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和嘗試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是高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一流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于2015年9月入選廣東省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行列。環境工程作為學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的重點發展專業,肩負著培養高素質環保專業人才的重任。根據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的相關要求,結合佛山當地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對培養方案和模式的調整及完善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環境工程;人才培養
1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位于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經濟最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日前,該區域已成為以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醫藥和玩具生產等為主的綜合性輕工業基地,并逐步形成規模大、層次高、能力強的產業集群。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強調了該區域發展的重要性,并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力爭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但是,該區域工業門類多、數量大且具有明顯區域性的特點使其正承受著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人民“幸福感”需求的提升以及承載時展的緊迫感,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環境保護和治理顯得尤為重要。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的環境工程專業作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重點發展的專業,肩負著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培養環保方面專業人才的重任。因此,新形勢下,佛科院必須找準定位、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地方發展需求[2-3]。鑒于此,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秉承“明德博學、自強有為”的辦學思想,堅持素質能力教育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并重的原則,以專業化、應用型、開放式為特色,以服務地方需要為導向,培養在水、氣、聲、土壤和固體廢棄物防治、環境規劃和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具有扎實的環境工程理論和實驗技能,并能適應環境工程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需要的專業人才。
2教學體系的改革和構建
(1)形成專業核心課程群
為適應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要求,達到培養實踐創新能力更強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課程計劃進行了整合,主要體現在:①整體調整課程計劃,將生產認知實習和所有的專業基礎課程安排在大一、大二,將專業課以及專業課程實習集中安排在大三,大四完成實踐應用性較強的課程設計、畢業論文及實習等;②把必要的專業知識、重要的學科方法和工具獨立設置成實用課程,增加了專業課程的實驗學時;③減少理論講授學時數,增加實踐教學占總學分的比重,并增加了專業任選課,讓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在整合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形成三大專業核心課程群,一是以環境工程技術為核心的工藝技術服務類專業課程群,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環境土壤學、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工程設計、環境工程案例等;二是以環境監測技術為核心的專業課程群,主要包括環境監測、環境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環境毒理學、儀器分析、測量學、空氣污染氣象學等;三是以環境影響評價為核心的專業課程群,主要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軟件應用、環境影響評價案例、環境學導論、清潔生產技術與審核、環境管理等。
(2)提高實踐教學比重
根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等綜合素質為實踐教學的目標,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方案中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時71.5,占總學分百分比35%,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3實驗室的管理和建設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目前的實驗室主要有:測量儀器室、精密儀器室、環境分析測試室、環境評價室、環境污染控制室、環境工程綜合室等。在不影響正常本科生教學的情況下對學生開放,主要用于本科生“挑戰杯”、“節能減排工業設計”競賽、開放創新基金項目、學術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研究工作。近三年,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和創新創業訓練項目60余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30項,基本每位同學都有參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此外,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提供的發展機遇下,環境工程系在原有實驗室基礎上又擴大了建設規模,增加了許多先進的大型精密儀器。目前,實驗室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擁有各種儀器設備900多臺(件),其中5萬元以上儀器設備50多臺(件),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20多臺(件),固定資產總值達2000多萬元。這些實驗條件在滿足青年教師科研的同時,也拓展了本科生的視野,為其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4校企合作的實踐和探索
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科專業結構和布局更好地對接支撐地方以及社會產業結構和轉型需要,使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產業發展需要、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企業創新發展要求[1,4]。目前,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已與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瀚藍環境學院”,建成了15個實踐教學基地,有超過100個環保行業人員參與了本專業的實踐與理論指導,使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另外,廣東省的經濟增長、能源消耗以及環境問題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造成嚴重的河涌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等環境問題。省環境保護廳也制定了近幾年的治理目標和任務。我校環境工程系的教師們結合自身的優勢特點申請并獲批了廣東省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東省水體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期為廣東省的河涌污染和土壤重金屬污染等熱點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這些項目的實施也有本科生的參與,切實地為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條件。
5教師隊伍的整合和優化
教師在學生的教學活動以及專業發展方面占據著核心地位,優秀的教師團隊不僅能給專業帶來活力和發展,也能為學生指點迷津,激發學生潛力和優勢,引導學生展現自己,也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2]。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師隊伍由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組成,各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隊伍里,有6名教授/副教授長期與企業合作,具有豐富的實踐工程經驗,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2名教授在專業發展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為學院的發展和規劃以及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方面提供向導;另外,環境工程專業依據佛山當地對環保人才的需求,近三年有針對性地引進了9名青年博士,在環保不同的研究領域里有著相對專業的知識基礎,幫助學生了解環保熱點,明確基本的技術原理。此外,由于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理論與實際案例的融合。因此,我系比較注重教師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綜合培養,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到企業現場參觀學習、談合作,以增加青年教師的實踐知識;不僅如此,院系拿出了專門的經費,鼓勵青年骨干教師參加企業或者專業課程的研討會,并為青年教師到國內其他高校或者國外訪學進修提供很多便利條件,從而提高教師隊伍的層次。
6招生政策的調整和完善
不僅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對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新高考”形勢下也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需求和興趣培養[5],同時鼓勵高校多元選拔。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在此背景下對招生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在以往基礎上開設了環境工程專業產業學院班。產業學院班的學生前三年在校內進行理論知識和課堂內實踐教學的學習,系里也會定期邀請企業技術負責人等生產一線的人員到學校為學生開展工程實例教學,第四年所有學生深入到企業進行實地實習,不僅為學生學習實際工程技術提供了便利,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7結語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環境工程系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的機遇和挑戰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教學體系的改革和構建、實驗室的管理和建設、校企合作的實踐和探索、教師隊伍的整合和優化,以及招生政策的調整和完善等方面做了嘗試,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和接觸工程實際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同時,在利于專業長期發展和良性循環的基礎上也為地方創新驅動發展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白露.應用型理工科大學背景下工業設計教學探索與實踐—以東莞理工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7(22):95-97.
[2]潘爭偉,王艷華,羅月穎,等.應用型本科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4(3):22-26.
[3]韋巖松,韋幫偶.高校轉型背景下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7(7):39-43.
[4]李元高,嚴濱,曾孟祥,等.環境工程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3):105-107.
[5]鐘秉林.高等學校要主動應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戰[J].高等教育研究,2015(3):27-31.
作者:陳曉娟 徐頌 關共湊 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環境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