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工程建設中的難點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環境工程主要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核心還是環境污染的治理。隨著我國各項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環境不可避免的產生許多負面影響,讓我國環境工程建設勢在必行。
【關鍵詞】我國;環境工程;建設;難點;對策
1我國環境工程建設新形式
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管理措施來約束我國公民對環境的污染,把環境保護具體到某一企業某一人民,強化我國公民的環境保護環境意識,預防保護綜合治理,加強政府職能,強化環境工程建設。其次,“十三五”期間,環保投資保持增長,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要自覺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1]。再者,我國響應國際環境工程建設的號召,致力于全球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特別是大氣污染和水資源污染,我國政府從根本上解決,為環境工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吉林省環境治理背景
2.1工業較多,環境工程建設勢在必行
吉林省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是我國工業的搖籃,有染料廠、化肥廠、發電廠、汽車制造廠等重工業。在2010年,吉林省兩家化工廠的倉庫被洪水沖毀,大量物料桶被沖入溫德河,隨后進入松花江,桶裝原料主要為三甲基一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等,污染帶長5公里。如果在工業發展中再次發生泄露事件,不管對大氣還是水資源亦或是居民,造成的后果都是嚴重的。因此,為防止出現工業排放不達標的現象,環境工程建設要加強防范,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對不合理的環境進行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2.2響應中央環境工程建設要求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和關于十三五規劃中都指出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吉林省政府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打好污染防止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正確處理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打造中國的“吉林樣板”,開創吉林省生態環境新局面。
3當前吉林省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
3.1重工業發展與環境發展相沖突
吉林省礦產資源豐富,全年煤炭需求量達幾千萬噸,促進了許多重工業發展比較迅速,工業廢料的堆砌成為污染環境的來源之一,在處理工業廢料上就會對大氣、水土造成一定的傷害。在處理工業廢料上普遍采取焚燒、填埋、微生物分解等一些對環境傷害較小的方式,但是還是存在處理不當的時候。如何在發展重工業的同時保護環境就需要政府妥善處理。
3.2技術支持與復合型大氣環境污染不匹配
現在的大氣環境污染已經不是單純的一些工廠污染氣體排放,而是衍生出許多復合型氣體污染。近幾年吉林省許多城市相繼出現霧霾、重度污染等天氣,出現這種大氣環境污染的原因,包括一些不法商家排放的工業污染氣體,還有汽車尾氣、燃燒物帶來的污染。多重污染結合在一起使得處理大氣污染變得比較麻煩,現階段我國對大氣環境污染處理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水膜除塵的方法,單純的治理一種排放氣體還是可以的,但是處理多種氣體就沒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在大氣環境工程建設上要提高技術支持,促進大氣環境污染的治理。
3.3城市垃圾處理技術有待提高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生活垃圾、醫用垃圾和工業垃圾等也隨之產生,而現階段吉林省處理垃圾大多采用焚燒的方式,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焚燒,產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這就導致了大氣環境污染更加嚴重。在處理城市垃圾這一方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促進新興技術的引進,減輕焚燒垃圾產生的氣體,加大垃圾分類的力度,從根源上減輕大氣環境污染。
4對環境工程建設的措施
4.1引進新型技術,妥善處理垃圾
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不光在物理處理上加大力度也得在處理技術上提供支持,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垃圾處理的資金投入和先進技術的支持,做好對城市垃圾的有效利用和處理。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垃圾已經成為現階段政府頭疼的一件難事,也對環境工程建設帶來了影響。現在國家倡導綠色無污染,綠色發展理念,在垃圾工程建設上就需要綠色無污染處理,所以,尋求新型技術處理垃圾就需要提上日程。當前,我國現已將火箭發動機點火技術運用到垃圾處理當中,形成等離子體垃圾氣化系統,最大限度的實現垃圾無污染的處理,促進了環境工程建設[2]。
4.2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管理和監督
政府要加強對環境工程建設的支持,對一些不合理的重工業進行關閉,勒令整改,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促進其工業廢料的二次利用,減少廢氣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量,從源頭上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以及水土污染等。政府各個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積極聽取人民意見,優化內部環境管理模式,提供優化可行的法律法規支持全力,加強政策法規踐行力度,從一點一滴中推進環境工程建設,從根本上促進大氣環境污染的治理。
4.3加大對綠化植被的種植
大氣環境污染要從根源上解決,除在工業、汽車、焚燒等源頭上治理還可以多建設綠化設施,種植綠色植被,如柳樹、榆樹、夾竹桃、刺槐等對大氣污染抵抗性較強的植被。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綠化植被通過吸收、轉化的方式,增加空氣中氧氣含量,減少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在美化城市的過程中可以凈化、監測空氣一舉多得。雖然吉林省環境工程建設中還存在難點,如技術的引進、處理方法的改進等,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在根源上解決,提高技術水平,強化環境工程建設,在政府在提供技術資金支持的同時,落實政策法律保障,切實有效的處理環境污染問題,一定可以營造一個優美無污染的城市。
參考文獻
[1]楊海亮.當前我國環境工程建設中的難點與對策[J].環境與發展,2018,v.30;No.144(7):208-209.
[2]李麗.芻議我國環境工程建設中的難點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2):159-160.
作者:王晶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環境保護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