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金融企業作為我國經濟運行的核心行業,對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既關系著其自身的運營管理,還對其他行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探討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優化具有實踐指導意義。本文結合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分析了金融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優化的必要性以及其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財務管理優化的主要對策,意在為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財務管理;金融企業;問題;優化
一、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概述
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概念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但是在實務中由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涉及內容的全面性,因此本文以廣義的財務管理概念為研究對象。廣義的金融企業財務管理主要是指金融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結合自身的業務發展需要和內外部經營環境,對其運營管理過程中的各項財務活動進行科學有效的規劃、核算、監督、分析及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統稱。一般來說,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包括資金融通、資產和負債管理、財務內部控制、成本管控、收益分配、績效考核以及信息披露等內容。在實務中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四個獨有的特點:一是財務信息的收集和反饋方面存在困難,二是資金預算較為復雜,三是投資管理工作的多樣化,四是財務管理活動具有高風險性。
二、金融企業優化財務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優化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金融企業無論在規模還是業務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的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應性,只有經過優化創新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管控水平,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二是財務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風險防范水平,隨著現代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金融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趨于高位,在此背景下只有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優化才能促使金融企業的運營管理更為審慎規范,風險更低;三是財務管理作為金融企業日常運營管理的組成部分,對其工作進行優化能夠合理推動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實現,從而增強金融企業在利率市場化政策下的綜合競爭力。
三、當前金融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管理體制較為冗雜
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企業其在財務管理體制方面普遍存在較為冗雜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了承攬業務多數商業企業按照行政區域設置了層級化的子機構,這些子機構在部分地區受當地經濟條件的局限是不能創造經濟效益的,不僅浪費了金融企業的資源,同時還對其整體的財務管理效率產生負面影響;二是多數金融企業在擴張階段主要以網點鋪設為主,從而造成了其財務管理層級復雜,財務管理成本大幅增加,擠占了一定的盈利空間;三是管理層級雖然增加,但是總部在財務風險控制能力方面還較為薄弱,財務監控力度不強,從而影響了財務管理的整體管控有效性。
(二)金融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不夠完善
金融企業與一般企業不同,其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面臨的高風險性決定了它對財務管理的依賴性,但是當前我國金融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對于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建設普遍存在重視度不足、不結合自身業務的實際情況直接套用國際上通用的風險預警機制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對于財務管理管控職能的發揮以及業務監督作用的體現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
(三)財務內部控制存在適應性差、成本高及效率低等方面的問題
財務內部控制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可以有效防止財務風險發生的機率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出現。在實務中,金融企業在實施財務管理過程中,其財務內部控制普遍存在適應性差、成本高及效率低等方面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一是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無法完全適應業務擴展的需求。當前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企業的業務創新層出不窮,但是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卻無法及時根據新業務的特點進行調整與完善,從而使得金融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難以與業務擴展相契合,新業務的開展始終是財務管理的薄弱環節。二是財務內部控制的成本較高,效率較差。對于金融企業來說,其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多以預防性的前端防御措施為主,這種財務內部控制雖然控制效果較好,但是超前性的財務內部控制防御不僅增加了財務管理成本,同時還降低了金融企業的業務開展效率。
四、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的主要對策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到,金融企業受其獨有特點的影響,分別在財務管理體制、財務風險預警以及財務內部控制等財務管理相關內容方面存在問題。基于此,筆者結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相關理論以及自身的工作經驗從如下角度提出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優化對策:
(一)實施金融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扁平化轉變
金融企業實施財務管理扁平化的轉變,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降低管理層級和財務管理成本,其二是提升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在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實務中,要想實現其財務管理體制的扁平化轉變,須基于資源共享和價值最大化的需求,合理劃分金融企業總部與其下屬子機構的財務管理權限,即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財務管理模式,由總部負責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并進行統一的資金調度、資產負債管理、預算管理等指導性、方向性的財務管理決策,子機構主要負責執行總部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這樣既賦予了子機構的財務管理的獨立性,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財務管理層級設立,將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層級扁平化優化。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防范機制
根據《新巴塞爾協議》要求,金融企業應當構建一個包含89個核心框架的全方位的風險管理體系來對其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防范控制。但是受當前我國金融企業的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局限,多數金融企業在風險預警防范,特別是財務風險的預警防范方面較為缺乏。在此筆者建議金融企業先從兩方面入手來進行財務風險預警防范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從現行的金融企業財務系統中篩選出能夠恰當、準確反映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的一級、二級指標,并形成指標體系;二是根據指標體系設置相應的特征變量,以便于在特征變量發生變化引起財務指標發生變動時能夠及時進行財務風險預警。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為了來提高特征變量對財務風險的敏感性,必須運用數量分析法對變量進行篩選。
(三)提高金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動態化
根據金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適應性差、成本高及效率低等方面的問題,筆者建議考慮實行動態化財務內部控制的方式來對其進行優化:一是金融企業應當定期對金融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自我評價,并梳理現有的業務活動及流程,找出二者不適應的地方,及時對內部控制進行調整完善,以提高財務內部控制與新業務的適應性;二是金融企業的總部應當在內部建立全面而切實的財務內部稽核監督體系,對子機構的各項財務活動進行稽核監督,以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三是充分利用當前的信息共享技術,在金融企業內部搭建財務風險的防御體系,實現財務風險的動態監督與智能化防控,在有效減少人工授權審批等前端防御成本的同時,大幅提升金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效率。
(四)提升財務服務水平,適應金融創新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資金的需求量增大,為了擴大業務規模和增加經濟效益,多數金融企業在國家金融政策的指引下進行了金融工具創新、金融技術創新和金融業務創新等,如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推出、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傳統的存貸業務實現個性化金融服務等,但與此同時金融企業的財務服務水平卻并未及時拓展跟進,從而出現了傳統財務管理對金融創新產生一定制約和局限的現象。因此金融企業應當盡快在內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以大幅提高自身的財務服務水平,適應金融創新的管理需求。
五、結束語
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間接會對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實踐中有必要對其進行優化。本文以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為探討對象,總結其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創新性的優化對策,旨在為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劉星.淺談金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0).
[2]胡堯,熊杰,杜程志.淺析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問題[J].經貿實踐,2018(02).
[3]季林健.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7(07).
作者:查建彬 單位: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