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文化傳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人們對環境藝術設計的認識和要求在逐漸提升,對生態性、文化性的原創設計越來越重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設計師在學習、借鑒和復制國外設計樣式的基礎上,在嘗試古典、近現代的環境裝飾風格之后,出于對生存環境急劇變化的反思,開始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創新設計探索。一時間,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研究、挖掘,重新勾起人們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和熱愛,對環境空間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的探尋,成為環境藝術設計創新的重要因素和選項,中西合璧、古今混搭的設計風格成為許多設計師嘗試創新的手段。對地域特色和傳統文脈在現代條件下的傳承和運用,成為人們對現代環境的期盼和要求,也是設計師獲得環境空間創新的途徑之一。按其內容和運用方式,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仿制應用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對傳統藝術文化的仿制運用相當普遍,比較典型的是在文化產業開發旗幟下的旅游熱點建設和各類冠于文化地標的地產項目。這些建設項目大部分依托原有遺址或傳世建筑進行擴建、重建,其建筑和環境的營造是對傳統建筑及其視覺元素的復制或仿制,比如云南的大理古城、麗江古城,湘西的鳳凰古鎮,山西的平遙古城等,為了保護古城風貌,新增建筑與老建筑在形態、結構、材料上追求一致,以便能夠融于老城的環境氛圍。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復制運用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傳統文化的形式規律和構成。比如建筑,傳統的建筑形制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對其仿制應用必須對造型、結構、材料以及規劃布局等方面進行詳細的了解,弄清其工藝流程和建構方法。建筑環境的仿制同樣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研究,空間結構、家具樣式、陳設布局、色彩搭配都是構成室內環境的重要環節。仿制設計因為直接復制運用傳統的視覺符號和視覺語言,因此風格上較容易融入遺存的傳統建筑語境之中。但是,由于仿制運用重在復制,這種仿制運用只適合于特殊環境的營造,比如古建筑環境的維護與改造,以及主題性環境設計。在這一類環境藝術設計運用中,其設計的任務就是創造氣氛,營造的環境觀賞性多于實用性,沒有時代特色且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是脫離的,如同演出用的布景道具。如果現實環境中出現大量的仿制建筑或者仿制空間,會讓人有“贗品”的感覺,沒有真實感,因此難以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
二、裝飾應用
環境藝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裝飾運用,主要是提煉典型的視覺符號作為環境空間的裝飾元素,多集中在具有傳統文化訴求的店面設計或餐館、茶室、酒店等室內環境設計,目的是使室內環境具有某種傳統文化特色。通常的做法是,運用一些典型的傳統紋樣或文化視覺符號對室內六個界面進行裝飾設計。這種以裝飾為目的的設計常常流于形式,用于裝飾的視覺元素大都為圖案、工藝品、古建筑構件或藝術品。對傳統元素的裝飾運用比較容易使空間環境富有特色,但往往只是流于表象。裝飾設計往往為了強調視覺沖擊力,會強調視覺元素的特點,會對裝飾元素進行改良,把一些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視覺元素進行混搭構成,加強視覺沖擊力以形成特色。對傳統文化的裝飾應用是當下環境藝術設計中較為普遍的手法,目的是使空間環境具有某種傳統文化特征,需要設計師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分析和挑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傳統視覺符號系統或視覺語言,并利用這些視覺符號對室內空間界面展開針對性的裝飾研究,最終設計出具有傳統特色的裝飾方案。通常是利用手工藝品、雕刻(塑)、傳統紋樣、紡織工藝品、服裝、圖騰用品等傳統視覺元素,對界面進行裝飾設計,來達到營造傳統文化氛圍的目的。由于裝飾設計重在視覺效果,典型的傳統視覺元素通常會被突出或夸張運用,其色彩、造型和材質也是重要的視覺元素,運用得當會出現很好的效果。近年來各地出現的室內設計案例中有許多是重在裝飾的,但是有很多案例設計只是簡單地運用符號進行堆砌,只要感覺是中國的傳統元素都拿來用,不講規矩章法,沒有主次地胡亂拼湊、混搭、張冠李戴,用來裝飾的物件缺乏細節,工藝粗糙致使整個室內空間環境不夠嚴謹,缺乏統一性,有拼湊之感。
三、解構應用
環境藝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解構運用是創新設計重要的方法。這種探索既考慮了對文化的傳承又兼顧了設計的現代性,是值得推廣的一種創新設計方法。比如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新館、王澍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環境設計。它們都是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既有時代性又凸顯了地域文化的特點。對傳統文化的解構運用,首先是“破”而后是“立”,是室內設計對傳統文化的一種革新性的繼承方式。它是建立在現代生活基礎上的文化傳承,具有創新性,與仿制運用和裝飾運用有著根本的區別。解構運用是對傳統元素有選擇的繼承、改造和創新使用,通過對傳統造型、色彩、材質等視覺元素的分析,認識或掌握構成傳統文化語境中視覺元素的要點和特色,并分別對傳統物象的形、色、質進行解構,在現代材料或工藝技術條件下對其構成因素進行研究、分析,概括或提煉出構成傳統文化的視覺符號系統,并通過選擇、提煉、重構等方法推導出具有典型傳統文化特征的新的視覺符號系統和組合方法,以此來塑造新的視覺語境,達到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的設計目的。以上三種針對傳統性和地域性文化的運用方式,各具形態、各有特點,筆者認為無論哪一種方法,只要運用恰當,都會給空間環境帶來特殊的文化氛圍和完全不同的感觀效果。
作者:楊曉翔 單位:云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