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在計算機工程管理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
現今階段,國內的計算機工程管理和信息技術應用尚處在一個初級發展時期,雖然國內很多地方已經慢慢開始將該技術進行社會化應用[2],可依然還有很多企業仍在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與手段進行作業交流,且絕大部分企業內可以熟練掌握并應用此項技術的專業人才比較少,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工作效率較低、產品質量不過關等一系列的問題。工程管理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除了在技術、質量、安全等方面有所要求外,還需對成本、工期、材料、設備等諸多方面進行集中規范化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現場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且很容易造成工作紕漏。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工程的全壽命、全階段管理,現場管理人員能夠利用信息管理平臺,對有關工作流程進行精準管理。以城市地鐵建設為例,工程管理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遠程終端查看盾構機的挖掘速度、掘進值、誤差大小、隧道外壁架設進度、工程質量、材料消耗、設備運行狀態等一系列信息,并且管理人員還可以借助計算機終端軟件對盾構機實現全程精準控制,以保證工程施工的正常運行。如果公司管理階層特別是高層管理者可以科學利用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來實現企業管理,而下層工作人員也可以對信息技術有一定的了解、認知并具備進行一些簡單操作能力的話,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放大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如此就使得企業的管理效率可以有一個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所以,為順應時代與科技的發展趨勢,在計算機工程管理中采取信息技術已經發展為一種必然要求,熟練掌握該技術,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有利于企業獲得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有利于工程信息的儲存、維護和管理
計算機工程管理中包括了許多來自不同系統程序的數據信息,包括工程建設規劃、工程建設投入信息等。這些信息需要一個統一的規范化管理,促使其可以被科學合理的應用到實處,而一旦缺失某一項完善的數據庫就很難對大量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管理[3]。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將海量信息集中整合到一個數據庫內,在查詢有關信息時,只需要輸入相應關鍵詞就可以對信息進行提取,快捷高效。將電子信息技術引進其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據的使用率,同時也可以有效增加信息管理和應用的安全性、穩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數據丟失或泄漏等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傳統計算機工程管理絕大多數都是通過專門的技術人員就工程進度中進行集中搜集以后,加以整合分析,然后利用人工輸入的方式對掌握到的信息數據進行管理,從而為計算機工程管理實施與完成提供重要根據。可是,通過人工輸入的方式對計算機工程信息進行運營維護,這對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和工作態度提出了較高水平的要求,一旦發生失誤就很容易造成信息記載的缺失或遺漏,為企業帶來重大損失。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避免了手工登記帶來的弊端,能具體反映出計算機工程管理的執行情況,推動工程管理程序的有序進行。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有效整合各類信息數據。它能夠把所有數據儲存在固定硬盤內,同時也能將數據信息進行備份,以防丟失或損壞。在工程管理中可以很方便的使用這些數據,快速對各種數據進行查詢、統計、整合等功能,且可以永久保存,不會出現丟失或遺漏的情況。和傳統方式相比較,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有著不可逾越的優勢,從而越發顯得其快速、安全。
3實現動態資源匹配和共享
在傳統計算機工程管理工作中,為探索出與之相對應數據的資源,企業需要為之付出很多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利用信息平臺中全面整合的數據信息,就能夠為企業資源提供動態配置。數據共享作為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的另一個優點。在聯網條件下,工作人員能夠迅速快捷的實現數據、文件的上傳和分享[4]。人們可以利用各種聊天軟件或提供郵件的形式相互發送資料,或者將信息或資料上傳至網絡平臺,使其他的用戶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搜索出自己所需的資料進行下載。不單如此,提供專業化的信息檢索平臺,還能夠實現資源的動態對比,從而確定最佳的資源匹配方式。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在信息處理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對目前的科技現代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利用該技術可以確保數據傳輸的有效性,同時也可以保證數據傳輸過程的準確性。企業將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融入到工程管理之中,可以充分發揮出其固有優勢,推動工程管理學科朝著科學化、體系化的方向發展。在計算機工程管理中引進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可以避免工作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失誤,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降低工程管理成本,實現工程管理的有效運轉。為避免企業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需要發揮其科學性、安全性的優勢,為人們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服務。如此一來,工程管理學科將會朝著更加現代化、自動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努力發展。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信息共享,連接多個計算機終端,實現數據在線上傳,海量數據資源能夠在網絡設備之中任意轉換,確保數據信息的及時傳播。
4使計算機朝著多核方向發展
多核方向指的是計算機運營方式的轉變,已發展為計算機核心處理器的未來方向。在這一趨勢下,處理器的體積逐漸縮小,可運行速度卻發展的越來越快[5]。處理器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核心系統,從世界上誕生第一臺計算機以后,處理器歷經重重改革和優化。其總的發展規律是處理器的運行速度在快速提高的同時,其體積也在朝著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細化的方向發展。計算機處理器從單核發展到多核,從單核心發展到多核心的趨勢,是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擴展。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社會環境下,計算機多媒體也必須有所創新,即正在朝著人工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另外,在程序編碼和語音識別技術的支持下,人類可以實現與計算機直接溝通交流的夢想。在科技的未來,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工智腦的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也會表現的越來越明顯,甚至有可能擴大到人們生活的諸多領域,并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關鍵作用。
5更多功能化的實現
由于人腦的局限性,對于絕大多數人力有限的工作勢必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然而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輔助辦公,就能夠有效解決這種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數據能夠維持高速處理狀態,且在一定程度之上能夠完成人類所不能做的工作,這些都是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計算機的潛力正處在深度開發利用的階段,所以,目前的一些功能有可能在未來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一些尚未開發的功能也有可能在未來被開發處理,這就足以讓計算機應用走向更遠了。總而言之,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在未來社會各個領域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優勢及其獨特性使其在計算機工程管理中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再加上工程管理本來就具備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對其管理水平與管理方式均有著較高要求,要想保證工程管理的質量,工程管理的效率獲得有效提高,那么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必然是不可替代的。對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加以合理化應用,對計算機工程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處理,推動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維護工程管理的整體效益。
6結束語
本文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計算機工程管理中的作用進行分析,依托計算機工程管理機制,根據電子信息技術優勢的分析,對其在計算機工程管理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電子信息技術在計算機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頂海菊.我國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和安全[J].數碼設計,2017,33(11):33-34.
[2]陳柯宇,徐錦亮.我國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和安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4):18.
[3]章小雨.我國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和安全[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8,121(7):376.
[4]謝松霖.論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和安全[J].現代農業與研究,2018,18(6):102-103.
[5]張磊.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與安全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20(7):18.
作者:王一凡 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