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現階段非計算機專業高校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以計算思維為指導的教學方式,并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選擇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思維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
一、當代計算機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沒有體現出最關鍵的部分
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教師在教授計算機課程的時候,對于基礎部分都是按照書本上給出的順序為同學們講解。但是由于教學內容太多太雜,每個單元的內容都沒有太大的聯系,也沒有一個整體性,所以整個教學就變得很散,不能夠讓同學們清晰掌握。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是找到一個中心點,然后順著分出來枝杈,進而將老師講授的內容全部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思路,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沒有根據專業的不同或者每個學生自身基礎的不同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這樣導致同學們享受不到針對性教學。另外,沒有明確教學目標,大部分學生都是根據考試內容來學習,導致學生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就導致同學們覺得自己的學習枯燥無味,不能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出來,讓同學們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必須要重新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要注意和專業計算機知識的聯系,將知識、能力和素養等有效整合,形成系統的教學。
(二)個性化的學習無法得到相應的滿足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在開始學習不同的計算機課程之前,有的曾參加過各種信息學計算機競賽,有一定的計算機素質基礎。而有的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所以對于計算機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巨大的作用都沒有相應的理解。但是對于更多的新生來說,他們只了解一些計算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對專業計算機知識掌握的就不是很好。這種大學生新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現象,對于大學計算機教學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我們需要通過培養計算機思維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技術課程體系,并且注重專業需求的差異性。我們學習的課程內容以計算機思維為核心,同時也結合本專業教學大綱、設計案例和實踐應用。課程形式的多樣化包括課堂內外相結合的實踐訓練,課程內容和形式的設計、課程實踐和內容相結合的競賽、研討會、新技術體驗等教育周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為學生提供基本的計算機教學。
(三)所學課程沒有和專業背景有效聯系
大學的計算機課程屬于通識模塊,在本科大學中開展計算機教育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但是計算機課程與專業的結合太少,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都應該根據專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不同專業對于計算機技術的需求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大學生的計算機課程教育應該具有針對性,盡量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四)課堂教學模式的互動性不夠
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并且可以提高學生們接受這門課程的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計算機課程大多還是用以前的講課方式。這種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的方式,僅僅是對書本的內容進行了講解,而沒有和同學們進行互動,這樣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導致教學質量很差。
(五)缺乏優秀的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數字化具有極大的優點,它可以有針對性并且教學非常的靈活,讓學習更加有意思。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計算機教學都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首先是教學內容繁多且有大量重復,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其次是學校沒有及時對教學資源進行更新,使教學過程缺少最新版的配套教材。最后就是不能合理地應用數字資源,沒有將傳統紙質教材和數字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導致教學效果就不盡人意。
(六)沒有將教學評價真正落實
目前的高校基礎計算機教學評價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仍然缺少以計算思維為引導的課程評價標準體系。第二,課程教學中存在總結性評價和體驗性評價。第三,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對象并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去,只是教師在進行評價。第四,評價形式過于單一片面,沒有開展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對課堂的滿意程度等內容都沒有在評價體系內。
二、研究對策
(一)要重新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
目前階段,高校的基礎計算機教育仍處于較低的水平,根本不能滿足現階段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中反應計算機思維才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實踐的根本。所以要將計算機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的編排,應該結合本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開展以培養計算思維為主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逐漸形成系統完整的大學計算機教學體系。(1)大學計算機基礎和其他經典局部形式的思維可以用于計算組織,引用典型案例在社會生活和解決其思想解決方案過程的計算系統,并逐步圍繞學習課題,將案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映射其中的概念和思維,讓學生能夠對計算機思維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計算機思維和社會現象的關系,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復雜的思維。(2)要想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計算機基礎,就要讓學生學會用計算思維來看待問題,進行逐漸的系統解釋。(3)在不斷地閱讀中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這是提升思維能力的基礎,復雜的思維可以形成更多解決問題的新方式,而要想擁有復雜思維就必須要不斷地進行訓練,所以在大學的計算機課程教育中必須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不斷的訓練。通過這樣的主題教學和系統教學方法,能夠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然后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案例進行靈活的處理,不斷引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二)尋找與專業相符的案例開展教學活動
不同專業對于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要求不一樣,我們也要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教學。首先,對于教學的內容相似的專業,教師應該根據專業的特點和實際能力來確定教學內容。其次,每個專業的有關問題要進行分類,這樣在教學的時候就根據收集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教授。例如,大數據專業,側重于對總體情況的描述。對于文科的學生,教師應該重點講述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對于商務專業的學生,教師則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計算機網絡應用上。教師必須要根據專業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一般情況下,案例的選擇一定要本著典型、可信、相關和可操作的原則,要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來講解,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開展可行性教育就要選擇和專業相關的案例,案例可以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過程,也可以是專業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案例講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會學以致用??刹僮餍灾饕赣嬎銠C的自動化、機械化和形式化等,這些可以更好地展現計算機思維的特點。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對案例進行分析時,就可以把計算思維中概念融入到案例分析過程中。此外,在夯實基礎、重實踐的同時,也要通過舉辦計算機教育周活動來將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從課堂擴展到校園,將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從大學走向社會。教育周將以計算機熱點為主題,通過學術報告、數據處理、信息安全、程序設計等所有比賽,和前沿科技的體驗活動,拓展思維,激發創新,繁榮校園計算機教學從基礎研究到開發創新的氛圍。
【參考文獻】
[1]羅芳,劉衛國.文科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研究——以“大學計算機”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35):155-156.
[2]肖卓宇,黎妍,葉嘉笑.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大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培養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7(1):79-81.
作者:李會強 陳伍云 單位: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