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學中的素質教育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計算機教學素質教育的問題分析
一、當前職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對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
當前,計算機應用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學生如果不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具備相關的計算機專業素養,必將與社會需求脫節。能否學好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應用已成為衡量學生素質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但是,對于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因其特定的年齡特征,相當一部分學生接觸計算機都是從游戲、電影等娛樂功能開始的,他們對計算機的認識更多停留在游戲娛樂的功能上。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程主要涵蓋基礎概念以及操作序列,學生普遍表現出對課程本身的重視程度不夠。
1.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意識淡薄一方面,職校學生都剛經歷了初中或高中“應試”教育階段,長期以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在學生頭腦中根深蒂固。他們習慣于一切圍繞著老師的指揮棒轉,習慣于“師講生聽”的被動式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肯動腦筋思考,更不愿花時間自學。另一方面,由于職業院校入校門檻低,學生基礎知識大都相對薄弱,有部分學生甚至只接受了初中教育。這就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厭學情緒的滋生,學生的耐挫性與意志力也普遍較差,學習的主動性也相應消失至無形。
二、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探索
職業學校的生源狀況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改變,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作為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師,必須理性認識到這一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要深切結合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實施素質教育,促使學生在牢固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同時,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2.1深化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注重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
要從根本上對當前職校計算機教學的現狀進行改進,我們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必須要改革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思想,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中跳出來。、
2.1.1計算機教學必須轉變教學目標由于計算機學科有著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操作性、實用性和實效性等特點,教師必須用“一切從培養能力出發,一切以提高素質出發”的新目標去審視教材、備課、上課、作業、考試這些教學中的基本元素,強化學生的能力目標。
2.1.2計算機教學必須轉變師生關系
職業學校的學生有著特定的年齡特征,反映在學習過程中大多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和意志力差。這就對師生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觀念,樹立民主、平等的教學作風,愿意把自己變成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此外,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師生共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能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和理解,同時受到激勵、鼓舞、鞭策和指導,形成積極的、豐富的學習體驗。只有這樣的師生關系,才能為實現教學中教學相長,培養學生自主、自強、自控、自信的心理素質,改善計算機教學效果提供堅實的基礎。
2.1.3教學方法改革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的思維是非常活躍的,他們喜歡接觸新鮮事物。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本文結合平常的授課活動,介紹一下自己常用的幾種方法:
1)典型問題引入法
由于計算機的學科具有實用性、工具性的特點,每次課我都選擇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實際問題,引出課程內容,并在課程中利用相關知識點嘗試多途徑解決該問題。同一個典型問題貫穿課程的全過程,清楚地介紹了課程中知識點的適應情境,給學生一個很好的利用理論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體驗,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在安排組織教學時,對主要知識點進行精講。精講完成后,開展課堂討論、講演、課堂上機練習等活動,及時進行知識點梳理和演練。在講練過程中,還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動員學生參與到知識點的分析、討論和練習中來,充分調動其在課堂中的參與性,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環境。
3)總結比較法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對知識點及自己的練習情況進行總結比較,引導學生加強對問題解決方法的認識,促使其自主學習,自主抽象歸納所學內容,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在計算機教學中,針對學科和學生特征進行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的轉變,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從應試教育模式到素質教育模式的轉變,這種轉變的意義是深遠的。
2.2不斷進行學法指導,激勵學生主動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2.2.1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觀察、分析活動,同時通過各種形式,促進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主動交流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形成本學科知識有效的自主學習策略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2.2.2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的多樣性鑒于本學科實踐性的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運用不同理論知識去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這樣可以在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知識能力體系的同時,使其學會進行策略性、自主性選擇,進而豐富其思維方式,使其在獲取不同的學習體驗中謀求到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
2.2.3鼓勵學生進行學科內和學科外的知識遷移所謂知識遷移,指的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學習是個連續的過程,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已獲得的動作技能、習得的態度等基礎上進行的。當然,后續的學習也可以為之前的學習過程帶來影響。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不斷鼓勵學生巧用知識遷移,建立起本課程知識點之間,甚至是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最終架構自己的整個知識體系。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動力市場呈現了對技能型人才的強勁需求。對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而言,為了適應這種人才需求,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本文從深化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以及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兩個大的方面對在職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有益探索。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必須著眼于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不斷致力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探索,力爭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競爭力的人才。
作者:李麗紅 單位:河南省會計學校
第二篇:素質教育視閾下的計算機教學
一、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隨著計算機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人們對計算機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目前,計算機教學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實際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其主要表現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注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
現階段,在計算機教學中,一般均不會對計算機學科的背景與歷史等方面進行過多的介紹,同時無論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還是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人文教育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并且目前計算機技術道德規范體系還不夠完善,非常容易致使學生盡管擁有了全面的計算機技術,但是卻缺少一定的社會責任感,產生一些計算機犯罪的問題,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人文性的重視,強化學生的責任感。
(二)課程和內容安排上缺乏合理性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課程安排缺乏合理性的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在計算機教學中,對于一些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安排非常少。一般而言,均是安排一個學期的課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老師教學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課程安排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現象;另一方面,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時候,經常存在著教學內容失衡的情況,一般都太過注重理論教學的展開,在實踐課程安排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學校在教學設施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影響了教學內容的全面落實,阻礙了學生計算機技能的提高。除此之外,在教學內容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如教材陳舊,更新緩慢,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應用,在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
(三)學生計算機基礎不一致
因為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對計算機教學重視程度、師資力量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致使大部分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計算機能力方面存在著不一致的情況,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使用的教材均是一致的,老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是比較傳統、單一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學習計算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在計算機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的途徑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開展計算機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逐漸融入素質教育非常重要,對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實現了素質教育和計算機教學的雙贏局面。
(一)注重人文教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計算機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培養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對于一些基礎差距較大的學生而言,老師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落實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培養以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質。
(二)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強化內容和實際的相符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素質教育的普及,可以有效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使其能力完全符合社會的需求,在實際生活中得以有效的利用。在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情況允許的基礎上,盡可能使理論課程教學和上機課程教學進行平衡,并且相關教育部門一定要樹立超前意識,加強教材的更新,使其和現代計算機技術發展形勢相符合,盡可能滿足社會各個領域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強化對計算機教學的重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其已經成為了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一定要對計算機教學予以充分的重視,增加一些師資投入,強化計算機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并且對老師的計算機技能素質進行有關的培訓,加強老師知識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努力培養以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使其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計算機教學將逐漸地應用,并且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的分析,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并且融入一些素質教育內容,在提高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使其更加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作者:韓頂軍 單位:淮安工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