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酒店管理專業群建設路徑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產業集群與專業集群
專業集群概念源自對產業集群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所謂“集群”,指同一類型或具有同一特質事物的集合體。這種集合體有利于群體所共同需要的各種要素聚集,發揮群體效應時會產生1+1>2的效應。所謂“集成”,即化零為整,由分散到集中,將損耗、干擾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集群的優勢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核心競爭力。
(一)產業集群
集群理論在經濟領域的典型運用就是產業集群。所謂“產業集群”,指在特定產業中互相有聯系的企業(公司、機構)聚集在特定空間的現象。產業集群的形成可以使群內企業享用共同的基礎設施,產業分工更細、更專業,相互之間的交易更方便,合作更有效、信息和技術傳遞更快捷,更便于激發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專業集群
高職院校采用集群式專業結構是區域性產業集群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謂“專業群”,指圍繞某一技術領域或服務領域,依據自身獨特的辦學優勢或特色專業為核心,按行業基礎、技術基礎相同或相近原則,充分融合相關專業而形成的專業集合,代表著院校的發展方向和重點。通常由3個及以上專業或專門化方向組成,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工作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一個集合。所謂“專業集群”,指對應區域中某一個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或相關技術(服務)領域。整合學?,F有專業,組建相應的專業群,形成的集群式專業結構。高職教育是教育領域中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關系最密切的部分。高職院校要更好地對接產業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辦學水平,突破固有專業概念的局限,借鑒集群發展的思想,探索專業集群式發展。
二、專業群建設的原則
傳統專業建設模式,存在專業設置重復度高,資源分散與浪費,與產業發展脫節,缺乏競爭力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矛盾,通過創新和發展專業群,促進專業集約、管理集約和資源集約,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和就業質量,提升產業服務能力。因此,專業群建設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組成專業群的各專業,需擁有共同產業基礎
專業群發展應突出區域性服務特征,促進專業集約化發展。專業群內專業結構合理分布的主要依據是地方主導(國家重要)產業群的結構設置,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崗位分布屬于同一產業群(鏈),基本適崗能力趨同,崗位晉升發展能力有區分度。
(二)協同專業群發展管理機制,需服務地方產業集群
對應產業轉型升級,崗位和崗位群的變化,通過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專業配套、結構對應的動態調整滿足產業需求。專業群設置一般以國家級、省級示范性、骨干、品牌、特色專業為核心,根據產業群崗位需求聚合多個專業,專業結構對應產業結構。通過在專業群內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模塊化課程,促進各專業基于本產業群所需的不同崗位群的人才結構及專業規模適切、協同發展。
(三)專業結構集聚下的教學資源,需整合共享
專業群建設要避免資源重復建設和浪費,通過統籌共建、集約發展、發揮特色的方法,開發、整合并發揮出專業群教學資源建設的最大效益。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快速發展導致結構性矛盾加劇。專業同質化、千校一面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技術技能人才供應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如同是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專業,培養的學生進入企業時沒有特色、沒有區分度,只能泛適應基層崗位。同時,專業數量的增加造成專業單體資源稀釋,如有的學校開設有酒店管理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商務英語專業涉外導游方向、營養與配餐專業等多個專業,各個專業的服務面向其實在一個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條上,但由于各個專業管理、教學各自為陣,使有限的教學、企業等資源得不到充分應用,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限制了專業服務能力。針對如何推進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集聚各類資源,以更好地適應學校特色發展和創新發展需要,武漢商貿職業學院構建了酒店管理專業群,并針對構建路徑、保障機制開展了理論研究與實踐。
(一)構建酒店管理專業群,協同各專業發展
學校整合酒店管理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和幼兒教育專業,構建了以國際旅游文化人才培養為主線的專業集群。即以“酒店管理”專業為龍頭,“商務英語”專業為核心,“旅游管理”專業為拓展,“幼兒健康與管理”專業為延伸,對接國際旅游酒店產業產教融合以及校企文化咨詢與管理的高薪高位就業培養聯動機制,并與同類院校相關專業形成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
(二)對應產業發展鏈和創新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保障專業群長效建設
本文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和“區域發展”,對接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需求,探索了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4個關鍵支撐點,即擁國際視野(國際)、厚旅游基礎(旅游)、重酒店技能(酒店)、懷文化自信(文化)等。針對怎么推進產教融合,找到了與支撐點匹配的校企契合點。一是擁國際視野,服務“一帶一路”,對接國際發展鏈;二是厚旅游基礎,對接旅游生態發展創新鏈;三是重酒店技能,對接酒店產業升級創新發展鏈;四是懷文化自信,對接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鏈。2018年11月,酒店管理專業通過驗收獲批“湖北省特色專業”,是對酒店管理專業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的認可,對專業在與“荷田大酒店”“萬豪國際集團”“湖北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等開展的“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雙導師”教學模式的認可。2019年6月,酒店管理專業獲批國家3年行動計劃骨干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群通過建設現代學徒制訂單班,校企共同實踐“螺旋上升式”酒店服務技能實訓體系,并將“螺旋上升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效果輻射到其他專業。
(三)設計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提高專業群主干課程水平
1.實訓室建設
開發多功能實訓室,專業群內各專業共建國際語音室、國際文化體驗室,提高實訓室的應用性。
2.共享教學資源
①各專業共享酒店管理專業的萬禮豪程線上教學資源,把商務英語、酒店英語口語應用能力作為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②以賽促教,各專業共同參與各種市級以上競賽,促進各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術技能和個性化發展。近年來,已獲得市級以上比賽三等獎以上10余項,很大程度上提升專業建設自信。
3.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和引進高素質“雙師型”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與企業共建培養基地,共建師資團隊,目前已有企業長期參與教學教師7名。
4.課程建設
①開展國家級郵輪資源庫建設,并以此作為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②建設優質專業核心課、教學課件;平臺模塊課特色教材;禮儀溝通、茶藝、酒店接待、餐飲服務等共享型教學資源庫。③已與企業共建若干“高級宴會服務師”“金質宴會服務師”課程模塊,形成題庫、考試模式和考試等級。把企業宴會師崗位特點和技術技能需求通過教學資源的各種模式傳輸給學生,使學生帶著真實的本領參加企業工作實踐。形成等級的不同影響薪酬高低,等級可以后續升級,促進了持續化服務產業能力提升,提高了人才適應性培養質量。
作者:王姣蓉 單位:武漢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