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網絡亦是意識斗爭的前沿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有利于奪取網絡意識斗爭的勝利,有利于維護網絡意識安全,有利于推進網絡文化持久繁榮和發展。新時代我國高校網絡文化建設面臨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主旋律宣傳不足、平臺內容缺乏創新、欠缺科學長遠規劃等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就是要將其融入到校園網絡制度的完善之中,融入到到校園網絡文化內容的豐富之中,以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文化;高等院校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人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國夢的踐行者與傳承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理想的實現離不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指導與引領。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轉型矛盾日益突顯。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疫情籠罩下多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政治局勢動蕩不安,逆全球化,各種主流、非主流的思潮相互碰撞,多元文化激蕩共存。就青年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重要時期,此時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的關鍵節點,某些不良思潮和扭曲的價值觀念的侵襲極易對青年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產生消極影響,甚至造成其價值觀念扭曲、信仰崩塌,阻礙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高等院校正是培育和引領青年人成長成才的搖籃。黨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保持清醒、堅定的信念,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堅定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理想信仰,外化為行為準則,幫助廣大青年學子筑牢人生發展的新航道。
2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網路文化建設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中越來越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網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固有習慣,對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以說“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校園網絡文化亦是建立在互聯網發展基礎上,依托于校園網絡媒介講述校園心聲、呈現校園故事、傳播校園文化,其發展不可避免地經受著互聯網自身發展所面臨的沖擊和挑戰。如何化解高校網絡文化良性發展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是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任務艱巨。從總體上看,我國高校的網絡文化建設展現出積極健康和豐富多彩的趨勢,在營建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大地提升了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意志品質。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高校網絡文化的良性發展仍面臨挑戰。部分高校在網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主旋律宣傳不足、平臺內容缺乏創新、欠缺科學長遠規劃等現象。
2.1網絡監督管控機制有待完善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特別是新媒體已經成為青年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來源和媒介。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傳播媒介的多元性使學校對于學生網絡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存在一定困難,且部分學校尚未出臺明確的師生網絡行為守則,亦沒有完善的網絡監督管控機制為網絡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對于網絡內容審查、輿情監督和引導、應急事件處置等問題缺乏理論化、系統化的制度保障體系。
2.2網絡平臺定位模糊導致主旋律宣傳不夠突出
一方面,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網絡文化呈現出一種“泛娛樂化”的發展趨勢。這種“娛樂至上”的觀念促使個別媒介為了博人眼球、吸引大眾目光在“發聲”之時只重娛樂、獵奇,而缺乏對事件本質的理性剖析和價值引導,實則是對傳統價值觀的消解,對主流意識的吞噬,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的阻礙。校園文化有其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一面,高校網絡文化也洋溢著青春氣息。在網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部分校園網絡平臺在極力抓住學生“興趣點”的的同時忽視了自身作為意識宣傳陣地的定位,只靠低層次宣傳來迎合學生,主旋律宣傳不足,缺乏高等學府的理論深度和文化內涵,同樣面臨著“泛娛樂化”的沖擊和挑戰。另一方面,互聯網為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著一系列不穩定因素和不確定風險。網絡中存在大量不可控的信息來源,這些信息中往往隱藏著錯誤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思潮,青年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重,但自身思想、理性、情感尚不成熟,易于盲目、從眾和非理性地成為社會負面情緒和錯誤價值觀念的推動者。這些現象對青年學子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及其不理,同時也制約主流意識的傳播。此時,需要高校網絡平臺肩負起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重任,旗幟鮮明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涉世未深、閱歷尚淺的青年學生加以正確的價值引導。
2.3網絡平臺內容缺乏創新和亮點
網絡平臺的內容凝結著網絡平臺的文化價值,也是網絡平臺與使用者的直接對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卻是許多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一方面,平臺內容缺少亮點,難以吸引師生關注,極大地削弱了文化影響力。通過調研發現,由于高校機構眾多、各自為政,導致校園網絡平臺眾多,同質化問題嚴重,平臺水準參差不齊;同時,由于專業運營人員不足等原因,部分高校網絡平臺存在更新嚴重滯后、形式過于單一、內容缺乏新意等問題。這些情況最終導致了部分校園網絡平臺使得利用率較低,在師生中難以形成影響力,更加無法發揮網絡文化傳播的作用。另一方面,優秀內容的推廣與宣傳力度不足,令宣傳效果大打折扣。通過調研發現,部分高校對于網絡資源和平臺功能的挖掘力度不足,尚局限于信息、網絡投票等基礎功能,對優秀網絡文化內容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不足,互動性有限,這也造成了師生對于各類校園網絡文化活動的參與度不足、積極性不高,更難以樹立網絡文化品牌建設的主人翁意識。
2.4網絡文化建設缺乏長遠科學規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新的歷史方位。今天,我們更加接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中不斷前進,文化強國、網絡強國的實現不能缺少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身影。部分高校存在“一活動一平臺”、“活動停平臺挺”的現象,只追求短期效果,造成網絡資源的極大浪費,師生忙于輾轉各平臺缺乏人文關懷和文化認同。這些現象亟待被長期、科學的網絡文化建設規劃所終止。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路徑
3.1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網絡制度的完善之中
首先,建立健全網絡運行監督管理機制和行為準則。學校各級黨委應發揮其網絡文化建設的領導職能,鼓勵各部門協調合作,建立完善的輿情監督和引導、應急事件處置機制,以維護校園網絡安全。其次,培養師生的主人翁意識,特別是青年學生的身份認同,倡導校園網絡共管、共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事關青少年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問題,必須從學校抓起,高等學府更要責無旁貸。學生是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主體,高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引導學生認清自身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實現身份認同,建立責任感和榮譽感,自覺維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校園文化。從教學管理制度到網絡行為守則,從團學工作到網絡宣傳,從線下活動到線上互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將其基本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之中,讓師生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實現“日用而不知”。
3.2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網絡文化內容的豐富之中
學生和教師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前,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總體上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有高度的民族責任感與自豪感,有理想有抱負,主流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但個別學生由于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而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想和腐朽觀念的影響,形成“金錢至上”“個體本位”等價值取向,理想信念淡化、價值觀念功利化。還有部分學生雖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對待社會中的不良現象卻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者在遇到現實問題時難以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學生輔導員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既有利于與青年學生溝通交流,亦有利于充分運用網略空間、強化輿論引導。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以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為核心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鼓勵其開設微博、微信等,利用新媒體平臺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短視頻等形式開展社會熱點問題的網絡快評,豐富網絡互動,敢于和各種歪風邪氣正面較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其次,可以通過網絡主體教育活動、知識競賽、讀書分享、才藝展示等活動引導師生沉浸式體驗,參與打造網絡文化精品活動,在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實現校園文化弘揚和傳承。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需要結合自身文化特色,深挖文化內涵、精神氣質,探索個性化的校園文化,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實踐依托,以校園網絡為媒介載體,激發廣大師生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動力,增強校園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親和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劉友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9(27):12.
[3]顧永惠.高職院校校園網絡文化陣地建設困境與路徑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20(6):12.
作者:劉友芳 單位: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