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化學的綠色化學教育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03年高中化學新課標指出,要培養能夠適應新世紀科技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高素質人才,以此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科學、技術以及社會之間的聯系,從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綠色化學貫穿于整個人類活動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全過程,化學家們在研究化學之前,應該先與環境交朋友,他們在研究環境和環保問題時,綠色化學應運而生.綠色化學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在資源節約、污染防治、人類健康保障和安全方面.早在1996年,美國就設定了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日本也相繼啟動了新陽光計劃,將綠色化學的環境無害制造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從而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從以上這些實例我們可以看出,綠色化學不但是企業家與學術專家的話題,而且政府部門也越來越關注它的研究與開發.推行綠色化學對我國的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來說,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獲得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作為新世紀的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中,一定要將綠色化學的新概念、新思想以及新要求灌輸給廣大高中生,這是非常必要而且很有價值的.
一、課堂滲透的強化
教師應將化學課本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在高中化學課本中,涉及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特別多,因此化學教師應合理有度地參照有關知識對學生進行滲透.從化學層面的角度入手,給學生認真講解污染的形成及其潛在的后果,使學生對污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知道如何保護環境.化學知識來源于日常生活,又為現實生活服務,與社會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從日常生活入手,對學生合理有效地進行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現在的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材,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有關綠色化學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涉及有關綠色化學的知識,給學生灌輸綠色化學的思想.例如,教師在講解“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及一些關于新能量、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問題;在講解“鹵素”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及用氯氣來進行自來水消毒的好處和壞處、氟利昂對臭氧層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教師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如何應用化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用綠色化學方面的知識來保護環境.
二、多媒體的有效利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并且在不同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為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期待.因此,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在向學生滲透綠色化學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那些具有重污染、強毒性的化學實驗,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僅會對實驗者造成危害,同時還會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因此通常不會進行手動實驗.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直觀演示,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種實驗模式既不會產生污染,又能讓學生清楚地觀察實驗現象,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技術來放大那些時間短暫不易觀察的實驗現象,讓學生反復進行觀察,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氯氣的化學性質時,由于氯氣極具毒性,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直觀演示,并向學生強調,一般的居住環境中氯氣不能超過的含量.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就曾用氯氣來襲擊對方,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呼吁停止使用化學武器.
三、基于教材與生活實際的綠色理念的滲透
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課本知識,將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在高中化學教材中,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知識有很多,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課本知識,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學生的大腦中,讓他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教師應從化學的角度,給學生講解污染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的原理,讓學生認識到污染的源頭,從而制定出解決和防護的措施.眾所周知,化學原理源于生活,而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又需要利用相關的化學知識來解決.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地引入一些基于實際生活的教學案例,培養學生將化學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的能力,以此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學生都能形成綠色化學的意識.綠色化學已經融入到了現行的化學教材中,滲透在化學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為了使祖國的天空更加湛藍,使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變得更加美好,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去培養新一代,使他們更加具有綠色環保意識.
作者:羅梅鳳 單位:江西興國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