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有其自身特點。本文探討了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如何教好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這一門課所采取的一些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并針對應用型本科文科學生提出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認識的偏差、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教學方法方式的改進對策,同時還提出了要想讓應用型本科文科學生學好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這門課,應盡量采取分級與層次性教學模式上課,這種模式是文科學生提高實際應用計算機能力的必然途徑。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應用型本科;教學質量;層次性
1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目前有些應用型本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是不區分文理生的。文科生在學學計算機基礎知識時應與理工科學生有所區別,不能使用同樣的教材、教學理念、思路、定位,要體現傳統繼承性,獨特性和差異性。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重視不夠。在思想上有些人認為應用型本科文科學生不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平時在計算機教學中對他們就要求不高,對計算機知識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就夠了,如只要求上網會搜索信息、能進行簡單的排版等,而對大學計算機基礎知識中的Word高級排版、Excel的高級數據處理不做要求。在將來社會經濟發展中,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文科生還要根據自己所學專業選修不同的計算機課程,在工作中就可以得心應手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速度和質量。有些文科生也有錯誤的認識,覺著大學計算機基礎不是自己的專業基礎課,學好學不好無所謂,意識不到將來計算機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一個工具,就像大家都要學會開車一樣。(2)學時少。進入90年代,各本科院校基本上都開設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但目前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文科生開設其他的計算機課程比較少,這樣應用型本科文科生一般只能學習一個學期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最多60個學時,有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只有48學時,況且理論只有16學時。學生覺著理論學時太少,不能滿足本科生的需求,作為一個應用型本科文科的學生,要想學好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是有困難的,所學計算機知識在工作中根本不夠用,和實際的要求相差甚遠。(3)設置合理性差。文科生理科方面的基礎相對較差,要因材施教,應用型本科所使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要分文科與理工科教材,文科使用的教材內容要翔實、淺顯易懂、圖文并茂,偏向應用操作,這樣才能讓文科生容易學會。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文科專業開設相關的其他計算機課程。應用型本科文科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應根據學生有無基礎分層次上課,有些專業根據需要在后續還要選擇其他的計算機課程,使部分專業的計算機教學不至于缺乏連續性,最終達到分層次上課。
2提高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方法與措施
針對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出現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教學改革方法和措施。
2.1要重視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
應用型本科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大家要清醒地認識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重要性,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與維護,由于計算機技術發展發展更新換代快,要及時更新設備,再一個就是學生實習用的計算機利用率高,系統經常出問題,鍵盤鼠標經常不靈,實驗管理人員維護要及時。(2)學校要加強機房管理,因為有些學校機房雖然很多,但是這些機房分別屬于不同的院部,管理起來比較困難,不能達到資源共享,有些資源利用率低下。所以,學校要制定合理的政策,統一調配全校機房,計算機設備淘汰比較快,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效率。這樣可以節約成本。對于教學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老師來說,必須改變舊觀念,舊思想。目前計算機技術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文科生并不是不需計算機文化知識,而是目前的大學計算機教學內容對學生是不夠的。在大學計算機教學工作中要深入學生中搞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做到因材施教,上課前要充分備好課,認真負責上好每一節課。讓文科學生既懂本專業技術方面的知識,又懂計算機方面的技術知識。對于應用型本科文科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培養學生學學計算機基礎知識這門課的興趣,還要讓文科學生懂得學學計算機基礎這一門課的重要性。有些文科學生錯誤地認為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中是輔助課,不是專業主課,60分萬歲,思想上就對自己要求不高。因為大學計算機基礎課一般在大一開設,由于是新生剛到大學,尚未深入到專業學習階段,難以清楚在本專業學習和研究中計算機的重要性。許多同學學習一學期大學計算機基礎,最后只練習會了打字,而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操作都不會。有些文科生機基礎較差,簡單的數學知識也不會,尤其英語基礎差,這些基礎知識不掌握學好計算機是困難的。
2.2加大學時數
對應用型本科文科生的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我們要根據就業需要,收集資料,修訂應用型本科文科專業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學時數,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不同,可以開設其他計算機課程,滿足不同專業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如生豬健康養殖專業的,可以增開有關養豬管理軟件的學習,同時,增加上機操作,讓學生多實踐,提高自己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
2.3根據專業設置不同的教材和教學方法
針對應用型本科文科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不同現象,首先教材要選擇文科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不能和理工科學生使用同樣的教材。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形式和安排上要根據文科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新生軍訓期間調查一下在高中是否學過計算機信息方面的課程,據往年所教的班級調查情況,有些高中為了追求升學率,不開計算機方面的課程,尤其一些偏遠落后地區的高中根本就不開設計算機方面的課程。根據有沒有高中學過計算機基礎知識將學生分為二種情況,對有無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生進行編班上課,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授課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進行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基礎好的要求教師上課時增大信息量,擴大知識點,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潛力,做到人盡其才。計算機基礎比較差的要求老師要講的細一點和慢一點,多補充一些最基本的計算機知識。這種層次教學模式既符合應用型本科文科生目前的教學現狀和教學規律,又可以人盡其才。
3結束語
想讓不同專業、基礎和個體差異的應用型本科文科學生學好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大家都要重視大學計算機基礎的學習,尤其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深入學習研究、相互學習交流,研究出一套合適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方法,注重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計算機知識應用需求,提高應用型本科文科專業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更好地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的且能很好使用計算機開展本專業工作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明綱,李琦.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發展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落地的探索[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1):221-225.
[2]王新,趙玉鈞,王娟.“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福建電腦術,2018(4):79-80.
[3]吳成英,張華.基于智能社會的高校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7):194-195.
作者:郝玉東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