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會計”移動教學實踐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職業教育信息化已成為促進職業教學創新和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課題。云班課是對教育信息化的具體運用模式,它為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和模式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開啟了職業教育創新改革的新時代。通過實驗對比的方法,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分析兩個授課實驗班級的情況,同時基于云班課平臺探索職業教育教學的創新思路和路徑,促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實現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以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會計職業能力。
關鍵詞:職業教育;云班課;“基礎會計
一、引言
在信息化、云數據、大計算、人工智能研究成為熱門領域的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3月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提到“要加快職業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云班課是一個云服務平臺,它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與手機應用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支持學生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將手機變成了學生的學習工具。
二、云班課的含義及優點
1.云班課的含義
云班課是指在網絡的環境下,利用移動的智能設備來開展即時的課堂內、外互動反饋教學的云服務平臺。教師可以在云班課的界面里,類似創建QQ群一樣來創建學科班課,每個班課產生一個邀請碼,學生在手機上安裝云班課App后,輸入邀請碼即可加入班課,自此教師就可以通過云平臺來管理班上的每一個學生了。云班課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基于移動交互式數字教材的教學互動支持。教師在平臺上的班課空間里,推送課程通知,上傳微課視頻、課件、文檔、圖片等教學資源,學生則通過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設備登陸平臺,接收學習資源,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在線提問討論,教師可以進行在線答疑。教師在數字教材資源中可標注出閱讀的要求和學習的重點,學生可以查看到教師的批注,也可以在同學之間分享筆記。如果將云班課和移動交互式的數字教材進行配套使用,教師還可以實現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跟蹤和學習成效評價,學期末可以得到每位學生的詳細學習評估報告。
2.云班課的優點
用云班課開展教學有幾個優勢,即易實現、易操作、低成本、高效率、強管理、重評價。(1)易實現。云班課的實現要求不高,任何移動設備或是PC機上,教師都可以管理自己的班課。如果教室沒有WiFi,可提前讓學生利用360Wi-Fi,在宿舍、圖書館、機房等地,把本節課堂上使用的資源提前下載到手機上,課堂互動要求的流量類似短信的流量消耗,3G或4G就可以。(2)易操作。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有面向移動體驗的專屬應用設計,也有PC機版的應用,操作界面也很簡單。教師的所有學習資源都能即時傳遞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上,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學習。(3)低成本。云班課App是免費的,不需要增加其他硬件設備。除App之外,還有一個在不斷完善的移動交互式數字教材書城作為支撐,其提供的大型題庫資源對廣大教師開放。(4)高效率。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課上課下所有時間。任何課堂課內或課外,平臺上都能開展諸如投票問卷、討論答疑、頭腦風暴、測試活動、作業布置等互動教學活動,以實現即刻反饋和即刻點評。(5)強管理。對于學校來說,學生課堂玩手機是一個很難管理的現象。有的學校采取“堵”的辦法,比如課前上交、家長學生簽保證書等方法,但終究不是好的辦法,如何變“堵”為“疏”,讓學生把手機變成學習工具,這需要激發學生利用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學生不用偷偷摸摸地把手機帶進課堂,而是正大光明地在移動端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效。(6)重評價。學生互評、助教評價、小組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并通過設置不同的權重,實現多維度過程性評價。基于云平臺的教學模式具有即時性、移動性、交互性、共享性、高效性等特點,實現課前預習,課上知識內化,關注完整深入的學習體驗,有利于學生在學業上獲得成就感。
三、云班課支持的“基礎會計”移動教學實踐
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將教學目標定義為“認知”到“理解”,進而“應用”。可以依據這三大目標來組織云班課的教學,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為開展實踐活動,選取了2018級2個會計班101名學生的“基礎會計”課程進行云班課平臺對比教學,期間采用項目引導、實踐案例分析,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問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選取的兩個班級在之前的學習過程當中,水平相差無幾,考證人數及之前的考試成績都不相上下,兩個班平時的到課率高,同學團結協作,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學習上互相幫助,學習風氣好,學習狀態和成績穩定,體現一種向上的朝氣,期末考試形式為全年級統一機考。
1.針對18級2班的同學保持常規的教學方法
(1)開篇解讀會計職業,創設場景,學習基礎理論之后,進行客觀題測試;(2)依次學習七個基本核算方法,重點梳理整個核算流程,反復練習,并形成一次大課,以開展班級競賽的形式進行檢驗,將整門課程的題庫發放給學生們練習;(3)最后的學習目的在于能力提升,會開展幾個專題提升項目。
2.在18級1班創建“基礎會計”云班課
(1)提示學生下載“藍墨云班課”App,告知班課號。學生加入后開始積累經驗值。(2)上傳課件資源。將所有章節的課前學習的資源如課前學習任務單、課件、PDF或Word文檔資料序時上傳,滿足學生課后學習的要求,同時提供相關知識資料及前沿信息,讓學生們在動態的學習上迅速成長。學生通過手機在班課中查看學習資源,教師上課前通過班課查看學生的預習情況,對不能及時完成的學生推送提醒。(3)開展投票問卷。“(多選)請選擇你喜歡的基礎會計學習方式()。A.講授B.課上練習C.隨堂測試D.課后習題”50名學生中有74%選擇了A.講授,66%選擇了B.課上練習,22%選擇D.課后習題,20%選擇了C.隨堂測試。所以,學生們不太喜歡隨堂測試,感覺有壓力,比較喜歡課上消化,課后鞏固。根據這一特點,教師設計了課上實務講解,分組演練,課后上傳思維導圖等方式,減輕學生的課上焦慮,更有針對性地準備課堂活動的設計。(4)上傳視頻資源。對于重點和難點問題,如交互分配法、約當產量法等學習內容,提醒學生課前提前學習教學視頻(音頻),課堂再講解,課下作業時仍然可以復習視頻,反復體會,提升學習效果。(5)分享總結。由于“基礎會計”這門課程要學習的專門核算方法有七種,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架構。所以,云班課平臺上創建了兩項活動:“方法的特點、適用范圍對比”的歸納總結檢驗及“制造費用計算公式圖解”的演繹檢驗等,培養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學習方法的能力。這些設計,考驗了學生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并積累經驗的能力。(6)考試作業。開展課后測試,學生可以反復練習,以最后一次分數為準,最后學生的準確率和速度在不斷地被刷新,課后測試變成了一項游戲,大家沉迷其中,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原來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同學竟然也能進入到排行榜的前三位。(7)線上答疑。學生們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在討論區討論,也可讓老師進行解答,比如,統一機考題庫中出現的有疑問的題目,公眾平臺或關注的微博平臺上出現的與學習相關的新知識,學生們會截圖上傳提問,大家共同學習。運用云班課上的資源,教師不必對概念反復解釋,學生課上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跟老師溝通,課下可以查閱課上的核心知識點,這促使老師們不斷更新知識,是一種良性循環。
四、實施云班課教學效果及影響對比
在云班課平臺教學的過程中,實施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把重心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做教學設計的時候,既要關注自己要“怎樣教”,還要關注學生要“怎樣學”。云平臺上的云服務功能可以實現學生對學習行為的軌跡化管理,為他們提供個性化學習。學生在云班課平臺上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資源、參與討論、測試、完成作業和獲得點贊來獲得成長值,平臺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賦予相應的經驗值,按一定的權重折合計入學生的期末總評,這種形成性評價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記錄,而不是平時測驗成績的累加,是一個動態立體的發展性評價體系。筆者通過在1班采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教學及練習的方式、在2班采用普通課堂教學,課后提供練習題庫練習的方式,進行學習效果、學生滿意度、教師滿意度、學習資源可獲得、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對比,以期得到客觀的結果。
1.學生學習效果及師生滿意度
期末考試全年級18各班級統一機考,分數普遍不高,85分以上視為優秀。2018級(1)班成績分析表(實施云班課):2018級(2)班成績分析表(未實施云班課):對比來看,1班良好學生的占比40%比2班的9.8%要高出許多,這跟班級的學習風氣有一定的關系。因為進入到高年級,部分學生學習開始出現懈怠,如果沒有較強的刺激方式,學生學習情緒會出現低迷狀態。2班有個別同學無心向學,出勤情況不佳。班級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其中大部分同學表現比較好,學習狀態和成績穩定。2018級1班的學生對于云班課比較肯定,覺得它能刺激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能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將考勤簽到、完成作業,線上線下互動都充分融入考評系統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學習策略,進而提高學習效率與效果。
2.學習資源獲取途徑及成本效益
移動終端的迅猛發展為課堂帶來了驚喜和便利。隨著教育與信息技術發展的深度融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主流,為此,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應用也顯得迫在眉睫。課程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標準化資源(如授課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等)、基本資源(如微課、數字教材、教學任務單、教案、PPT、圖片、教學日志等)和拓展資源(如視頻、學習交流平臺、在線考試等)三類,在這三類教學資源中,數據的共享化、操作的簡單化、能力的綜合化是要把握的關鍵。如果僅僅利用課上的時間來播放視頻和分享各種鏈接,會耽誤時間,而課下的時間學生就能充分利用起來,本來也就是“低頭族”的趨勢,為何不“低”得有價值些呢?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云班課更能節省教師資源,課程設置會更靈活。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從“教學生知識”到“教學生學習”,有利于學生在行業更良性地進行發展。
五、云班課支持移動教學的建議
1.建議簽到和課堂互動時教師能走到學生中去
教師使用云班課時,可以拿著手機走到學生中間,防止學生拿兩個手機替別的學生簽到。因為教師平時都站在講臺上,和大家現場互動時,最好能深入學生當中,實時了解情況,及時公布反饋信息,同時要及時結束活動,讓學生及時了解互動結果,產生激勵作用。
2.建議先在課下互動,后在課堂互動
對一些利用手機來開展課堂互動信心不足的老師,可以先在課下使用,所有資源、活動、通知都會實時通知學生參加。等老師、學生稍微熟悉后,再在課堂上應用,就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3.把握住教材、考核、班風三個關鍵點
(1)教材的選用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的講解,容易實現教學目標;(2)課程考核方式合理,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3)一個班級的班風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才過程。
六、結語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紀發展的必然趨勢,云班課教學平臺的開發,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在線學習與學校的課堂教學無縫對接,為實現科學的評價體系提供了可能。當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難免還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有待于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不斷研究與完善。
參考文獻:
[2]佘顏,吳霞,陳麗.移動學習模式在高等中醫院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25):127-128.
[3]趙麗梅.“藍墨云班課”在高職院校“兩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35-37.
[4]繆啟軍.“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實踐[J].財會月刊,2017(33):78-83.
作者:萬依云 單位:瓊臺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