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速公路橋梁工程中智能壓漿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內橋梁的預應力灌漿施工受到場地條件和人為因素的嚴重干擾,隨機性和易變性高,施工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低,迫切需要智能化、精細化、標準化操作程序[1]。該文以濟東高速第三標段工程實例,分析和研究了智能壓漿系統在橋梁后張法預應力施工中的應用,解決了孔道壓漿的質量控制問題,保證了壓漿的飽滿密實,同時又能提高橋梁結構受力和使用壽命,是工程壓漿的最優選擇。在橋梁施工中積極開發和運用現代過程測控方法,嚴格執行過程指標標準,推廣橋梁預應力智能灌漿技術,為實現橋梁工程質量“百年計劃”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智能化;標準化;公路橋梁;操作程序;智能壓漿
引言
飛速發展的高速公路系統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個別“短命”橋梁的出現,讓我們不免對橋梁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提出質疑[1]。為了加強橋梁施工的過程控制,消除過程中存在的隱患,確保有效預應力體系的建立,必須對后張法預應力孔道壓漿進行質量檢測,這是保證橋梁達到設計要求、滿足使用耐久性的一個重要環節。智能壓漿系統的出現,通過對孔道壓漿(圖1)的質量控制、密實度控制,提高了橋梁結構受力和使用壽命[2]。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對此進行了驗證和研究。
1工程概況
濟東高速第三標段起止樁號為K20+000~K30+980,其中包括8座中橋、2座分離立交橋、1座互通主線橋、1座匝道橋、10道通道橋、70道涵洞,路基、路面工程及安全環保等工程。該工程上部結構主要設計為小箱梁以及現澆箱梁。而小箱梁和現澆箱梁在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預應力施工(張拉、壓漿),而壓漿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預應力體系的安全性、耐久性[3]。
2智能壓漿施工技術特點
2.1發展現狀、適用范圍
傳統壓漿利用普通壓漿泵,將拌制好的壓漿料從壓漿孔壓入,當漿液從出口端流出且稠度與壓漿端基本相同時,再經過排氣和保壓的方法以保證管道內漿液的密實度。全程人工控制壓漿質量,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力花費大。而智能壓漿通過控制水膠比精度、自動控制壓力、自動控制流量、自動控制保壓時間、漿液持續循環后排盡空氣,整個過程都是通過電腦控制,避免了人工的隨意性,在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發揮機械設備效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符合現代橋梁預應力施工潮流,這是今后橋梁預應力施工發展的必然趨勢[2]。
2.2施工特點
2.2.1壓漿原理
漿液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后,進行智能壓漿。壓漿次序自下而上,通過設定壓力,推動漿液在克服重力情況下向前推進,使漿液充盈度滿足要求。壓漿過程中自動控制流量、水膠比、壓力等參數,當各項參數超過一定參數值以后,系統自動預警[2]。
2.2.2工藝流程材料檢測→設備標定→切絲及封錨→管路安裝→檢查管路→輸入參數→加入灌漿料→攪拌→檢測流動度、泌水率、水膠比、溫度→壓漿→整理壓漿記錄[2]。2.2.3壓漿前準備工作(1)按照要求切除封端鋼絞線;(2)清理及清除孔道內雜物;(3)檢查壓漿孔是否暢通;(4)壓漿工具是否完好、齊全;(5)檢查鋼鉸線錨固情況,觀察是否有不良現象,待不良現象處理完后方可壓漿;(6)連接壓漿嘴與膠管,保證循環系統正常連接。
2.2.4壓漿條件(圖2、圖3)鋼鉸線張拉完成后及時壓漿,間隔時間不超過24h[4]。壓漿后梁體應采取養護措施,保證表面溫度不低于5℃(氣溫低于5℃時不宜進行壓漿作業)[4]。出現特殊情況,必須在施工時按冬季施工狀況進行處理。
2.2.5漿體配制的質量控制標準材料性能有差異,要經過反復試驗才能確定漿體的最佳配比及原材料選擇。智能灌漿料由水泥、水及外加劑組成,其混合體具體技術指標如下:(1)泌水性:水泥在拌合3h后,小于初始體積的2%,且泌水在24h內完全被漿體吸收[4];(2)水膠比:0.28~0.35范圍內,該項目控制在0.32;(3)稠度:漿液初始流動值為10~17s,在45min內,漿液稠度變化不大于2s;(4)凝結時間:初凝時間不小于4h,終凝時間應大于12h;(5)膨脹率:小于5%;(6)漿體溫度:施工過程中漿體溫度保持在0°C~35°C之間;(7)抗壓強度:在標準養護下,其7d強度不低于25MPa。
2.2.6漿液拌制水泥漿拌合:①設置參數;②高速制漿機加水;③加壓漿劑及水泥;④自動拌合均勻,保證漿體流動度與水膠比滿足要求;⑤漿體通過過濾器進入低速攪拌儲漿桶[2]。
2.2.7壓漿(1)壓力控制:壓漿壓力宜為0.5~0.7MPa[4];(2)壓漿:根據現場試驗測定,漿液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后,進行智能壓漿。壓漿次序自下而上,通過設定壓力,推動漿液在克服重力情況下向前推進,使漿液充盈度滿足要求;(3)穩壓:當排氣孔排出水泥漿與規定流動度相同時,關閉出漿口后,在0.5MPa的壓力下穩壓3~5min[4];(4)試件制作:壓漿過程中,每片梁制作3組標準養護試件;試模尺寸40mm×40mm×160mm。
2.2.8工后清理工作(1)完成壓漿后立即拆卸外接管路、附件,清洗閥門;(2)完成壓漿后立即清洗設備;(3)完成壓漿后立即拆除及清洗球閥。
2.2.9注意事項(1)各道工序須銜接緊密,為避免孔道漏漿堵塞鄰近孔道,壓漿須連續進行,一次壓完;(2)設備、閥門要勤檢查和保養,壓漿過程中經常檢查壓漿管道是否堵塞和漏漿;(3)漿體攪拌必須嚴格按照試驗室的配合比進行施工,攪拌前所有材料必須精確計量;(4)在注漿前,要對漿液進行不間斷攪拌;(5)壓漿后立即采取養護措施,時間不少于72h。保證表面溫度不得低于5℃。在氣溫低于5℃時,按冬季施工進行處理[4];(6)避免水泥漿污染梁體,若污染了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7)壓漿后的梁體起吊或移存必須滿足規范要求;(8)確認水泥漿無返溢時才能拆卸壓漿連接管。
2.2.10質量標準(1)壓漿壓力宜為0.5~0.7MPa[1];(2)根據試驗配比要求,制備好的水泥漿,其流動度10~17s,30min后流動度10~20s,60min后流動度10~25s;(3)精確控制水泥漿在儲漿桶的儲存時間,間隔控制在40min以內[1];(4)待出漿濃度與進漿濃度一致時,方可封閉保壓,在0.5MPa的壓力下穩壓3~5min[1]。
3效果分析
濟東高速第三標段在使用智能壓漿進行施工中,在各方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效果良好。相比普通壓漿,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極大地加快了施工進度[2]。通過檢查實施效果,主要有以下優點:(1)勞動強度低:每一片梁采用傳統壓漿需要4人4h,而智能張拉只需要2人2h;(2)成品合格率高:采用智能壓漿工藝進行壓漿的梁體,對10個位置進行切孔,密實度合格率為100%;(4)操作簡便,能精確控制水膠比、自動調節壓力與流量、精確控制保壓時間。
4結語
智能壓漿系統在橋梁后張法預應力施工中的應用,既解決了孔道壓漿的質量控制問題,保證了壓漿的飽滿密實,同時又能提高工效、減少內業整理工作量,使橋梁結構受力和使用壽命均得到了保障,是工程壓漿的最優選擇。
參考文獻:
[1]甘軍,楊超,季文洪.橋梁預應力管道壓漿施工質量控制技術及應用[J].四川理工大學學報,2010(6):12-14.
[2]梁曉東,劉德坤,徐有為.大循環智能壓漿工藝在后張預應力管道壓漿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6):17+236-238.
[3]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D62-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作者:葉業 張慶明 皮育暉 李慧英 皮映星 單位: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