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發展的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的現狀,分析了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工作面臨的問題,認為在信息化時代傳統海洋經濟統計必須不斷變革才能適應時展,為此在海洋經濟信息資源整合與管理、海洋經濟信息的標準規范、海洋經濟信息的安全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
一、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的發展現狀
我國海洋經濟統計工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那時的統計工作主要由人工來完成。進入21世紀后,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的軟硬件設備都得到了升級和更新,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化程度明顯提高。“十一五”期間,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化標準的建立和研究、海洋經濟統計數據處理系統的應用和推廣、海洋經濟統計數據庫和基礎數據平臺的建立等,使得海洋經濟統計工作得到了全面發展。
(一)建立了海洋經濟統計數據庫體系
1原始數據庫將不同信息源、不同載體的歷史海洋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結合歷年海洋經濟統計取得的數據,形成統一的、標準的原始數據庫,支撐海洋經濟統計數據庫體系的建設和應用。原始數據庫主要包括:海洋經濟歷史資料數據庫、海洋經濟專項調查數據庫、海洋資源現狀數據庫、沿海社會經濟數據庫和海洋經濟規劃建設情況信息庫等。2基礎數據庫建立基礎數據庫為其他數據庫提供技術性支撐,為海洋經濟統計的分析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包括涉海基本單位名錄庫、主要海洋產品名錄庫、海洋功能區劃數據庫、涉海法律法規數據庫、海洋統計調查項目管理數據庫、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庫和海洋資源環境背景信息庫等。3主題數據庫將原始數據、基礎數據和綜合數據進行加工和分類,形成主題數據庫,以便進一步的數據查詢和數據分析。主題數據庫主要分為分產業主題數據庫和分地區主題數據庫。分產業主題數據庫是依據海洋產業來劃分的數據庫,包括主要海洋產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和服務、海洋相關產業等主題數據庫。分地區主題數據庫是按照我國各區域主要經濟指標來建立的主題數據庫,包括各地區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各地區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各地區人均海洋生產總值等。4應用數據庫應用數據庫是在原始數據、基礎數據、主題數據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整理形成綜合指標,建立滿足公眾需求和政府決策的數據庫。主要包括:公報、分析報告、政策建議等海洋經濟信息共享和公共數據庫。
(二)建立了海洋經濟統計的業務化運行系統
1數據采集、傳輸、審核和處理系統統計數據采集、傳輸、審核和處理系統是海洋經濟統計業務的核心應用系統之一。統計數據采集、傳輸、審核和處理系統是采用統一的應用軟件,實現各沿海省市數據的網上錄入、報送、編輯、審核、匯總、分類和管理,以確保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的業務化運行。2海洋經濟統計分析系統基于海洋經濟統計數據庫,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數據挖掘等常規統計分析方法,建立多種統計分析系統,對采集到的海洋經濟統計數據進行多角度、多目標、深層次的對比、分析、加工,對海洋經濟發展和運行趨勢做出正確分析和預測,為海洋經濟管理決策提供依據,針對熱點問題編寫專題統計分析報告。
(三)健全了海洋經濟統計信息的公開化體系
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信息除了保密信息外,其他不涉密海洋經濟統計數據已通過多種形式面向社會,為公眾所知、所用。這些海洋經濟基礎信息、公益性信息資源已通過互聯網,被社會共享。每一個從事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的單位都有門戶網站,每一個門戶網站都包括機構新聞、工作動態、信息公開等欄目,海洋經濟統計數據通過互聯網實現社會化。
二、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存在的問題
海洋經濟統計是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管理是對海洋經濟信息資源進行采集、傳輸、存儲、檢索、應用、分析、運算和管理,滿足用戶對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使用和對信息資源分析結論的運用。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海洋經濟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因此,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管理尤為重要。但是,目前我國海洋經濟信息統計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直接影響著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管理。
(一)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缺乏規劃與協調
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包括地理遙感、海島管理、海洋防災減災、環境保護、海洋經濟與規劃、海洋科技、海洋執法等多方面內容,信息資源流動與共享需求迫切。目前,國家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主管部門來統籌管理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化工作,也缺少高層次的海洋經濟統計信息管理體制,各部門之間協調困難,很難從全局上統籌規劃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無法實現海洋經濟統計數據的高速流通和合理運用。
(二)海洋經濟統計工作存在信息資源浪費現象
隨著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類海洋經濟信息系統和業務平臺不斷建立,如國家海洋局建設了海域動態監視監測專網、海島管理系統、908數字海洋傳輸網絡等,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系統和業務平臺都是孤立的,各專線和系統仍沒有實現整合,各系統數據之間無法實現共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三)海洋經濟統計工作存在信息安全隱患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信息安全問題愈發嚴重,數據信息對網絡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網絡安全隱患包括數據因各種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無法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中斷,計算機犯罪,病毒傳播。這些安全隱患直接影響海洋信息統計的發展。
三、信息化時代海洋經濟統計的發展策略
(一)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升海洋經濟統計水平
1 運用網絡技術,實現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化在信息化浪潮下,把網絡技術應用于統計工作領域,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統計信息資源,改造傳統的統計工作模式,提高統計工作效率,促進統計信息的共享,以實現標準的統計信息標準、規范的統計報表體系和高效的統計業務流程。隨著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海洋經濟統計工作正在努力朝著規范化、網絡化和信息共享方向推進,實現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化。2 運用現代通訊技術,提高信息存取效率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海洋經濟統計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存儲、,從而提高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的時效性。海洋經濟統計信息化的核心是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統計信息生產流程,其手段是計算機網絡硬件、系統平臺、數據庫平臺、通用軟件和應用軟件等,其基礎是海洋經濟統計管理和運行模式[1]159。
(二)加強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整合
信息資源是生產及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信息的總稱[2]。與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相比,信息資源能夠重復使用,它的價值在使用中得到體現。而且信息資源具有整合性,人們對其檢索和利用,不受時間、空間、語言、地域和行業的制約。信息資源具有流動性、共享性。海洋經濟信息資源涵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質、海洋遙感、海洋物理、海洋環境等多個領域,來源多樣、格式繁雜。從用戶角度看,可分為面向科研的海洋信息(基礎數據、產品數據)、面向公眾的海洋信息(預報產品數據、生態環境數據、基礎地理數據等)和有償使用數據(原始調查數據、二次產品數據和監測數據)等[3]。海洋經濟信息資源是海洋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基礎,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之一[4]。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科學整合、全面共享、合理利用是實現海洋經濟快速增長、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海洋經濟建設過程中,及時準確地獲取海洋經濟數據,為海洋經濟發展決策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是十分緊迫而必要的。在整合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基礎上,以海洋經濟信息資源標準規范為保障,加強安全體系建設,逐步實現系統與數據的整合與共享,實現海洋經濟統計數據的高速流通和合理運用。
(三)實現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共享
1 建立海洋經濟信息共享機制互聯網的高速發展,XML、GML、云計算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實現和推動了海洋經濟數據和信息資源的交換和共享。隨著海洋經濟信息共享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內容越來越豐富,各國政府、組織、科研機構制定了各自的信息共享標準、規范、管理技術和安全體系等。不同的標準規范給信息數據共享和流動帶來了麻煩,降低了數據交換的效率,無法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現階段,對于如何獲取、使用、管理海洋經濟信息,海洋經濟信息的所有權歸屬和保護,我國仍缺乏明確規定,因此,急需建立海洋經濟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一是制定針對海洋信息數據的法律法規或規章制度,明確海洋基礎數據信息屬于國家所有,非調查機構或私人所有,保證海洋基礎信息流動渠道暢通,實現信息共享;二是設置專門的組織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海洋經濟信息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類海洋數據庫,建設數據各級節點和主干網,最終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建立起自上而下的信息共享各級節點,實現海洋經濟信息的快速流動和全面共享。2建設海洋經濟信息共享平臺海洋經濟信息包括地理遙感、海島管理、海洋防災減災、環境保護、海洋經濟與規劃、海洋科技、海洋執法等多方面內容,信息來源多樣、數據復雜,數據查找耗時又費力。因此要推進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共享,就要先從整合著手,整合各項專項調查數據、歷史數據,通過綜合集成平臺建設,建立多學科、多專業、多用途、綜合性的海洋經濟信息共享平臺,從而實現海洋經濟信息的整合與共享,為海洋經濟信息的快速流動和全面共享提供技術支撐。
(四)完善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標準規范
目前我國現有海洋信息標準規范主要包括數據標準化處理、數據庫建設、數據交換、產品制作、信息系統建設等,仍缺少海洋信息采集、傳輸、存儲、檢索、應用、分析、運算、管理等相關標準規范。對現有相關海洋信息標準規范進一步整合,研究制定海洋信息傳輸和存儲的相關標準規范,按照基礎標準、管理標準、共享標準、網絡標準、應用標準、安全標準等內容,構建和完善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標準體系,并且要滿足各種海洋信息資源標準化需求。如:海洋原始數據和各項目數據內容豐富,格式多樣,不同的系統和平臺無法導入相應的數據,兼容性差;不同的測量儀器和設備獲取的數據標準、數據質量和預處理方法不同;不同的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用戶需求存在差異等。要通過系統科學的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科學性、層次性、結構性的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標準體系。
(五)建立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安全體系
海洋調查和監測數據不僅是我國寶貴的信息產品和資源,更涉及到國家海洋領土安全,因此在共享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同時,必須建立海洋經濟信息資源的安全體系,來保障海洋經濟信息安全。海洋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由策略、防護、檢測和響應組成的完整安全體系,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信息不受諸多威脅的侵犯,確保連續性,將損失和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5]。海洋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的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安全、應用系統安全、網絡接入安全、網絡傳輸安全。計算機系統安全的實現主要包括實現多級的訪問控制,對網絡中不同的資源進行不同程度的防護強度和不同的訪問控制力度;建立身份認證和授權系統,采用口令、雙中心(證書認證中心、密鑰管理中心)、雙證書(加密證書、簽名證書)等認證方式來實現身份認證和授權。應用系統安全的實現包括建立應用系統網絡全方位的病毒防范體系;建立業務系統和數據的備份系統。網絡接入安全要采用防火墻和安全隔離系統做好網絡接入的保護和隔離,防止非法訪問;采用漏洞掃描系統,及時修補系統漏洞。網絡傳輸安全要加強對網絡傳輸數據的加密保護。
參考文獻:
[1]何廣順.海洋經濟統計方法與實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2]文庭孝,陳能華.信息資源共享及其社會協調機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3):78-81.
[3]張峰,金繼業,石綏祥.我國數字海洋信息基礎框架建設進展[J].海洋信息,2012(1):1-16.
[4]林紹花.制定海洋信息化規劃,加快海洋信息化發展[J].海洋信息,2007(1):2-5.
[5]劉豐,韓偉.海洋信息系統的安全問題與對策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2(7):60-64.
作者:王敏菁 單位:連云港市海域使用動態保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