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創新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環境科學與工程是我國新時期社會發展延伸出來的專業之一,設置這一專業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環境科學意識,培育具備高素質的環境科學與工程人才。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相當多,有待于積極采取科學的措施進行創新實踐。本文主要探索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創新與實踐,并提出了持續優化的方法。
關鍵詞:環境科學;工程專業;創新
1環境科學與工程的研究對象及特征
1.1環境科學與工程的研究對象
環境科學與工程本身是以環境狀況為基礎展開的,所有的內容都是以環境為核心的,并且可以應用到環境當中。在剛剛接觸這一專業的時候,所有的從業者都是十分盲目的,他們不知道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究竟講了哪些內容,又會涉及到哪些社會實踐應用,一部分從業者甚至認為環境科學僅僅是研究周邊環境保護的,這樣的思想明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環境科學與工程,首要的研究對象是環境,并且研究的不僅僅是環境的基礎特征,還包括了環境的發展、影響以及各類拓展因素。其次,環境科學與工程針對不同時期的環境狀況有著不同的認知,環境科學的環境是一個整體概述,它可以用來形成不同的環境問題,并且可以針對這些環境問題分別提出一些合理的環境優化手段。接著,環境科學與工程需要與現實實際相融合,其中的所有內容都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失去了現實生活這一依據,那么相應的工作培訓開展也會成為失敗的工作培訓過程。最后,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設立,本質目的在于提高從業者對環境的認知度,改變人們對現代環境的不同認知和利用程度,引導人們正確地開發和利用周圍環境,減少對環境的侵害[2]。對于環境當中的現有能源和資源,也需要考慮到他們的循環利用,不能一味地浪費,否則在后期將導致資源消耗殆盡。
1.2環境科學與工程的特征
環境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獨特的專業,從這一專業的性質上進行探索,可以明顯地發現,它屬于面向環境的主導研究科學,本身能夠提高從業者的環保認知,改變從業者的環境理念。但是,對于這一專業的從業者而言,由于很多從業者剛剛進入這一專業,因而與其他專業從業者的水平并無差異。這樣的狀況直接給這一專業的工作培訓內容和工作培訓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給從業者形成了更加嚴格的工作培訓挑戰。從基礎的工作培訓內容上進行分析,主要包括的環境問題應當有大氣、生物、土壤以及水等方面的內容,整體的發展趨勢也是以環境科學為核心,不能與公共選修課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否則會使得從業者的水平大同小異,難以發揮本專業的優勢。在教材的選擇上,由于現階段涉及環境科學的教材相當多,而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可選教材卻非常少,因而依舊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之所以要開設環境課余與工程專業,本質目的是為從業者以后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并且也需要在這個工作培訓過程中充分拓寬從業者的知識面,使得從業者能夠對以后的大學學習形成一個全面的認知,并且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綜合培育從業者的專業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為此,在工作培訓方式的選擇上,從業者需要進行全面的創新[3]。一方面,如果從業者的工作培訓方式過于傳統,直接選擇傳授式工作培訓進行工作培訓,不僅僅會由于講的內容過于平淡導致從業者喪失學習興趣,還容易將整個的本質教育特征打亂。另一方面,如果從業者所講述的內容太多,又過于復雜,很可能將以后的內容直接提及到前面,對之后的開展形成不利的影響。因而,從業者只有對形成深入的理解,才能夠展開合理完善的工作培訓流程。
2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創新與實踐分析
大多數高校開設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所包含的專業內容并不多,許多都是一些淺顯的環境知識,屬于從業者的入門知識內容。但是對于這一知識的學習也十分關鍵,能夠為其他環境科學的學習形成基礎。這一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多,不僅僅包括環境專業從業者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而且可以為他們的專業深入學習奠定基礎[4]。但是現階段的開展不容樂觀,有待于采取積極科學的措施進行全面的調整和優化。
2.1提高從業者的環境科學認知
雖然在最初的環境科學開展階段當中,所涉及的內容較為簡單,許多從業者都可以輕易地進行講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在實際的工作培訓過程中很難進行完全地掌握,許多從業者的工作培訓過于籠統,導致從業者的學習變得非常淺顯。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需要積極提高從業者的環境科學認知,只有改變了從業者的環境科學認知,才能確保接下來的工作培訓處于合理完善的狀態當中。在具體的從業者專業素質強化當中,可以將方向集中在環境問題的實踐上,以便于給予從業者最為明確的認知。
2.2以案例為基礎拓展環境科學與工程工作培訓
在創新環境科學與工程工作培訓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典型的案例分析,直接充實工作培訓內容,有利于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直接豐富所有的工作培訓內容,并且能夠增強基礎的工作培訓效果。在工作培訓的實踐當中,從業者可以根據工作培訓內容,將世界上的重大污染事件作為主要的案例展開合理的分析,引導從業者進行科學的思考,進而使得從業者加強對這些事件的認知度,為他們以后的專業素質提高形成良好的基礎。由于在剛剛接觸這一專業的過程中,從業者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并不充分,很難解決一些專業的環境科學問題,因而從業者需要在工作培訓的準備階段,積極構思如何引導從業者科學地解決環境問題,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從業者可以選擇一些當前國內外較為明顯的環境問題,并尋找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然后組織從業者共同觀看,并加以解決,要求從業者按照這些視頻和圖片資源,尋找相應的解決思路。如:國內的一些湖泊出現了富營養化的現象,從業者需要調查這樣的狀況是如何發生的,富營養化會給湖泊帶來哪些危害,接著嘗試著提出解決的辦法,以便于引導從業者樹立健康的環境保護意識。
2.3通過問題引導從業者加強對環境科學的理解
在新時期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當中,通過合理的提出問題,引導從業者進行相應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幫助從業者有效地解決問題,找到相應的答案。通過設置一些合理的問題,使從業者能夠積極發現環境當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不同問題的解決思路,進而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提高從業者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從業者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從業者的學習認知。這一工作培訓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工作培訓的局限性,也使得從業者的學習變得健康有效。通常而言,從業者所設置的問題,可以在進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對從業者進行啟發,帶領從業者對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和思考,并伴隨從業者的成長,積極培育從業者的專業素養。在從業者的實踐過程中,他們可以通過相關的資料查詢、現場調查、環境分析等方法對這些問題展開解決,這樣的實踐過程本身就是從業者成長的一個過程。在進行問題引導的過程中,從業者應當提出一些符合從業者當前實際的問題,加強對從業者的提問和引導,注重帶領從業者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如果從業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礙,從業者需要迅速提供幫助,以便于從業者樹立正確的環境科學認知。
3總結
總而言之,環境科學與工程的核心在于可持續發展。它的發展觀念在當前時代的發展當中,開始不斷地轉變,進而呈現出了一些全新的觀點和認知。為了環境科學能夠與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協調穩定的發展,環境科學專業的專家必然需要引導這一專業的從業者進行多方面的環境實踐,努力解決各種環境問題,以便為他們接下來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為當前社會的建設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提高從業者的專業素質,改變他們的環境認知。
參考文獻
[1]鄧金川.環境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方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1):106.
[2]林文杰.環境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方式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9(3):265.
[3]王琳,郭廷忠,楊永芳,王艾萍.環境科學專業研究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J].科技創新導報,2009(4):37.
[4]黃懿梅,周莉娜,劉婷,梁東麗,曲東.環境科學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49):166-168.
作者:王曉喬 馬喆 單位:天津市聯合環保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