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教育中慕課的教育有效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以“慕課”(MOOC)為代表的網絡教育成為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并被看作是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一個契機。高職教育中也引入了“慕課”并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歡迎,所以“慕課”教育的有效性是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就教育的有效性結合“慕課”的特點提出了提升高職教育“慕課”教學有效性的合理策略。
【關鍵詞】高職教育;有效性;策略
1“慕課”概述
2012年被《紐約時報》稱為“慕課元年”。“慕課”與傳統的線下教學方式不同,是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慕課”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目標是讓任何人在合適的時間在任何地方通過網絡能夠學習到任何想學的知識。“慕課”以興趣為導向,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性和互動性,對學習人數沒有限制,通過網絡對全世界開放。“慕課”與以往遠程教學簡單的將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錄下來發到網上方式不同,“慕課”把內容細分成很多個知識點,每節課都是十幾分鐘的短視頻。針對這些知識點,“慕課”還在每段視頻的后面設置了測試題,學習者必須通過測試才可以學習下一個知識點。目前,國內外許多著名高校都開設了“慕課”,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慕課”。
2對教育有效性的理解
一般認為有效教學(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是教學科學化運動的產物。研究教學有效性比較早的一個案例是1950年由美國印地安內務管理局組織的一項研究《為了更好的生活—關于松樹頂地區教學計劃的有效性研究》。2013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了其資助的周期為3年的教學有效性評測研究項目的最終報告--《確保合理、可信地評測教學有效性》。教育的有效性既關注老師的教,也關注學生的學。從老師的角度來看,通過老師教,讓學習者更好的學習、學的更多、鉆研的更深、學習更有興趣,可以更快的接受新知識。老師制作一小時的慕課課程,背后是10小時或者20小時的時間做“慕課”課程內容準備,老師要不斷的拓展知識,引導學習者的思維,想辦法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對學習者來說,學習者可以與國外名校以及北大、清華等名校學生同堂上課、討論,同堂考試,接受名師教育。
3提升高職“慕課”教育有效性
目前,高職教育得到迅速發展,但高職院校還存在著師資力量不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慕課”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上述存在的問題。
3.1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慕課”教學可以讓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整個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習者只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并沒有獨立的去思考鉆研某個問題,沒有辦法很有效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慕課”可以使教師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將學習者放在主體位置。針對高職教育面向就業的特點和高職學生的特點,高職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程需要講什么知識點,在課前提供詳細的學習資料如視頻或者課件等,布置學習任務。基于“慕課”平臺,老師和同學可以在線上進行討論交流,找出難點和疑點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解答。現在的高職院校,網絡建設都比較好,學生借助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慕課”課程。隨時隨地參與“慕課”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提高了學習者的自主性,有效地提升了學習效果。
3.2利用豐富的資源,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目前,在諸多“慕課”平臺上,國際國內很多知名高校加入,開設了豐富的“慕課”課程。“慕課”突破了本校教師水平和能力以及資源等的局限性,學習者不再僅僅局限于本校老師的課程,可以在網絡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最優秀的“慕課”課程,作為在校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結合當前高職類院校的實際,可以以行政手段把全國的高職院校組織起來,結合每個學校的特色專業,聯合具有經驗的行業專家、工程師、技術員和有經驗的師傅,把師資力量最強、資源最豐富、教學最有效的幾門課程制作成為“慕課”,形成符合專業特色的、適應社會需求的“慕課”資源,供全國的高職學生選擇。在網絡上,不同高職院校的老師和學生在“慕課”平臺上共享課程資源,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3.3以學習者為中心,提高教學組織的有效性
“慕課”教學的中心應該是學習者。“慕課”以學習者為中心,在實際的教學任務中,教師要了解學習者的真實需求,深入的了解學習者的特征,針對學習者的需求來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設計方面進行創新,以便于提高“慕課”教學組織的有效性。對于教學目標來說,老師們對于教的內容應該有主次之分,一定要抓住學習者的專業能力作為重點培養的方向。在教學設計時要分為幾個方面來進行考慮,一是要看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是否夠強,二是學習者的學習進度是否跟得上,這樣的“慕課”教學設計才會更好的適合學習者。
3.4通過“慕課”開展教學評估,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教學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同行評價、第三方評價,各大高職院校可以應用“慕課”,來進行對教師的工作評價。在如Coursera、edX等“慕課”平臺上,大數據非常關鍵,參與者回答的題目、做的作業、參與論壇的討論都會記錄在數據庫中。平臺會隔一段時間給教師發送報告,分析那一堂課是有效的,哪一堂課是無效的。在“慕課”平臺上,每一道題目多少人回答正確,多少人回答錯誤,都會記錄清楚,這些反饋幫助老師分析課程設置的問題。教師在進行分析之后對比發現自己教學時容易犯的錯誤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當前,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職業教育正面臨著發展的機遇。“慕課”的出現,讓高職的教師和學生都受益匪淺,在國家大力倡導“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通過政府、高職院校、企業等幾方的共同努力,搭建一批高水平、適合高職學生學習、適應企業和社會需要的“慕課”課程資源,使高職學生的選課范圍更廣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松林.高職課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2]王志強.“教學有效性”視閾下的高職院校教學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4(5).
[3]朱萍華.如何運用慕課來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J].職教論壇,2016(29):74~77.
作者:尹強國 單位:濰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