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建設思考(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地點大多都處于地質狀況復雜、施工難度大的地方,因此不良地基出現的狀況時有發生。不良地基的出現影響了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問題,加大施工難度并且對建筑物后續的使用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威脅到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避免不良地基的產生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不良地基對工程建設造成的影響提出了一些處理辦法。
關鍵詞:工程建設;不良地基;質量;基礎處理方法
不良地基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屬于普遍現象,不良地基的構造中存在巖體破碎帶、軟弱土層和卵石層等,這些都會導致建筑質量低,不穩固,容易發生滲透等現象。今后在施工過程中要提前對地質進行勘測,在開工前做出詳細的規劃和分析,多做出幾個施工方案,從中選出最佳方案,這樣才能夠保證水利水電工程順利完成。
1不良地基造成的不利影響
1.1抗滑性不達標,地基基礎不穩定
不良地基之所以稱為不良,是因為其構成結構較差,結構中主要包括軟弱夾土層、巖體破碎帶、古風化殼、節理裂隙帶和巖石混凝土等物質。這些結構構成的地基不扎實,無法承載高重量建筑物,并且當地基受到高壓擠壓時地基的形狀會發生改變,抗滑性能因此達不到標準,地基構造太不穩定。這種不良地基不足之處較多,無法滿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對地基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建筑物的坍塌,在安全方面有極大的影響。
1.2地基基礎沉陷量超出允許范圍
不良地基由于結構組成的欠缺導致其承載力不佳,不能滿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建筑物的要求。不良地基每部分的結構組成不相同,每部分承載力不同,因此地基出現受力不均衡的狀況,不良地基受力不均衡直接導致地基塌陷和凹凸不均,從而使得建筑物整體形態發生變形現象,并出現嚴重安全問題。
1.3地基的水力坡降或滲水量超過容許值
不良地基在土層方面也具有較多的不良之處,不良地基土層密度大,因此導致土層縫隙較大,遇水會出現滲漏現象,這種不良地基直接影響了建筑質量,同時也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這類地基使得水利建筑遭到破壞,使整體建筑出現變形等現象。
1.4地基的可液化性
不良地基的土砂層黏性少甚至沒有黏性。這就導致地基承受振動能力弱,當受到振動力時,地基的強度會瞬間變小,因此地基會被液化,從而導致地基發生沉陷等現象。這種特性影響了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可靠性。
2不良地質基礎一般處理方法
2.1軟弱層的一般處理方法
由于軟弱層的傾斜角度不同,可將其分為高中傾角軟弱帶和緩傾角軟弱帶。對于高中傾角軟弱帶,先要挖開軟弱土層,在其中填入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對于壩基軟弱帶,可先清除一部分軟弱帶,再填入黏土或混凝土,形成阻水隔板。當高傾角軟弱帶位于壩肩,特別是拱壩壩肩時,可設置混凝土傳力墻、傳力框架來進行預應力錨固。對于重力壩破碎巖體壩肩,當破碎巖體的自身穩定性沒有問題時,可以在破碎巖體中設置混凝土防滲墻。對于緩傾角軟弱帶,可將軟弱帶挖開后用高壓噴射裝備清除軟弱物質,然后回填混凝土砂漿。如果上盤巖體堅硬、完整,全部開挖工作量過大時,可以利用平硐或豎井開挖清除軟弱帶,再回填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并做好回填灌漿固結的工作。另外,也可以沿著軟弱帶設置鋼筋混凝土抗剪鍵,或穿過軟弱帶設抗剪樁。
2.2淤泥土、膨脹土的處理方法
2.2.1淤泥土土質形狀容易發生改變,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和觸變性,以此當受到壓力時,地基形狀會發生改變,因此無法承載重量大的建筑。具體處理方法可以將淤泥土換成礫層,其原理在于礫層抗壓性能強。但是這種方法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較高,并且施工周期較長。此外,為解決這一狀況還可以采用強行換土,這種方式主要被應用在比較軟弱的地面,具體方法是將基底出填滿片石,利用片石將淤泥土擠壓出去,這種辦法提高了地基的抗壓程度,并且相對于置換礫層更加便捷、成本低。
2.2.2膨脹土的工程性質特殊,遇水會膨脹,失水會收縮開裂,嚴重影響工程質量。鑒于此,具體的處理方法是:①現場勘探、計算換土厚度,開挖清除膨脹土,使用非膨脹性材料或者灰土來換土。換土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土基的工程性能,工期短,且能使地基獲得更大的承載力。②樁基方法。當膨脹土層的厚度比較大時,可以采用樁基來處理。樁基支承在非膨脹土層上,由樁基將載荷傳導到非膨脹土層上。③改良土質性能的方法。研究膨脹土的成分和性質,向其中添加一些非膨脹性材料或者添加化學制劑,以減少或去除膨脹土的膨脹特性,比如加入水泥、石灰等非膨脹材料,可以降低膨脹土的膨脹性。因此,可采用隔水法,采取綜合措施切斷膨脹土基底與外界的滲水條件,保證基底的含水量,進而保證地基的穩定。④預濕膨脹。施工前,使土加水變濕而膨脹,并在土中維持高含水率,則土將基本保持體積不變,不會破壞結構。以上多種處理措施有時可以單獨使用,有時可以根據需要組合使用。
2.3滲水性強地基的處理方法
地基的滲水現象導致建筑物發生變形,影響施工質量。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是將滲水過程中地基所產生的縫隙和裂縫用混凝土補充上。但是經常會發生滲水量過大無法進行填補,因此可以將滲水引入到排水坑中,將排水坑中填入礫石,最后采用抽水并且澆灌混凝土的辦法來添堵縫隙。
2.4可液化地基的處理方法
不良地基的土砂層黏性少甚至沒有黏性。因此當地基承受到振動時,地基的強度會瞬間變小,縫隙中的水壓增大,因此造成地基變形、塌陷,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危及到建工人員的安全。具體解決辦法是將可液化土層換位防滲好的材料,同時用混凝土將地基四周封閉好,用來防止滲透過程中向四周流動。
2.5壩基涌泉處理方法
壩基涌泉主要是由于土層較為松散,地基巖存在裂縫現象。這種現象造成地基的不穩定,在澆灌混凝土的過程中加大了施工難度,甚至造成漏水現象,漏水的增加逐漸形成固定的通道,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增加難度,因此必須對其進行首要處理,處理原則是能堵則堵,能排則排。涌泉處理一般常采取的辦法是對基巖涌泉,能封堵者予以混凝土封堵,涌水量大者,引水入集水坑,回填礫石,并預埋灌漿管,然后抽水并回填混凝土封堵,后期再進行回填灌漿。作為土壩基礎,于混凝土蓋頂上再鋪筑粘土。
3結論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良地基導致工程問題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已經成為水利水電工程中的一大難題,人們必須采取準確有效的辦法來解決這一難題。每種不良地基的地質因素不同,因此解決問題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在解決不良地基問題之前,必須實地考察詳細做記錄,認真分析不良地基形成的原因,結合不良地基的部位、范圍和性質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所選建設地點不同因此對地基的要求不同,在施工之前必須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有效解決不良地基問題,使水利水電工程穩步運行。
參考文獻
[1]竇松.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成因及處理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6).
作者:王秋穎 單位:綏化市供排水管理處
第二篇: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風險
摘要:該文以農田水利工程對中國農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為入手點,主要分析了中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存在的風險,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以便讓農田水利工程更好的為農業灌溉服務,從而促進中國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風險
一、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農業水利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它可以防洪并且還可以排澇,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很好的調節作用,可以更好的去改善自然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穩定的生活環境。農業水利工程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可以實現農業的灌溉,促進糧食增收,從而更好的促進全國糧食供應的平衡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和穩定增長做出應有的貢獻。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持久的工程,需要國家和政府不斷的給予支持。只有這樣中國的農業經濟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風險
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受到自然原因影響比較大的,很多特殊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災害都會影響它的建設和發揮作用。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水利建設上存在的風險進行闡述:
1、水利管理和建設資金管理風險大
為了使得農業發展的結構更加合理化,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不斷推出政策優惠,專項資金補貼等。對于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國家也投入巨資,但是由于管理和經營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發展效果并不明顯。同時缺乏長期的堅持,在后期的維護上做的也不夠到位,所以導致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取得的成就并不突出。
2、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重建設輕管理
雖然中國近些年在農業水利建設上加大了力度,但是由于過度重視建設,而沒有注重后期的維護和管理,從而出現了一些運營困難的現象。由于工期較長,建設過程當中管理不嚴格,監管不到位,導致很多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不過關,規劃不合理,雖然花費巨資,但是最終效果并是不很好。
3、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是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由于長期的管理不善,時間越久顯現的問題就越明顯,如資金緊張,實用價值不大,質量等級不高等。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也是問題百出,不能及時解決農業生產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最終影響了中國農業的整體發展。
三、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風險的解決措施
1、重視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加大專項資金投入
水利建設項目是一項時間久,投資大的工程,需要國家和政府給予高度的重視。在建設過程中穩抓質量關,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符合國家相關的等級標準,解決水利工程上一直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另外還需要國家和政府加大對農業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通過出臺一些特殊的優惠政策,更好的為農業水利建設提供外在的保障。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資金的投入,由于農業水利工程本身耗資比較大,所以國家應該成立專門的基金,通過向社會其他組織吸取資金,為農業水利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2、加強農業水利工程管理,提高風險抵御能力
工程前期的考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才能夠更好的掌握當地的地理環境及實際情況,通過各方面的綜合考慮最終確定一個最適合當地的水利工程建設方案。在設計過程當中,其實很多因素是可以提前預見的,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一些風險的對應措施,從而找到農業水利建設當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從而更好的為農業服務。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當中要懂得變通,通過實時監測找到最佳的設計方案。在監督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嚴把質量關,高質量的水利建設項目是能夠為農業服務的基礎。管理部門要重視質量的檢驗,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對于建筑施工材料也要嚴格檢測,務必符合國家的相關質量等級標準,防止由于材料質量過低,給后期的維護帶來隱患。
3、注重引進工程管理
要重視人才在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建設的過程當中要加強人才建設,通過引進專業的高素質人才,提高農業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同時,重注對管理人員的培訓,通過提供學習機會不斷增強專業能力,從而建設出一支管理到位、專業能力強的隊伍。
四、結語
隨著國家和政府的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業水利工程最近幾年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同時還是存在著一些風險和問題,只有盡快找到不足之處和解決措施,才能更好的為農業的整體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魏明華,魯仕寶,鄭志宏.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風險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1,S1:333-337.
[2]德央.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風險之我見[J].農技服務,2015,5,01:169.
[3]羅萍.農業水利工程運行管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3:333-335.
作者:陳立國 單位:山東平原涵宇工程公司
第三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策略分析
[摘要]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能改造現有工程、實現機械化生產、促進農業發展。但目前工程建設存在不足,為彌補這些缺陷,應該遵循高標準工程建設要求,綜合采取改進和完善對策:明確高標準工程方向、制定統一的規范標準、建立并健全規章制度、增加資金投入,并提高建設隊伍素質。
[關鍵詞]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 建設策略 規章制度 資金投入
引言
隨著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為促進農作物更好成長,增加農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重視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必要的。但目前該項工作存在不足,對農業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需要采取改進和完善措施,落實工程建設規范標準,增加農作物產量,推動現代農業增產增收與可持續發展。
1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意義
落實相關的技術措施,注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也逐漸受到關注。
1.1改造現有工程。
一些水利工程的使用時間較長,再加上維修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時修復存在的質量缺陷,對提高灌溉效率帶來不利影響。而通過落實高標準建設的各項要求,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彌補這些不足,對現有工程實行改造,促進水利工程運營效益提升。
1.2實現機械化生產。
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設施完善,注重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機械化水平。通過合理配置機械設備,進而更好約束和規范農田水利灌溉和農作物種植的各項工作,實現機械化生產,提高防洪、抗澇水平,為農作物種植創造良好條件。
1.3促進農業發展。
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極大的節省人力和物力,構建完善的農田水利溝渠網,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防止灌溉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并且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綠色環保,降低對周圍環境破壞,推動農業現代化及其可持續發展。
2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不足
工程建設中,由于相關制度沒有嚴格落實,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制約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效果提升,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
2.1方向不明確。
沒有明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向,相關制度措施和技術規范要求沒有嚴格落實,制約施工建設順利進行,對工程運營也帶來不利影響。
2.2標準不統一。
相關規范標準沒有得到嚴格遵循,一些地方的標準不完善,導致不同地區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不統一,對農業生產和作物灌溉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2.3制度不健全。
有關水利工程建設的規章制度不健全,沒有嚴格執行相關制度措施,或者工程管理制度、運營維護制度不健全,難以全面提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水平。
2.4資金較缺乏。
當地政府資金預算不到位,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沒有調動社會的力量來融資,導致資金短缺,難以提升工程建設標準和水平。
2.5人員素質低。
一些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偏低,沒有嚴格執行高標準工程建設要求,管理工作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維護不到位。
3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策略
為彌補工程建設的不足,落實高標準工程建設要求,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明確高標準工程方向。
落實相關規范要求,做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基本情況調查工作,明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向,為工程建設和各項規范標準落實提供指導。要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根據區域農業發展和農田水利建設實際情況,借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有效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并且因地制宜,考慮當地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更好指導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各項工作。
3.2制定統一的規范標準。
構建行業規范標準,明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向和具體要求,同時在工程建設中嚴格落實各項規定。要結合水利專家的建議,善于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不斷修訂和完善,制定統一的規范標準,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有效指導。
3.3建立并健全規章制度。
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農田特點,制定符合本地的規章制度。同時嚴格落實各項規定,明確相關人員職責,構建工程建設和管理責任制。健全獎懲激勵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讓施工人員為農田水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定期對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存在的缺陷并及時改進和完善,推動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
3.4增加相應的資金投入。
當地政府要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做好預算工作,保證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需要。積極吸納企業和私人資金,組織社會募捐,確保資金來源多樣化。根據農田水利建設需要,對資金使用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并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確保各項資金得到全面落實,防止資金出現被擠占或挪用現象。加強審計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努力破解資金困難,推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3.5提高建設隊伍的素質。
加強施工隊伍建設,確保他們的施工技術水平較高,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意識強。重視項目建設過程管理,重視施工材料質量檢測驗收,保證原材料質量合格。加強施工人員教育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技能,完善獎懲激勵制度,讓他們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貢獻力量。
4結束語
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應該認識其重要意義,明確存在的不足。然后從規范標準、規章制度、資金投入、建設隊伍等方面采取對策,推動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提高農田水利工程標準。同時還要加強運營維護,及時處理存在的缺陷,促進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更好運營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正力.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7),265-266
[2]郭麗朋,馬永超.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綜合效益分析研究[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5(1),52-53
[3]劉群昌,白美健.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探討[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3(1),22-25,55
作者:蔣業奎 單位:鄆城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