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

    1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與特色教學軟件研發情況

    1.1建設構架

    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主要按照學科模塊分類建設,包括醫學機能學、醫學形態學、病原生物學、細胞與分子醫學、虛擬生命博物館以及創新性特色虛擬仿真教學等六大模塊。每個模塊根據實驗教學目標再進行細分,建成了結構層次清晰、適于擴展和依次開發的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通過自主研發及與企業的合作研發,目前已建有虛擬實驗項目近300項,其中重點建設的原創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55項。這些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基本涵蓋了基礎醫學所有實驗教學內容,形成了與實驗課程對應、功能互補、內容拓展的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的優質教學資源應用于本科生的課內實驗教學、設計性實驗以及課外創新性科技項目的培育訓練。

    1.2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情況

    1.2.1醫學機能學模塊

    機能學虛擬仿真實驗模塊包括虛擬機能實驗教學系統、VBL-100醫學機能虛擬實驗室及虛擬標準化病人PBL教學系統。經過近十年的建設與完善,現有虛擬仿真實驗項目100多項,60余項實驗因素,自測題庫1300多題,已成為機能實驗學學習的重要輔助平臺。虛擬機能實驗教學系統利用生物仿真引擎、處理因素數據庫、3D技術等手段虛擬手術和模擬結果,包括實驗室漫游、藥品試劑、儀器與器械、手術操作、虛擬實驗、在線考核、課內外拓展等子模塊。VBL-100醫學機能虛擬實驗室含有30多個機能學實驗的全套虛擬仿真實驗,包括了生理、藥理、病生、人體等大量實驗內容,每個實驗場景設置了資料室、動物房、實驗準備室、模擬實驗室和考場等內容。虛擬標準化病人PBL教學系統利用網絡化教學平臺,將虛擬標準化病人的問診、查體、實驗檢查、病情判斷、機制分析等過程與問題為基礎的學習相結合。學生充當“準醫生”完成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判斷病情,并圍繞給出的問題就發病機制、可能的疾病表現、相關檢測方法等展開討論,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些機能學教學軟件的使用,補充了動物機能學所不能觀察到的部分病理生理變化現象,也拓展了在動物和人體不能實現的實驗項目。

    1.2.2醫學形態學模塊

    該模塊包括數字人解剖系統、全息三維解剖虛擬實驗教學系統和形態學數字切片系統三個部分。數字人解剖系統直觀顯示人體3D立體結構,可進行多維的解剖斷層學習,也可與真實的斷層標本進行比對學習,起到了虛實結合的作用;全息三維解剖虛擬實驗教學系統是借助于全息投影和3D立體成像技術完成的一種立體感極強的成像,全方位展現人體局部和特定器官的空間結構,可重復使用,避免人體標本資源的損耗;形態學數字切片系統擁有46個章節的虛擬仿真實驗,包含了數字切片910張,學生可在虛擬環境下,模擬顯微鏡的操作和觀察,完成虛擬圖片的教學過程,在倍率轉換、結構測量、地圖漫游和知識點標注等方面突破了顯微鏡本身的功能限制,學生可按章節系統對正常及病理組織結構進行比較,通過開展比對學習來提高學習效果。此外,還可實現正常與病理組織切片的自測與考試。

    1.2.3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模塊

    該模塊包括病原微生物學、免疫學、寄生蟲學三個子模塊,總計30多項實驗內容。細菌形態學實驗及人體寄生蟲病病原學檢測實驗項目采用虛擬實驗與真實實驗同時進行,而對于高危險性的病毒相關實驗和高成本動物模型相關實驗則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為主,如我校研發的血吸蟲感染誘導的免疫細胞反應等項目。通過該模塊的教學,可避免學生因使用高致病性病原體所帶來生物安全的危害、縮短病原體培養時間以及拓展成功率低、成本高的病原體感染動物模型綜合性實驗項目。

    1.2.4細胞與分子醫學模塊

    該模塊包括虛擬基本技能教學系統、虛擬綜合實驗教學系統、虛擬自主創新實驗操作系統三部分,近30個虛擬實驗項目。虛擬基本技能教學系統旨在完成模擬細胞培養、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等基本實驗技能訓練;虛擬綜合實驗教學系統通過模擬外源基因轉染細胞過程、模擬定量分析基因分型等實驗項目,達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基本實驗技能的目的;虛擬自主創新實驗操作系統通過調用虛擬化的儀器設備、實驗用品,自主設計可以解決一定科學問題的實驗項目,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該模塊解決了分子醫學實驗所涉及的高成本、高消耗和實驗周期長等問題。

    1.2.5虛擬生命博物館模塊

    目前,該模塊有2000多張數字化的正常人體標本、各期正常與異常胚胎標本、大體病理標本及致病性寄生蟲標本。通過中心網站開放共享,既方便校內外學生的瀏覽和學習,作為傳統實驗教學的拓展項目,也為中小學生、社會人士提供一個了解生命奧秘的科普平臺。

    1.3創新性特色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研發情況

    在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中,中心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內容的深度融合,重點研發適合實驗教學和能力培養需要的特色原創性虛擬仿真教學軟件。中心目前已自主研發了50多款原創性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包括高端綜合模擬人教學系統、基礎與臨床結合項目、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項目、探索性實驗項目、高端科研設備的虛擬化項目等五個子模塊的虛擬仿真實驗軟件。其中,前兩個子模塊的實驗軟件主要應用于傳統實驗教學,作為實體實驗的補充與拓展;后三個子模塊的實驗軟件主要應用于基礎醫學的設計性實驗以及大學生創新性科技項目的培育訓練。

    1.3.1高端綜合模擬人教學系統實驗項目

    2006年起,中心率先將高端綜合模擬人系統應用于臨床醫學等本科生的虛擬機能實驗與人體機能實驗學、麻醉生理學和麻醉藥理學實驗課程教學中,自主研發了21款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如綜合因素對肺通氣和肺換氣的影響-Ⅱ型呼吸衰竭、心臟因素對血壓的影響-甲亢并發高血壓和蛛網膜下腔麻醉對循環的影響等。以高端綜合模擬人(ECS)為載體,按照臨床病例-計算機編程語言-ECS演示其體征-動物實驗方式開展模擬與實操相結合的教學,讓學生早期接受臨床思維訓練。通過ECS演示臨床病例,學生從病情的演變過程獲取相關信息,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如何應用相關基礎知識解釋臨床現象以及疾病的發生機制。

    1.3.2基礎與臨床結合項目

    為了強化基礎與臨床的結合,讓學生了解基礎學科相關知識在臨床上的應用,培養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臨床思維能力。中心與附屬醫院聯合研發基礎與臨床結合的虛擬實驗項目5項,如開發椎間盤的解剖與臨床、溺水后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及搶救方法、高致病性病原體患者采樣及檢測、華支睪吸蟲病的檢測與防治等虛擬實驗軟件,作為拓展性特色項目應用于本科生實驗教學。

    1.3.3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原創性的虛擬實驗項目(見表2),并應用于設計性實驗教學以及大創項目培育訓練,既拓展學生視野,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性思維能力。如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診斷肝癌的甲胎蛋白酶標電泳測定法轉化為甲胎蛋白酶標電泳測定法虛擬實驗項目;將教育部獲獎成果-辛伐他汀抗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作用及機制轉化為辛伐他汀對抗H2O2所致的動脈內皮急性損傷虛擬實驗項目;此外,與我校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發的高致病性呼吸道病毒的采集和檢測、人禽流感病毒的檢測等項目,將重點學科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

    1.3.4探索性實驗項目

    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性思維能力,中心自主研發及合作研發多個探索性虛擬實驗項目,如基于AR的虛擬大學生創新實驗室虛擬仿真系統、大氣顆粒物對內皮細胞中炎癥因子表達影響、實驗動物的急救措施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和油酸型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與治療等,并將其應用于基礎醫學設計性實驗及大學生創新性科技項目的培育訓練。

    1.3.5高端科研設備的虛擬化項目

    為了解決實體實驗因實驗條件限制、學生不能接觸和操作高端科研儀器的問題,中心研發了膜片鉗虛擬實驗操作、液相芯片虛擬實驗操作、四腔離體組織槽虛擬實驗操作以及液相激光儀和紫外吸收儀虛擬實驗操作等,并將其作為拓展性實驗項目應用于大學生創新性科技項目的培育訓練。同時,也讓學生了解精密儀器工作原理及應用,開闊學生的科研視野。

    2優質教學資源及特色教學軟件的應用效果

    2.1優質教學資源的應用效果

    2.1.1校內應用效果

    2013年起,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整合各模塊虛擬仿真教學資源,通過自主研發或合作開發虛擬實驗項目,構建了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并于2015年被評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成的教學平臺網站面向學校全體學生、教師及附屬醫院醫生開放,該平臺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在校內任一地點登錄平臺網站。目前登錄訪問人數已達10萬多人次,廣大師生獲益良多。在實體實驗的基礎上,將平臺網站的優質虛擬實驗資源有效應用于臨床醫學本科生基礎醫學各課程的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鞏固提高,線上的虛擬仿真教學與線下實體實驗教學有機結合,致力于能力培養和提高實驗效果。實驗課前通過操作相關虛擬實驗,學習實驗原理及模擬操作過程,動手演練拓展性實驗項目,為實體實驗操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在實驗期間,學生可針對有些實體實驗難以觀察到的結構、給藥途徑以及操作的關鍵環節,通過演示相應的虛擬實驗,加深對這些難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而對于課內還未完全掌握的綜合性實驗,可通過課后的在線虛擬實驗教學模式,對相應的實驗進行鞏固提高,從而實現實操與虛擬實驗、線上與線下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這種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既拓展學習時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近五年來,學生獲得各類課外科研項目351項;開發創新性實驗項目500多項;公開116篇;獲得國家專利7項;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等學科大賽獎項100多項。

    2.1.2校外應用效果

    平臺網站的優質虛擬實驗資源,除了向學校師生開放共享外,還面向廣州地區12所高校實驗室開放共享建設單位的高校聯盟本科生開放共享,目前已有數千人次使用了這些優質虛擬實驗資源。此外,虛擬生命博物館也作為線上科普教育模塊,面向廣州地區中小學的科普共建單位開放共享。中小學生通過虛擬生命博物館在線了解人體結構、胚胎發育、寄生蟲病以及正常與異常器官變化,吸引中小學生熱愛醫學以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預防意識。線上科普教育受到學生的歡迎與肯定,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2.2特色教學軟件的應用效果

    2.2.1校內應用效果

    首先,將創新性特色教學軟件中的高端綜合模擬人教學系統、基礎與臨床結合項目應用于傳統實驗教學,作為實體實驗的補充與拓展。如將高端綜合模擬人系統的21款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應用本科生的機能實驗教學,既補充了動物機能學所不能觀察到的部分病理生理變化現象,也拓展了在動物和人體不能實現的實驗,同時,也讓學生盡早接觸臨床場景,有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其次,將科研成果轉化的實驗項目、探索性實驗項目應用于設計性實驗以及大學生創新性科技項目的培育訓練,既拓展學生視野,也啟迪學生開展大創項目選題以及進行設計性實驗,有利于創新意識和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2.2.2國內示范引領作用

    中心將自主研發的近20款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件通過夢之路公司銷售并轉化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江大學醫學院等20多所大學使用,目前應用情況良好,也受到使用高校的肯定,發揮了中心優質教學資源的示范引領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此外,中心研發的創新性特色教學軟件,在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聯席會主辦的全國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件的創意方案和成熟作品大賽中獲得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發揮了特色教學軟件在國內的示范引領作用。綜上,在基礎醫學實踐教學中,通過自主研發一批原創性的特色虛擬仿真實驗軟件,在此基礎上構建開放共享的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并依托該平臺將這些優質教學資源應用于本科生的實體實驗、設計性實驗以及創新性科技項目的培育訓練。這種虛擬實驗與實操相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創新了實驗教學模式,是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內容深度融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益嘗試。雖然這些特色虛擬仿真實驗軟件使用情況良好,也取得一定的育人成效,但如何更好地解決實體實驗與虛擬仿真實驗的深度融合,如何更好地發揮特色軟件助推學生開展設計性實驗與創新性科技項目,持續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還須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樊守艷,王繼浩.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現狀分析與展望[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2):88-89.

    作者:周麗芬 馬寧芳 章喜明 朱曉琴 李錦新 黃婉丹 戴建威 馬長玲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 日本成人在线看|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www亚洲成人|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成人性生话视频| www.国产成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欧美亚洲|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色成人t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漫画免费动漫y|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