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重要作用,然后從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在教學方式中挖掘人文精神、加強教師自身人文精神的培養、在實踐活動中塑造人文精神五個方面論述了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人文精神;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
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經過不斷改革,開始傳播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精神[1]。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的優勢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滲透人文精神,使其樹立正確的觀念。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重要作用
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知識,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表達情感。事實上,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強調一種創新,學生學習知識大部分是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在人文精神的作用下,學生逐步轉變學習方法,將眼界拓展到課本之外,從而真正實現通過現象看到本質的目標[2]。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高中語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課文內容縱觀古今中外,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最理想的輔助工具[3]。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人文精神,并且要在教學實踐中展開滲透,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人文情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高中語文《離騷》這篇文章時,除去讓學生賞析文章的文學語言外,還要為學生介紹文章當中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生經過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王室遭遇的了解,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是以悲憤的心情寫下這篇文章,從而提高自我審美水平,同時培養人文精神。
(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滲透人文精神,其中閱讀屬于十分必要的一個途徑,高中生主要閱讀的內容包含課本教材與課外書籍[4]。教師要充分發揮高中語文教材的優勢,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介紹文章中所包含的考試要點、應試技巧,還需要給學生重點介紹文章當中所表現的人文精神。另外,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人文精神也具備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要先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掌握學生的閱讀特征,然后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籍。教師在幫助學生選擇課外閱讀刊物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課外閱讀書籍類型的多種多樣,學生的閱讀要比較廣泛,包含國內文學、國外文學、古代文學及現代文學。長久下去,人文精神可以不知不覺地滲入閱讀教學。
(三)在教學方式中挖掘人文精神教學方式的創新不但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更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產生著重要影響,因此語文教師要創新語文教學方式,充分挖掘語文課堂的語文情感,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語文素養,逐步為學生建立一種富含情感元素的語文課堂環境,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造富含人文情感的語文課堂。教師需要不斷創新課堂環境和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中挖掘人文精神因素,創設高效課堂環境。
(四)加強教師自身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角色,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都甚為重要。因此想要在語文課堂中滲透人文精神離不開教師的影響,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要具備較高的道德品質和專業能力,具有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塑造情感內涵豐富的價值觀。個人的人文素養是個人健康發展的結果,因此,為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人文精神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在實踐活動中塑造人文精神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學、藝術、人文,這足以說明在語文課堂中滲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人文精神歸根結底還是一種感情的寄托和悟性的提升,因此,在培養的過程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感情脫不開關系。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富有人文精神情感的語文課堂,在實踐活動中加強教學活動情感的交互性,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在教學活動中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促使學生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識,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這是滲透人文精神的必然途徑。
三、結語
語文課作為教育的基礎學科,教師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時要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優勢,把人文精神滲入語文教學中,完善學生的品格,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黎龍.再談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才智,2018(17):136.
[2]黃超建.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39.
[3]陳玉艷.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22):38-39.
[4]李向東.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問題的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3):98.
作者:劉欣茹 單位:江西省上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