用監聽設備就能夠在一百米外接受到電磁波輻射信號,這就給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帶來了的極大的威脅。電磁波輻射一般分為兩類:
1.3.1運算控制和外部設備輻射
這種輻射的頻率一般在10兆赫茲到1000兆赫茲之間,利用此頻段的接收機就能夠對此類電磁波進行接收,但這種電磁波中搭載的信息解讀相對復雜。
1.3.2視頻電磁波
視頻電磁波主要指的是計算機顯示器中斷中陰極射線管所發射的電磁波,相較于第一類電磁波而言,視頻電磁波的頻率相對較小,一般在6.5兆赫茲以下,在有效距離之內,只需要利用相同型號計算機或普通的電視機就能夠接收此類電磁波,且搭載在視頻電磁波中的計算機網絡信息解讀相對容易,是當前不法分子常用的一種竊密技術。
1.4人為泄密途徑
計算機的操作主體和使用主體用戶,對于一些涉密計算機來說,則是工作人員,由于工作人員的原因也可能導致泄密,具體來說有以下三種工作人員泄密情況:
1.4.1無知泄密
指的是工作人員在使用的過程中并不知道電磁波輻射會導致秘密信息泄露,在使用的過程中并未采取有效的加密措施,從而導致秘密信息泄露,還有一種情況是工作人員不知道已經刪除信息的存儲器也會造成泄密,因此在存儲器流通的過程中造成泄密。
1.4.2管理不嚴泄密
指的是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沒有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使用,或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導致泄密,例如計算機檢修前不做消磁處理等可能導致泄密。
1.4.3故意泄密
指的是計算機程序員為了利益獲取計算機密鑰,故意竊取機密信息和保密文件,或利用職務之便為不法分子提供進入計算機或接近計算機的機會而導致泄密。
2無線電監測技術概述
無線電監測指的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相關設備來對無線電發射頻率、帶寬以及誤差進行有效的測量,以此來實現對信號的監控,對非法的干擾信號進行抵御和查處。無線電監測對計算機的保護有著全面性的特點,不僅能夠對沒有連接網絡的計算機進行防護,還能夠實現對網絡安全的評估。無線電監測的主要內容如下:
2.1立體監測
無線電檢測技術能夠通過空間維度中的電子地圖、臺站維度上的臺站數據、環境維度上的站情數據以及時間維度上的分析統計數據庫等來實現對計算機電磁環境的多維度立體化監測,以此來保證計算機電磁環境的安全性。
2.2自動監測
無線電監測技術能夠通過對監測任務、監測條件以及異常信息處理流程等方面的設置來實現對計算機安全的自動化監測。
2.3主動監測
無線電監測技術能夠實現主動監測,當值班監測信號出現異常的情況下就會自動報警,從而主動的實現對計算機信息的防護。
2.4協同監測
無線電監測技術能夠建立中心監測網,對監測設備、分析系統以及干擾設備等進行統一的調度,實現協同監測,保證監測的系統化。
3無線電監測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策略
上文中簡要探討了計算機的泄密途徑,之后對無線電監測技術進行了分析,了解了無線電監測技術的原理和監測內容,明確了無線電監測技術對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的作用,下面來簡要探討無線電監測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策略。
3.1計算機安全升級
工作人員應當定期對計算機進行掃描殺毒,采用先進的殺毒軟件,提升計算機的安全系數,同時應當及時對磁盤進行整理,加強對無線電監測技術的應用,以此來保證計算機網絡環境的安全性。此外,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應當利用防火墻、加密設備來實現多層次的加密,采取身份認證、信息加密、數據備份、授權管理等一切加密手段,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
3.2移動存儲介質隔離
計算機移動存儲介質往往會成為計算機泄密的載體,因此應當對不同用途的存儲介質進行隔離,將搭載機密信息的移動介質保護起來,以此來避免通過移動存儲介質來泄密的可能性。此外,用戶或計算機管理人員應當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切忌將涉密計算機與公共網絡連接,在計算機出現故障維修的時候要選擇專業的維修人員,維修之前要對計算機進行消磁處理,同時全程監控維修過程,避免機密信息泄露。
3.3資料檔案室
上文中提到,計算機主要輻射設備有顯示器、主機、輸出設備以及線路等,在高頻脈沖電路下,電磁波的輻射會搭載計算機網絡信息,從而給不法分子竊密帶來可乘之機,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選擇建立無線電資料檔案室,以此來將電磁波隔離出去,有效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避免入侵者在計算機附近通過接收設備來竊取信息。而在數據輸入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保護計算機網絡信息,應當采取一定的點播屏蔽或干擾措施。
3.4加強管理
對于涉密計算機來說,應當將無線電管理系統和互聯網隔離開來,保證內外網的物理隔離,明確計算機權限及使用責任。此外,應當積極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對網絡管理員和計算機工作人員進行考核,以此來促進保密工作。
4結論
綜上所述,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本文簡要分析了計算機泄密途徑,并從無線電監測技術出發,探討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的相關問題,旨在為相關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保護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錢肇鈞.淺談無線電監測與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J].中國無線電,2010,04:81-82.
[2]張俊欽.無線電監測與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綜合探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5,03:11-12.
[3]張敏.芻議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問題[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5:34-35.
[4]唐中學.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密問題淺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04:973-974.
[5]楊和平,郭立新,孫信群.無線電管理信息系統安全芻議[J].中國無線電管理,2003,02:22-24.
作者:尚海燕 單位:太原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