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應用型人才”環境下,本文結合當前民辦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問題,探討了“傳統教學+MOOC+SPOC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并且通過“互聯網+創新實踐”提升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MOOC;SPOC;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計算機基礎
1當前民辦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現存問題
1.1傳統教學模式中不同程度的學生必須學習同樣的課程內容
以西安翻譯學院為例,學生以非計算機專業為主。計算機基礎課程為大學一年級新生必修課。傳統計算機基礎課的上課是以“年級+班級”為單位。整個非計算機專業大一新生分班級上課。大學一年級新生第一學期《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會出現不同專業,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一門同樣的課程,使用同樣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班級學生學習效果差別較大的情況。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作業練習比較快,也比較好。動手能力差的同學,作業情況比較差。教學實踐證明,使用同一個人才培養方案,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學習激情不強,思想倦怠狀況。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會出現,拼命追趕,仍然跟不上情況。所以,整體效果不盡人如意。迫切需要改革。
1.2傳統教學模式缺乏個性教育
傳統計算機基礎課學生的教學模式為“教師講解+學生實踐”模式。教師重復的教學方式重復的講授類似的內容,學生在一體化教室中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學生依靠教師多媒體課堂講解,演示,然后學生練習。在學期開始,學習效果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整個學期都是采用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些厭煩,在學生的學習感受來說,是非常枯燥的。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弱。隨著無線網絡的飛速發展。學生有條件上網,網絡對教學的運用,我們做得還是不夠。如何與時俱進,提高網絡對于教學的運用,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1.3計算機基礎課程現行教學方法存在的實踐、創新訓練不足
國家大力提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環境下,各高校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基礎課程重復過去枯燥的低效率教學方式,側重基礎知識的講解。計算機基礎課程現行的教學方法的實踐,創新訓練不足。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展以及學校發展的需求。如何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效果,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2.1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建立不同的教學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保證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學習程度對于計算機課程的需求,建議大學一年級新生開學開展一次計算機基礎課程摸底考試。考試內容以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計算機Office辦公軟件實踐操作為基本。考試模式為筆試+上機。針對學生考試情況,把學生分為三類。A類:成績優秀。B類:成績中等。C類:成績較差。充分調研用人單位,行政辦公人員,畢業生等,根據綜合反饋信息,我們設置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根據社會所需修改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學期初對學生摸底考試狀況,我們創建不同專業,以及不同水平的學生人才培養方案。傳統上課是以“年級+班級”,改革之后上課是以“專業+學生摸底考試等級”模式。
2.2基于“MOOC+SPOC”為支撐的新型教學模式構建
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2013年5月21日,清華、北大宣布正式加盟著名的全球MOOC平臺edX,“中國在線教育MOOC元年”正式來臨。MOOC是互聯網和教育快速發展的產物,目前網絡上有很多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慕課資源。但MOOC是一種范化的教學手段,我們用SPOC加以輔助教學,從而形成“MOOC+SPOC”教學模式,在校內網絡教學平臺中,針對本院學生不同需求的學習資料。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中,將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上機實踐操作和MOOC+SPOC在線教學相結合,充分運用大數據背景下的“互聯網+”思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建議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型。改善傳統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網絡中的多種資源進行學習,拓展教師的教學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3構建層級遞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大賽
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思想下。以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為引領,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大賽,在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參與交叉學科和綜合發展學科研究的過程中得到創新訓練。通過參加各類競賽,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通過競賽,全面培養塑造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互聯網+”思維,人際交往能力,對今后大學生進入工作單位也提供很好的實踐平臺。
3結語
國家提出開展素質教育,各高校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做了一系列改革。本文探索了在“應用型人才”環境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模式。提出了以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為引領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課堂教學與MOOC+SPOC在線教學的多元化混合教學模式。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提供了一定支撐與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明剛,李琦.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發展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落地的探索[J].信息與電腦,2018(21):221-225.
[2]鐘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涵[J].中國大學教學,2016(4):4-8.
[3]金濤.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等學刊,2018(17):103-105.
[4]王靜婷,劉寶.“雙一流”背景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8(10):26-33
作者:王娟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工程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