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分組協作式學習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合理的分組方式
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所以教師進行分組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學生的特點,通過對學生各個方面的了解進行合理分組,這樣才能保證分組平衡。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點,并且結合學生以往的學習成績,要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稍微差點的學生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學習好的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還可以學習到好學生的方法,因為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很有針對性的,畢竟教師面對的是全教室的學生,不能因為個別同學學習進度而停下腳步,所以分組的好處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對一些針對性的問題可以進行交流,學生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將不理解的知識點和問題提交給教師,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對小組問題進行講解,提升教學質量。
1.2強調教師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的地位
分組協作式學習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對計算機知識進行創新,改變以往的計算機教學大綱,在對分組協作式學習教學方法的了解基礎上,做出合理的適合分組協作式學習教學方法的方案。例如,在對《信息技術》中計算機組成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該部分的教學目標,對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學習任務進行科學的訂立,全面把握任務的難易程度,并且將計算機外裝硬件給學生看,每個小組之間進行傳閱,讓每個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計算機的組成,理解計算機中的CPU(中央處理器)、RAM(隨機存儲器)、ROM(只讀存儲器)的區別和含義以及作用。教師要把握好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操作性,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自主能動性;同時,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的作用,不能認為學生既然能夠在分組中學習,就可以放松自己的教學安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2]。
1.3加強教學內容的展開,設置相應的任務
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也很高,但是以往的教學,都是在理論上進行探討,忽略了計算機的實踐性,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加能把握知識點,并運用到實際當中去。例如,在講解“word”內容時,其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規則,這些內容相對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分組協作式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實踐活動,針對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規則進行實踐,要求每組學生根據相關內容進行海報設計,而且,小組進行設計的話,如果遇到操作問題,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也可以請教老師,通過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這樣更能夠把握“word”的操作技巧,最后教師再進行相應的點評和講解,對每組學生做出的設計作出評價,并指出一些實踐當中學生常見的問題,達到預期的效果。
2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分組協作式學習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作者:黃明科 單位: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