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非常重視實踐型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的教師也應該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只有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才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工作中發揮自身的水平。本文分析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藝術設計;實踐能力
1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現狀
我國高職教學體制在不斷革新,教師隊伍也在建立,社會的發展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具有跨學科的理解能力,具有突出的商業設計實踐能力。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畢業后會深入企業,如果他們不進行較多的實踐,設計出的作品難以達到企業的標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也存在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師資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教師的實踐經驗比較匱乏。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專業涉及的學科也比較多,需要教師多年不斷積累經驗。很多教師一般都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到學校任職,他們的工作經驗不足,實踐能力差,在教課中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明確藝術設計的定位。
1.2校企合作實施困難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決定了在教學中需要校企合作,所以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產、學、研一體化可以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很多高職院校都開始于企業合作,并且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但是在管理上存在疏忽,導致校企合作不順利。在傳統的觀念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如果將精力投入到實踐中,勢必會影響到理論教學,使得教師在實踐環節中沒有積極性。
2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
如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在進入企業后,面臨試用期長、待遇差的問題,企業也很難找到擁有熟練技術的員工。為了打破這種局限性,高職院校要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應該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實訓室,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等,使學生在畢業中已經具有實踐經驗。
2.1開闊知識視野
在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也非常快,客戶對設計作品的要求更高。教師應該深入到設計市場中,接觸更多的設計師,與他們溝通,虛心向他們請教。借助信息化技術,接觸更多的現代設計理念,在教學中融入更多的思維。
2.2提升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除了要增加對設計專業的感性認識,鞏固自身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在設計中,提升目標的執行力,提升設計的表達能力,了解設計的一線流程,不斷地實踐,修正自己的理論知識。
2.3磨煉工作意志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工作的效率都非常高,企業的工作節奏非常快、強度大。很多教師從課堂轉移到企業中,他們很難適應企業的快節奏工作。所以,教師應該盡快完成角色的轉化,將自己當作企業員工,接受企業的集體管理,自覺的履行職責,在實踐中主動的克服各類困難,確保設計工作可以按時完成。教師應該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工藝和技術非常了解,掌握設計的新趨勢,從而使教學與人們的生活更加貼近。借助信息化技術,及時與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溝通,掌握最新的設計理念。教師還要深入到企業的各類活動中,通過與企業員工的交流,了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崗位的發展情況,從而了解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理念,更好地適應企業環境。
3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
結合多種實踐途徑,教師在已經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將實踐經驗融入具體的教學中。
3.1優化教學內容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可以在學校內掛職,平時要深入到企業中,借助信息化技術,多與外界聯系,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與商業界聯系,從而在設計中可以培養自己的商業思維,形成市場意識。深入市場和企業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將實踐得來的新知識應用到教學中。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將在企業中獲得的新設計理念、最新案例和行業發展情況介紹給學生,通過信息化技術,掌握社會熱點。更新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社會的發展,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使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更加吻合。
3.2提升教學能力
教師在企業內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后,他們在實訓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實踐,通過具體的案例,帶給學生啟發。在居住空間、辦公室空間設計等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將大量的案例播放給學生,使學生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讓學生親自動手設計。學生在完成實踐內容后,逐一在講臺上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介紹自己的設計思維。教師可以站在客戶的角度提出問題,學生回答。這樣,學生就可以模擬在企業中工作的情境,活躍自己的思維,也使自己的設計理念更加清晰。通過信息化手段,整合項目信息,使學生真實地參與到企業設計項目的制作中,在掌握基礎知識后,在真實環境下獲得真實的體驗。這種實踐方式拉近了學生與崗位的距離,使學生更加明確崗位的需求,從而在學習中更加具有針對性。
3.3強化校企合作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可以強化與企業合作,在信息化背景下,學校與企業的共同更加便捷,學校借助信息化背景與企業主動聯系,展現雙方的利益。教師在實踐環節結束后,可以分別從新技術學習、課程改革、調研報告、作品設計等環節對教師的實踐情況進行考核,從而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3.4進行學生工作室的建設教師應該在企業中掛職,結合實際的特點,結合企業的運作形式,結合企業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學生。建立學生工作室,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實際的設計項目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網絡上建立工作室平臺,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作品都上傳到平臺上。工作室是培養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其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4結語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需要教師切實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滿足企業的需求。教師應該參與到校企合作中,在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中,應用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參與到實踐中。
參考文獻
[1]陳坎友,方莉玫.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6):86-87.
[2]張景.關于提升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5(21):97-99.
[3]陳碧霞.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林區教學,2014(8):26-27.
作者:李慷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