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英語教學研究的深入對英語學科發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改進空間較大。英語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應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滿足當代人才培養需求。在新形勢下,高職英語教學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為學生創造有利學習條件,提升質量。本文通過分析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提出相應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職英語;新形勢;教育改革
高職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推動文化傳承及社會經濟發展中擔負重要使命。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高職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求高職院校應擔負起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綜合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劉宇,2020)。英語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國際化語言,英語能力已成為必備技能。隨著社會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重要性日漸突出。英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部分,應進行改革,以適應高職教育改革新形勢,為學生就業及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新形勢下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一定缺陷,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英語自學習慣,口語表達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有待提升;多數教師僅僅靠講解教材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高職學生人數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院校現有的師資力量無法保證英語教學質量(馮洪真等,2020)。此外,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我國英語教師側重于英語理論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對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課堂授課方式過于單一,流于形式,教師忽略了對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對學科發展前沿的把握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視野,同時,英語能力與學業深造和就業也間接相關。在此背景下,英語教育改革非常必要。
1.2具體問題
1.2.1教學理念有待優化教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學重視度不夠,教師尚未意識到自身的教學責任。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沿用傳統教學手段,教學目標定位模糊,不能站在學生就業發展的角度進行教學,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有待提升(王歆,2020)。有的教師沿用應試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考試成績,課堂枯燥,創新意識薄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升,易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就目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在人才培養招聘時都會考慮學生英語水平,有的要求學生持大學英語四級等級證書上崗。1.2.2缺乏專業教學人才高職英語專業教學人才貯備不足是影響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部分高職院校對英語以外的其他專業人才引進較為重視,這導致各學科或專業的教師比例失衡。部分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升,教學能力不足,對英語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1.2.3教學環境單一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當前國內的英語教學活動大多僅局限于課堂。高職院校應鼓勵英語教師與學生共同選擇教學地點,發揮學生對教學地點的自主選擇權,使學生處于真實的英語教學環境。
2新形勢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2.1改變教學理念
新形勢下高職英語教學理念的核心是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重視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由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除了需要關注學生的智能培養,還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孫川等,2021)。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關注文化差異,還要重視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注重大局意識培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英語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即從重視英語應試能力轉變為重視英語應用能力。
2.2明確教學目標
英語是應用型學科,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讓學生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大學英語教學應突出英語的實用性及應用性,強調英語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突出教學內容及活動的真實性,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李德義等,2020)。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重視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制定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計劃,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在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應以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重點,包括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閱讀理解能力。
2.3教學方式多樣化
當前,一些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依然采用“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寫板書并講解,學生則根據板書抄寫知識要點。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在于教師的工作量較大,而學生也疲于抄寫,教學效果低下(王銳,2021)。在新形勢下,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入現代化信息技術,比如將音頻、視頻技術適當融入教學,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整理或者直觀呈現抽象的知識點。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有助于提升師生的互動交流質量,擴展英語知識量,培養英語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情緒。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英語歌曲,讓學生利用學習英語歌曲的機會,習得一些英語詞匯、時態或句型知識。英語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可以調節學生的緊張情緒,陶冶情操,有助于學生習得純正的英語表達(王一旭,2021)。
2.4合理設置課程
傳統的英語教學根據教材中的單元設計安排授課內容。每個教學單元都是獨立的。在新形勢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增加或刪減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學生也可根據自身專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課程的合理設置需要專業人士的介入,同時師生共同參與也不可缺少。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專業需求,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定教學內容,還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級教學。此外,教師還可采用多元化的課程設置,在基礎英語的基礎上增設專業或行業英語,在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增加選修課程,并不斷豐富英語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學生在學完英語必修課程之后,有機會參加英語選修課程的學習。
2.5教材選擇中突出學生主體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基礎,是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高職英語教學應充分發揮教材的指導作用。高職英語教材作為英語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載體,其內容可涉及各個專業。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在英語必修課程的基礎上開設英語選修課程,將教材分為基礎篇、專業篇等,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此外,教材應具有實用性(王磊,2021)。除統編教材外,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編寫符合不同專業學生的校本教材,避免教學內容和教學工作的脫節。教師要根據教材設計教學環節和任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6創新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地點都受到局限。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或者借助網絡自學相關課程,控制學習進度。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僅限于課堂。在翻轉課堂中,師生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在提問和討論的過程中,提升知識掌握程度、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團隊意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思維方式。在新形勢下,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專業性的指導和幫助,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高職英語教師可利用情境教學、會話教學等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根據現有教學資源,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并讓學生在課堂外利用網絡進行自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在課堂上不只配合教師的教學,還要開展同伴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改善班級學習氛圍,使學生建立良好學習心理品質。教師可實施翻轉課堂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開課前通過觀看視頻完成課前預習,教師也不再占用課堂時間進行英語知識點的講授,而是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互動。教師也可以實施任務教學模式。比如,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應提前將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并制定教學計劃和任務。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小組中發放不同的教學任務。
2.7完善考核評價方式
考核和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而有效的考核方式可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根據問題對學習計劃進行調整。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是期末考核成績加上平時成績,其中期末考核指的是教師采用試卷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該種評價方式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平時不注意知識積累,但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在考前進行突擊,死記硬背。這些學生即使在期末考核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也不能說明其英語水平達標。學生是教學考核的主要對象,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其階段性進步的程度也不同。在新形勢下,教學考核方式需進行改革。首先,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制定不同評價標準。其次,教師要科學設計考核內容。教師應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英語語法技能、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等進行考核。此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階段性考核結果調整教學計劃,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最后,學生可開展自我評價,對自身學習有正確認識,從而有效控制學習的進程。
2.8創新教學環節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灌輸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應加強互動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此外,教師可加強跨語言文化教學以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對于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英語專業學生,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使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可以中英文夾雜,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將與教師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翻譯成英文。這樣的環節設計可以很快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比如,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學生的英語詞匯量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生的詞匯量不夠會對英語教學效果產生嚴重影響。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詳細講解詞匯知識,歸納并匯總讀音相似、結構相似的詞匯,制定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然后對詞匯內容進行擴展,保證學生可正確理解詞匯的內涵及外延,從而提升詞匯應用能力。
3結語
培養綜合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是當前高職教育的大勢所趨。高職院校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需對傳統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基于此,高職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對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等進行全面改革。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進行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和核心目標。高職英語教師應引入先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融入先進技術,使英語教學符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的需求。
作者:王雙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