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探索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計算機為主導的信息技術浪潮正席卷全球,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快了人類進入信息社會的步伐。教育,一種將知識教育資源信息化的行業,正在為適應社會不斷發展而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網絡技術遍布全球的今天,讓更多的人適應和掌握計算機技術已經刻不容緩。因此,重視計算機教學的方法和實踐,讓計算機教學成為當代學生必須掌握也必須學習的關鍵技能。“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新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更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計算機教學;教學方法
相對于傳統的學科來說,計算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科目,計算機教學更是需要將理論與時間進行有機結合;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之中,更多采用的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和被動式的吸收,這種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更阻礙了學生發散式思維能力的培養,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前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因此,本文通過分析“任務驅動”模式在計算機的教學之中的探索與實踐,希望能提高當前計算機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所謂的“任務驅動”模式,核心就三點,即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主導、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的。該方法最早來源于德國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的教育學理論,其倡導的就是通過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實施、完成任務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師傳道解惑、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將復雜的任務拆分成一系列的簡單可實施的小任務,通過老師的引導和指點,讓學生有激情、有效率、有針對性的去完成,讓其在實踐中學會思考與分析、學會交流與合作。
2任務驅動法的依據
根據構建主義理論,學習者獲得知識主要是通過有效的意義構建,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創設相應的知識場景,借助和利用身邊有效的資源,到達自我驅動、自我學習的目的。構建主義認為,所謂的構建,一方面是對新知識認知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對舊知識的回溯和重構。因此,從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可知,營造有利的教學環境,創建真實的教學場景,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任務的進行和開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激情,強化學生的主動意識,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任務驅動法的優勢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優勢可概括為:“四個有利于”,即:(1)任務驅動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任務的設置,情景的創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2)任務驅動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利用有效的評估機制,讓學生能夠僅僅圍繞各自的任務進行探索和思考,借助身邊可用資源,解決實際問題。(3)任務驅動法有利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調控。任務一般由教師設計,通過結合了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兼顧了學習目標的實現。(4)任務驅動法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全方位能力。學生中心、任務主導、教師輔助,這三點環環相扣,有機結合。為了有效完成任務,學生不僅需要復習已有知識,而且還需要通過參考、查閱相關資料獲取必要知識。在此過程中,極大提升了學生查閱、思考、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學習能力。
4任務驅動法的設計
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任務驅動法的就是要轉變傳統教學的重心。具體來說,就是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將傳統教學中以教材知識為權威轉變為以任務驅動為主導,將傳統教學中以答疑解惑為重點轉變為以實際操作為中心。總之,一切以學生為中,一切圍繞學生。因此,在進行任務時教學時,需注意以下四點:(1)進行任務教學時,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傳道解惑為輔”的教學策略。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主動性;教師作為任務的設計和組織者,應擔負起學生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通過組織、引導、促進、控制、咨詢等一系列行為活動,輔助學習高效自主的學習。(2)進行任務教學時,注重情景的設置和任務的選取。引入課題,創設必要的知識情景,然后在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取和設立合理可行的教學任務,通過任務驅動,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3)進行任務教學時,注重營造有利的教學環境和創設必要的學習資源。充分的利用身邊現有的教學資源,積極營造活躍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習學習的熱情;為了在學習過程中很好完成任務,需要任務選取時創設必要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任務實踐中學會批判和思考,讓集體的智慧和思維得到放大和共享。(4)進行任務教學時,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任務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及時有效的最終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對學生讓其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和構建的程度,對老師讓其知道后續教學的重點所在。
5任務驅動法的實踐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作為偏重溝通交流的教學模式,其最關鍵的點就在于如何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如何有效建立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氣氛。因此,作為教學任務的設計和引導者,必須要深刻的理解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核心,即: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主導、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下面,我們以計算機教學中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根據整個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和開展,深入了解任務驅動法的精髓。具體的教學過程,可將其拆分為幾個階段,如圖1所示。根據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設計,首先通過對本堂課中《C語言程序設計》涉及的內容,設置一個合理的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發現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引出本堂課的重點,同時也為任務驅動法中的任務設計和選取奠定基礎。最后拋出任務,即:利用C語言,設計一個簡單的俄羅斯方塊游戲。(1)任務明確后,學生開始自主分配和組合設計研發小團隊;(2)每一團隊獨立的進行游戲的開發工作,包括查閱相關資料、指定設計方案、討論方案的可行性、成員任務分配等等;(3)一個完成的項目任務,需要研發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配合、交流、協作;如何布局、如何搭建、功能設置、編程實現、程序測試等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全員參與,相互協調,上下一致;(4)在任務開展的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適當的引導、提示和幫助,協助學生可以按時有效的完成任務;(5)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的調整、嘗試,對編寫的C語言不斷地進行編譯、運行、優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完成游戲的設計任務;(6)最后一點,就是教師對每一個團隊完成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和有效評估;任務驅動法,是一種當下最流行也最高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計算機這種注重于實際操作的課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通過教學任務的驅動,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同時開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更有效、更深刻的將書本中知識在腦海中進行意義構建。總之,任務驅動法有效地建立了課堂、社會以及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到了今后就業所必需的技能,是一種合理、高效的教學模型。
參考文獻
[1]王旭東.任務驅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7(6):136.
[2]李紅艷.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網絡財富,2018(5):107-108.
[3]沈維政,孫紅敏,張喜海.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1):89-90.
作者:馬軍 單位:山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