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教育管理下初中生命教育現狀及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管理下初中生命教育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教育管理下初中生命教育現狀及對策

    摘要:在2020年年初停工、停產、停學的境況下,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思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學生是國之希望,民族之未來。一線教育工作者在疫情下,不僅有責任關懷學生的生命安全,更有義務把握教育契機,向學生滲透有關生命的教育。本文先分析了國內初中生命教育的當前狀況和教育契機,概括國內學者們對于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結尾提出教育管理視域下對于生命教育的實施建議,從逐步完善學校常規管理、引入激勵機制于教育管理中、在班主任例行性工作中貫穿生命教育以及有效家校合作推動生命教育四部分實行生命教育。

    關鍵詞:教育管理;初中生命教育

    一、國內初中生命教育的當前狀況與教育契機

    (一)國內初中生命教育的現狀生命教育貫穿于每個人的一生,它是除科學教育以外更具現實意義的基礎教育,也因此隨著社會的更迭,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現狀可分為三個層面來分析,分別是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和社會層面。生理方面,青少年傾向通過大眾傳媒、網絡和課外書籍以汲取生理知識。由此可以看出,學校對生理知識的普及是不夠的。大部分初中學生們在被詢問青春期以及生命知識的時候尚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且態度也較為神秘和害羞。由此可見,學校的生命教育十分滯后。心理層面,青少年多處于叛逆階段,自我意識覺醒初期,開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觀,格外需要心理上的關注以及溝通。教師除了要協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之外,也要適時適地地排解他們的心理困擾。社會層面,當下青少年價值取向物質化較明顯,教師需要通過生命教育幫助青少年理解多元化、多層次價值取向以及幸福標準,進而增加生命厚度。近年來,一些中小學極端事件的發酵促使社會對中小學生命教育的關注度逐步提高,如校園霸凌現象,欺凌者和受害者均為同校女中學生,前者的猖狂和后者的無助形成的強烈反差給人們帶來龐大沖擊。有關單位對北京等全國10個省市的調研顯示,威脅中小學生生命的第一原因是意外傷害造成的非自然死亡。我國大陸地區每年有接近1.6萬名的中小學生因此被奪走年輕的生命。

    (二)國內深化發展初中生命教育的契機2020年初,教育部發文:延期開放中小學期間,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①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響應通知,齊心抗擊疫情。疫情危機觸動人們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而“危機”既有“危”也含“機”。教育工作者們在該情形下也更加有義務把握生命教育契機,通過線上教學浸透有關生命的教育。2004年春,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被我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收錄,這說明教育界逐漸對生命教育產生積極重視;2004年底,遼寧省教育廳發揮排頭兵作用,專門發文《方案》②:呼吁學校建立以生命關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健全全省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相關工作機制。2005年中旬,上海市出臺《指導綱要》③,在政策保障和理論指導方面為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實行進行了闡釋;《綱要》④于2010年7月由教育部正式并施行,《綱要》明確指出:生命個體需要“學會生存生活”,應對生命安全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給予高度重視。以上均表明,本研究有著良好的政策大環境支撐,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二、國內生命教育相關研究簡述

    目前,我國的生命教育相關研究多數是以國外的研究成果為參照的,我國雖已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生命教育領域,出于國情的不同,推行工作始終舉步維艱。國內學者沒有停止步伐,一直在進行國外生命教育的本土化以及生命教育的因地創新路徑探索,總結如下:生命教育工作伴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行而逐漸為學術界熟知,在遼寧、上海、江蘇、黑龍江等省份率先開展,其研究也出現了良好的勢頭。2004年11月,由馮建軍教授撰寫的《生命與教育》一書出版,它從對教育的原點,即生命,進行剖析之后,反思生命之于教育當中的缺失,提出一系列與生命意義相關的問題,認為教育與生活的割裂是生命意義喪失的重要原因,稱病理性教育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對生命品性、生命本質和生命化教育之特征等進行了精湛的解釋。全書系統而又富有邏輯地詮釋了生命教育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加深了國內學者對生命教育研究的認知,為生命教育的提出奠定理論基礎與體系支柱。葉瀾教授在1997年就已極富遠見地在《讓課堂…》⑤表示,專門強調要以生命的高度看待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葉瀾教授還主張,唯有師生生命活力有效發揮出來,課堂中蘊含的無限生命活力才能夠被激發,方可謂:課堂上真正的生活。近20年后,葉先生又在其論著《回歸突破…》[1]中明確寫著:對學生來說,教育是點化他們生命發展的重要實踐,因而教育從業者需關注原點,回歸到教育的原點——培養學生的“生命自覺”。隨著我國學者對生命教育關注度的提高,其內涵也出現了各個版本的變化,直至目前仍難形成統一。李萍主張:生命教育理所當然應以人類自身的生命尊嚴和價值為基礎前提,教育的目標即是提升人生命的整體性與和諧性;鄭曉江主張:生命教育從內涵上看是關于生命的教育,但不單單是保護人的自然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中蘊含著的人文教育、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等內涵顯得尤為重要,圍繞人文性展開生命教育是必然的。馮建軍[2]教授還指出,生命意識的教育是時代所亟需的生命教育類型,依次為三層次:珍惜生命、解決生存之意義以及超越世間萬物的極和諧境界。現代物質生活質量的改善并沒有同時帶來人們心靈上的富實,相反,帶來的是對生命述求的冷漠。艱難環境中亦有與生命意志堅強的人,關鍵在于人們用什么樣的態度看待生命。教育的偉大使命之一本是蘇醒人類的生命意識。眾多學者均為生命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研究做出了努力。經總結發現,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生命教育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必須要和社會實現接軌,隨即服務于社會,并實現自身生命價值的升華。大多數的研究者們認為,生命教育的實施猶如一個工程項目,需要家、校、社等多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研究者主張,把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并延伸至所有教育活動中,使師生時刻被具有生命情懷光環的教育所籠罩。有研究發展就會有不足呈現,目前仍然在研究與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三、教育管理視域下國內初中生命教育的實行建議

    (一)逐步完善學校常規管理第一,學校教職工全應參與生命教育的各環節。不僅是一線教師,行政人員等都需要能夠引導中小學生習得一定的生理知識、理解生命含義,并建立合宜的生命價值思想。不僅教師在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的作用重大,學校的管理和服務人員等都應配合教師投入其中。第二,生命教育應自覺貫穿課堂。課堂是知識教學最直接、最高效便捷的場所,與家庭教育不一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滲透生命常識和生命意識。第三,憑借評價機制的創立規范生命教育的實施。教師可通過收集青少年情況、生命教育開展情況、學生體驗感受、教師實施感受等信息,評價人員分析、判斷收集到的信息,更好把握當前生命教育現狀及其實行過程中大概會出現的問題,提議解決途徑,提升生命教育管理的質量以及實際成效。[3]

    (二)引入激勵機制于教育管理中起先,激勵理論并沒有被教育教學所應用。隨著時代變遷,一線教師總結出了一套適合運用在教育管理領域當中的激勵理論,即教育激勵理論。教育激勵理論能夠一定程度地激活學生“樂學”的心態,使學生自愿接受班級體管理條例的約束。第一,要保持一定頻率鼓勵學生,提升他們的信心。青少年正處于青春關鍵期,較小學生而言,他們更期盼得到來自教師或家長的認可。來自班主任的鼓勵會增加學生對特定知識之興趣。他們會更愿意接受生命教育,對自己生理上的變化也會更從容接受。第二,以靈活化的方式管理學生,激勵他們的自主能動性。生命教育教學和傳統教育教學一樣,并不是一線教師單方面的付出就可以完成目標,收獲成效的工作。給予學生條條框框以外的并以一定靈活方式展開管理,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能夠使生命教育的實施“事半功倍”。

    (三)班主任例行性事務中貫穿生命教育人與社會若脫離彼此,就喪失了各自的意義。塑造中小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是每位班主任滲透生命教育的必經之路。[4]首先,班主任應帶頭樹立生命意識。人們稱贊生命之美好和獨一無二,卻也免不了哀嘆其不可逆性。班主任應給班上學生做好榜樣,對生命常懷感恩之心,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在生命面前懷以崇高的敬畏之情。無獨有偶,中小學生還要在班主任教師的協助下加深對生命的解讀,了解并珍惜生命。教師更要讓學生明白,世界不以自己為尊,對于他人甚至世上的一花一木一動物都應懷有生命敬畏心。[5]其次,班主任應信奉教育理念之“以人為本”。班主任應時刻以學生健康茁壯成長為出發點,對中小學生的身與心發展給予高度關注,要把他們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主體。此外,班主任在滲透生命教育之時,除了生存知識和生存方法方面的教授,更要讓他們意識到,生存絕不僅意味著簡單活著,縱然活著,也會有各種煩惱和難題不可阻擋地撲面而來,要學會應對這些潛藏的危機。例如,突發事件自救嘗試,吃、住、行各方面的安全知識等。適逢疫情防控的重要階段,為了夯實國家的防控成果,班主任可以尋求生命教育契機,展開防疫相關的主題班會或課外活動。[6]

    (四)有效家校合作推動生命教育學者劉長銘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家庭教育之于孩子異常重要。他指出教育最終的價值不是為了考試,是面向生活。家校合作愈來愈被需要,這恰是印證了有效家校合作是改進學校教育的有力保障。[7]第一,清楚家與校共同教育的職責、樹立相關意識。簡單來說,就是要顛覆以往家長的傳統觀念,即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所有與教育相關的責任皆全權推卸給校方了。尤其是生命教育,傳統家長甚至羞于向孩子普及生理常識,從不過問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只關注試卷上冰冷的分數。只有在生命教育過程中,雙方承擔同等分量的責任,且缺一不可,方可增加生命教育效能。[8]第二,充實家與校合作內涵,拓展生命教育途徑。國內多數學生家庭存在“唯分數論”,“唯考試說”的思想,忽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往的家校合作,如家長代表與校長座談會,各班家長會等常常僅圍繞學生的學業表現和升學情況等。在家校合作內容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宣講,指導家長在家中如何有效滲透生命教育,給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長以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在具體開展中,學校可結合學校自身和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依托網絡平臺,提高效率。

    四、小結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中心的教育,正可謂“中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國家的興旺極大地受年輕一代生命質量的影響。在中小學開展生命教育是歷史的必然和應然。本文在教育管理的視域下,合理給出了在中小學實行生命教育的見解。國內生命教育勢頭良好,我們要抓住機會,不能讓關注流于形式,而要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葉瀾.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版.

    [2]馮建軍.生命教育在于喚醒人的生命意識[J].河南教育,2006(12).

    [3]李曉明.教育管理視域中線上教學的普適價值、存在問題和創新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12).

    [4]陳佳.班主任工作滲透生命教育的案例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5]高偉.從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種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8]郜玉環.從家校合作視角關注中小學管理改進[J].亞太教育,2016(27).

    作者:朱小靜 單位:黑龍江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四虎www成人影院|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成人免费视频88|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小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精品成人a|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