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藝術文明的建設,環境藝術設計就是要通過專業化的藝術手段和豐富的想象力完成園林、景觀、建筑等要素的規劃。在培養此類學科人才時,教師要緊貼市場的需求變化,積極完成教學改革,以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市場需求
一、市場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具體表現,在市場經濟的刺激下,人們對環境功能實現、生態保護、藝術美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需要掌握更全面,更科學的環境藝術設計手段。為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要考慮市場運行現狀以及發展趨勢,積極正確地完成教學改革。一些比較落后的教育機構和教育體系,其教學內容遲遲得不到有效更新,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遠遠達不到當前的市場需求,且教師們比較注重完成自身教學任務,并不能靈活地運用教學大綱的要求向學生傳遞真實的工程案例,學生的藝術領悟能力也不能獲得更高層次的熏陶,最終造成了無論是從專業設計能力還是藝術創新能力都與市場需求相去甚遠的情況。鑒于此,我們就應以市場動向為指導,正確地推動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改革,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質量提升路徑。
二、在市場需求指導下,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改革內容
2.1豐富和調整教學內容
市場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動態調整,以使教學內容對學生、對社會來說更有價值。教學內容的豐富與調整離不開教育工作者對市場需求的透徹分析,通過不同社會狀況的具體要求把握好教學內容改革的方向,以增添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調整改善比較陳腐的教學內容為主要手段,對脫離市場實際需求的內容酌情予以摒棄,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現代化。除此之外,教學內容不應該只是理論知識的傳遞,還需要通過生動的實踐案例幫助學生了解社會,更好地體會環境藝術設計的具體應用,這樣既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增添一絲趣味,又會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本專業未來在社會上的發展動向,進而確保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藝術的熏陶更加具有針對性。通過教學內容與市場的有效搭接,將會使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更加豐富而實用,便于提升教學效果。
2.2組建科學的教學體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既包含了素描、色彩、制圖等美術課程,又需要學習工程制圖、園林設計、空間設計、計算機知識等多種類學科,在學習各項專業課程的過程中,學生要逐漸提高自己對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政治因素等的認識程度,教師們也需要更好地融合多元化的知識,組建科學的教學體系,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各類學科之間的聯系。此外,學校還要將實踐活動列入到教學體系當中,利用與社會中一些建筑、園林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參觀實習的平臺,而學生則可以通過實踐學習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充分接觸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市場情況。最終通過科學的教學體系使學生真正獲得素質能力的全面提高。
2.3教學改革與地域特色的融合
市場文化的展現與地域、民族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和對藝術審美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向學生介紹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或民族藝術風格,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并尊重各地的不同藝術特色,這有利于運用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為當地的建設提供更加契合的設計思路。例如在南方地域的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可以加入園林設計的相關元素,在中原地區的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體現一馬平川的地域性特征以及悠久的中原歷史文化。教師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多項知識的理解,并使學生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能有效結合地域以及市場的發展需要來進行相關的設計。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更好的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教師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對市場發展現狀進行充分研究,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以此來為學生傳遞更有價值的環境藝術設計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姍.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革分析[J].時代報告.2018(09)
[2]張微微.以市場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文藝家.2018(06)
[3]盧晶,李小虎.環境設計專業創新實踐教育研究——以城市社區公園生態改造設計為例[J].藝術教育.2017(21)
[4]陳丹.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與教學改革思考[J].時代教育.2017(05)
作者:石曉宇 呂媛 單位:廣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