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場所,所以學校的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式以便培養出的學生能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也應做出相應的變化,本文將對“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
一、現階段計算機教育在高校中存在的困境
1.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現如今大學的計算機課堂上學生主要是聽眾,大多數學生實際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較少,而且聽的狀態和效果也不是很好。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各玩各的”,這樣的方法很容易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以至于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無法把握重點。此外,課堂氣氛往往不夠活躍。大多數時候,老師只是在說話,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比較少,老師很難及時理解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這也會導致下一節課內容不能很好地連接。2.講授方式過于老舊。針對某些較具操作性的學科,如影像處理、網頁制作等,因操作而產生更多的問題,教師往往表明學生無法完全掌握操作的要點。如果他們想看老師的演示,由于課堂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他們往往不能及時重復演示,也會影響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3.學生接受能力不同。計算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遍,學校也越來越普遍。目前,中小學大多設有電腦資訊課程。然而,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地區的中小學沒有計算機信息課程,使得大學新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大不相同。甚至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也從未接觸過電腦。有些學生雖然接觸到了電腦,但他們也只在網上聊天、網上購物和旅游時使用電腦播放、觀看視頻等,不能真正掌握辦公軟件和掌握計算機知識。未能達到大學計算機的教學目標。學生原有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加大了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難度。4.“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增添了高校計算機教學點的壓力。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大力支持下,學生可以隨時查詢與計算機教育有關的知識,并可以隨時探索和質疑新技術?;ヂ摼W的出現使這一切變得如此簡單。那么,在這種形式下,如果老師不改變原來的教學方法,就無法適應新環境下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互聯網對計算機教學的影響
與中學時代不同,高校的培養和教育不再是手把手的教學方式,而是學生在課堂上自學和吸收的知識。學生還必須通過實驗消化和理解,并尋找書籍和材料。通過這種方式,互聯網給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過去,人們通過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和專業書籍和報紙來獲得知識。與互聯網時代相比,這種方法已經是過時和落后的。因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可以呆在室內,坐在電腦前,查閱網上的文獻和各種書籍資料。他們還可以與作者交流經驗,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其次,在當今互聯網發展的速度下,由于互聯網傳輸速度的逐漸加快,可以從計算機終端上任意查看更新的互聯網信息。人們可以隨時利用互聯網與各個領域接軌,真正達到實時化的目的,及時獲得新信息。最后,互聯網可以使人們被動地獲取知識。它讓世界各地有相同利益的人在同一個平等的互聯網平臺上,讓他們可以自由討論和游戲,每個人都可以盡其所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觀點,進行交流。使用各種聯系工具,如電子郵件、聊天軟件、互文、照片、ppt等多媒體文件進行交流交流,不再受傳統方法的約束。需要注意的是,傳統的獲取信息的方式當然是僵硬和繁瑣的,但它對于互聯網接入來說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不能盲目地相信互聯網接入信息是萬能的,同時也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我們應該抓住它的本質,除去它的渣滓。
三、計算機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
由于高校學生的素質有一定的差異,他們擁有一定程度的計算機技能。掌握的程度也有相應的變化,有些學生在上大學時開始學起來接觸到計算機,中學里的一些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計算機的基本知識知識。根據武漢理工大學過去兩年進行的一項調查問卷,學生們被大學錄取了計算機的基本知識還沒有達到大學教育的目標,仍然停留在聊天中,此外,該公司還為收到和發出的電子郵件提供工具和電子郵件。全國各地的計算機發展不平衡,入學前學生的電腦水平仍會有相應的差異。到目前為止,信息校園、電子政務和信息圖書館的到來都是引人注目的互聯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就業問題。招聘人員越來越關注大學畢業生的計算機技能。這一技能已成為衡量大學生水平和素質的試金石,教育部已經出版了有關社會狀況的白皮書和藍皮書,這兩份文件都強調了計算應用能力的重要性,高校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應重視操作。
四、“互聯網+”時代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
1.進行“因材施教”。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強大資源基礎,教師可以提升課堂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問題的形式排列,讓學生找到答案,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在課堂上,老師用指導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通過老師的補充和解答問題,完成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這就是過去學生作為觀眾和教師作為演員的情況。學生可以通過搜索數據、比較觀點和教師提問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可以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改變了學生們過去作為一個觀眾和作為一個演員的老師的處境。學生搜索數據、比較意見、教師提問等環節,加深對知識的了解,以達到更好教學效果。2.改變課程體系。在網絡時代,計算機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但也以此為依據,訓練學生在專業領域應用電腦,靈活運用電腦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并從互聯網上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從這個目標出發,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課程體系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的認識和能力。3.引進新的教學模式。大學的基礎計算機課程非常實用。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主要取決于學生的日常實踐。根據高校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實際掌握的基本知識,建立了新的教學模式。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應結合理論課和實踐課。每個期末成績可分為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考卷的結果對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具有指導意義。主要是計算機級別測試學生的實際能力,成績主要是測試學生的正常出勤率和課程成績。通過測試,學生可以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和綜合操作能力。4.調整教學方法。在新生入學之初,他們應該為新生提供計算機學習指導,以便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因此,計算機學習更有目的和針對性。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前選擇感興趣的方向,努力學習,盡早通過全國不同能力水平的成績。同時,這也能激勵和指導其他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的互聯網資源,建立在線教學平臺,擴大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學習方式和方法。通過該平臺,教師可以更新電子教學計劃,及時作業和試題,及時回答問題,并向互聯網答案。學生在業余時間得到及時的指導,以增加他們的學習時間和接受知識的方式。在當今社會,為了適應互聯網上成千上萬的知識和信息,學生們可以自己選擇和獲取有用的知識。如果條件允許,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數據庫資源,如數字期刊。及時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5.轉變教學評價方式。筆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是一種比較好的計算機考試方法。這種方法關注學生實際分析、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根據考試內容和實際環境,合理安排實踐考試的考試內容,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注重學生的實踐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教師還應將自己的一貫表現納入整體成績中,不僅要考察學生的知識,還要調動學生的實踐熱情。6.更新教學觀念。在網絡教學的背景下,高校教師應樹立網絡教學的新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高校教師要認識到計算機教學是一個開放的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啟發式、討論式和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此外,大學教師應注意將計算機的新發展融入普通教學。在課堂上觀看視頻使學生更容易掌握他們所學的東西。7.轉變教師的培養方式。眾所周知,計算機技術是所有領域中更新最快的。這使得計算機領域的教師的教學要求更高。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習外,還應不斷積累新知識,不斷接受教育。同時,教師應該隨時跟上技術的發展,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興趣所在,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道路,遠離互聯網的危害。從這個角度看,教師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現階段高校互聯網教學存在的困境,互聯網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影響,計算機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以及“互聯網+”時代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重點談了七個方面,希望通過筆者的努力為“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實施提供幫助。由于筆者經驗優先以上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廣大讀者進行批評指正,本人定會虛心接受并予以改善。
【參考文獻】
[1]祝艷茹,郝麗麗,劉霞.“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探討[J].南方農機,2018,49(21):182+185.
[2]張培敢.“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04):101+108.
[3]孫蕊.互聯網時代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J].河南科技,2011(18):27.
作者:舒敏 單位:大理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