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微信移動學習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信是近年來人們之間新的溝通方式。作為一種新的移動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利用片段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學習,教師可以更好地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有效的教學。因此,要適應“移動互聯網+教育”的現狀,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針對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出現的問題,利用基于微信平臺進行教學改革,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對教學進行改革,以此提升計算機公共課教學質量。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了現在每位大學生的必備技能,所以每個高職院校在高專一年級所有專業都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課,但目前課程的有效實施遇到了不少問題。
(一)課時有限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所有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然而,由于缺乏教師和時間限制,學校的課程安排有限,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學習是不夠的。雖然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看到老師的操作很簡單,似乎已經完全掌握,但如果課后沒有鞏固,業余時間沒有得到適當的輔導,并不能消化大量的知識內容。因此,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必須利用業余時間來鞏固學習。
(二)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往往是由教師的“填鴨式”灌輸形成的,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大量的教學內容。而教學和學習應該是一個共同的過程。
(三)教學環境較差
由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學校經常把該課程設置為集體教授課程,學生人數眾多,但是,每個專業的設計,能力水平都不統一,這使得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互動的頻率和深度都受到限制。很難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教師教學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隨著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高職院校學生素質相對下降。為了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學前準備和課后整理是必要的,應該貫穿整個教學。
二、構建基于微信的課程教學平臺
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進行改革。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教學內容將以各種媒體格式呈現給學生,以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學生不光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時間來選擇自己需要的、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還可以及時地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前通過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媒體提前準備他們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再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述,同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后可以加以鞏固和擴展學習內容,以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大致分為三個主要步驟
1.賬號注冊
首先需要學生輸入網址進入微信公眾平臺官方網站,點擊“立即注冊”開始注冊,然后根據每個步驟的要求填寫相關信息,直至完成。應該注意的是,第三步是“選擇類型”。根據微信平臺的需求,在此選擇訂閱號。在第五個環節“公共號碼信息”中,設置完成后不會更改“帳戶名稱”列,所以在名稱設置時需要考慮周全。
2.帳號設置
注冊成功后,就可以通過當時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和密碼登錄公共平臺,設置公共號碼。包括相關賬戶信息,頭像,登錄郵箱,微信號等。另外,由于公眾號只能在個人計算機上登錄,這會給信息的發送帶來不便,因此可以使用“安全中心”的“公共安全中心”功能綁定微信賬號,綁定帳戶可以使用公共號碼助理發送組消息。
3.關注
完成公共號碼及相關設置的注冊后,微信公眾平臺只會出現在個人微信地址簿公共號碼中,如果有其他人,則需要關注才能使用。
(二)微信平臺的四個模塊
在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管理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相關材料。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問。該平臺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模塊:
1.課程簡介模塊設計
“課程簡介”模塊主要以大綱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每一章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在學習本課程之前,讓學生對每章的課程框架和學習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2.課程內容模塊設計
該模塊是教學內容的核心部分,主要顯示每章的細節。由于教學平臺依賴于移動終端設備進行學習,所以在內容的選擇上并不是將紙質版的課本內容全部轉移到教學平臺上。相反,在熟悉課程內容的前提下,選擇重要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并以簡單明了的圖文形式呈現。從視覺的角度來看,學生們很賞心悅目,這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畢竟,平臺只在課堂教學中起輔助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課堂教學。
3.視頻教程模塊設計
課程視頻比文字和圖片更直觀,更直觀地教授知識,更容易將不可理解的抽象知識可視化。所以備受學習者的青睞,尤其是對于偏向實踐操作的教學內容。在內容選擇中,微平臺主要將“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和關鍵內容轉化為視頻形式。主要是針對word、excel、powerpoint這三款基本軟件中比較難操作的部分以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
4.素材管理
素材管理是微信平臺管理模塊的一大功能,素材包括相關軟件實踐操作部分用到的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素材。這一功能的實現必須依托百度云盤客戶端,教師對教學資源的管理,包括上傳、下載、分享和刪除操作等,學生也可以根據需要下載相關的素材。雖然您可以使用百度云盤鏈接或下載百度云應用客戶端來實現“微云盤”功能,但與此同時,它也給教師和學生使用該模塊帶來了一些不便,比如需要安裝百度云應用客戶端。
(三)微信平臺的三個功能
1.內容推送
實時消息是指教師在教師通過微信平臺或公安助手推送短文本信息或圖形消息后,可以通過手中的移動終端設備及時接收和瀏覽消息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公眾平臺推送的消息可以根據用戶組別,有選擇地發送,而公眾號安全助手推送的消息可以同時發給所有用戶。所以,教學平臺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組別有選擇地推送相應的學習內容,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與在微網站上相比,消息的直接推送更具有提示性強、更新性好,到達率髙等特點,讓用戶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為了確保信息質量不會干擾用戶,微信公眾平臺對大量發送消息施加了數量限制,這需要確保高質量的信息并反映信息的內容價值。所以該教學平臺一般只將比較重要的信息用于群發消息。推送的內容主要包括兩種:課堂中的難點問題以及課后的疑難解答。
2.內容查詢
如果教師過多教學內容,將給學生的查詢帶來不便。學生可以使用自定義菜單和自動回復進行交互式數字和基于關鍵字的查詢。計算機應用程序基礎微平臺使用自定義菜單功能對學習資源進行分類和集成并它們。該平臺的第一級菜單被命名為“課程介紹”,“課程內容”和“視頻教程”。每個都有二級菜單。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同時,對于第一章的課程介紹和課程內容,學習者只需要根據提示輸入關鍵詞,即可準確獲得相應的章節介紹和課程相關內容。
3.協作交流
微信平臺為學習者提供兩種互動:一對一互動和微信群體互動。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相互溝通。師生之間的溝通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結語
“移動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分階段研究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力補充和輔助。當然,微信教學平臺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但它可以優化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由于現階段流量和wifi各方面的限制,平臺的推廣和使用有一定的困難。今后,隨著新理念的不斷提出,新技術、新手段的不斷出現,移動學習也會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王萍.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5).
[2]朱學偉,徐小麗.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與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4(4).
[3]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3(6).
作者:王葉 單位:朔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