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理會計在績效評價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金融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內容。推進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提升金融企業的管理水平,還能為金融企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目前來看,管理會計在我國起步較晚,同時受到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至今未能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通過分析管理會計的應用目的,闡述了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應用的主要考慮因素,并提出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路徑,以供人們參考。
關鍵詞:管理會計;金融企業;績效評價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與持續發展,金融企業也在不斷的轉型升級。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住競爭優勢,必須要注重管理會計的應用,管理會計人員能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它對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管理會計的應用目的
1.1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需以管理會計為主要手段,然后再根據企業自身的相關戰略規劃對企業的戰略實施環節進行監督、審計和分析。對戰略管理而言,其主要是依照管理會計方法將戰略落地的相關業務按照步驟前后排布形成流程。管理會計是企業戰略目標落地的重要手段,它的應用程度能影響戰略落地的成效。
1.2決策分析
通過評價各業務條線、客戶及渠道,管理會計能根據投入產出回報分析對各業務板塊的效率和利潤貢獻進行衡量。
1.3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的方法有多種,例如作業預算、零基預算、全面預算管理、滾動預算及彈性預算。此外,提升營運績效、完善資源配置、加強風險控制及實施戰略規劃均需要通過預算管理得以實現。
1.4業績評價
通過績效導向可確定業務發展的方向和側重點。企業在構建指標體系時,可單獨或綜合應用管理會計的工具方法,例如平衡計分卡、關鍵業績指標法、360°績效評價法及經濟增加值法等。其中經濟增加值法是金融企業最常用的工具方法。
2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2.1符合宏觀經濟政策和監管要求
金融安全對國家安全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國家需強化監管協調,加大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從而降低金融風險。目前,國家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極為嚴格,金融企業要想有效規避風險,必須要制定合理適度的業績目標,不斷推進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
2.2符合行業發展和企業自身特點
金融企業只有不斷的轉型升級才能讓自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金融企業在明確戰略方向時,既要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又要符合企業自身特點。此外,金融企業在進行業績評價時,應時刻認清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并以戰略方向為基本導向,保證戰略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2.3風險調整后業績評價
當金融企業在進行相關業績考核時需充分考慮金融企業內部的各種成本因素,例如資本投入、資金占用等。風險調整后績效評價是最佳的衡量標準,它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經濟增加值和風險調整后回報率指標。其中資本占用和內部轉移價格是最為重要的指標,而經濟增加值則是通過凈利潤扣除經濟資金進行占用而得到的。這里的經濟資本主要是指企業在這一業務上所投入的資本,但由于資本本身的匱乏性,銀行只能支持一定規模的業務發展。同時,由于資本投資本身就是需要回報的,要想能反映出這一業務對企業貢獻的實際價值,就必須在業務發展對資本進行占用時精準計算出資本所占用的成本。但其確定的標準和規范具有多變性,這與企業自身的戰略重點和風險管理文化息息相關。
3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路徑
3.1創建考核評價體系
行業不同,考核評價體系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例如,工業制造業側重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以風險分析、差量分析和價值鏈分析為輔助指標的考評體系;生活服務性行業以員工績效評價為核心,以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環境的適合度和市場細分為輔助指標的考核體系。在創建金融評價體系時,指標要盡可能的精而少。如果過多創建考核指標將不利于金融企業的有效開展。在所有考核指標中,經濟增加值對企業的實際貢獻最大。因此,在金融企業平衡計分卡考核中應創建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由于經濟增加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客觀性,在對其進行考核時需以經濟增加值為主要考核導向,并在考核過程中充分考慮需承擔的各項風險因素。
3.2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內部管理體系
企業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企業價值來源于客戶,客戶的滿意度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中國企業的存在期只有2.9年。產品和服務不能適應市場和不能令客戶滿意是企業消亡的主要原因。只有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內部管理體系,才能有效解決客戶資源與內部組織機構之間出現的矛盾。從而使企業能更好地服務于客戶,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金融解決方案,這也是提升金融企業績效評價的主要手段。
3.3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
只有創建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才能保證績效評價在金融企業中得到有效落實。首先,不斷提高經濟增加值。其次,在利益分配過程中,應根據戰略目標進行適當調整,以促進戰略目標的深入發展。最后,不斷調整績效評價中的創新業務,以符合業務自身特色,從而準確的對經濟增加值進行計量。
3.4建立優質高效的管理會計系統
只有數據來源準確及時,才能對金融企業績效進行合理評價。因此,必須建立優質高效的管理會計系統。第一,數據質量準確,從根源上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第二,信息傳達暢通,從根本上實現管理會計系統的最終目的,從而更好的服務于企業內部。第三,提升數據處理效率,不斷提高數據的及時性,從而為績效考核評價提供高效的數據支持。
4結語
通過深入探討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分析管理會計的應用目的、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決策分析及業績評價,闡述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應用的主要考慮因素,使其符合宏觀經濟政策、監管要求、行業發展和企業自身特點。同時,提出管理會計在金融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路徑,創建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并在此基礎上以客戶為中心設立內部管理體系,健全利益分配,公開透明,以此創建優質的金融管理會計系統。
參考文獻:
[1]陳耀先.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C]//科學持續地發展生產力———世界生產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文集,2009.
[2]喬海曙,謝璐芳.區域經濟發展的金融資源配置研究———兼論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C]//洞庭湖發展論壇文集,2010.
[3]姜黎黎,周小亮.金融制度績效評價:新思路與初步框架設計[C]//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學會論文集,2010.
[4]李國平,周宏,何夢麗,等.不同市場競爭程度與相對績效評價———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C]//中國會計學會學術會論文集,2013.
[5]王愛紅.談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C]//新世紀新思考,1999.
[6]虞群娥.立足人本強化激勵———中國金融企業面對WTO的現實選擇[C]//中國經濟特區論壇:WTO與特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
[7]趙經濤.淺談管理會計在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運用[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10):64-66.
[8]于健.村鎮銀行推進管理會計的意義與一般模式淺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05):43-45.
作者:王繼英 單位:哈爾濱市老干部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