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中CBR試驗檢測技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路質量的試驗檢測是公路工程建設的重要工作,這關系到公路的順利通行和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如何提高公路質量也逐漸成為公路建設者關注的重點。就路基施工中的CER試驗檢測技術進行分析,首先介紹了cbr試驗原理,詳細敘述了CBR試驗過程,最后通過一系列試驗研究CBR值與土的粘性和粒徑的關系,結果表明,CBR值與土的粘性成正比,與土的粒徑成反比。
關鍵詞:公路工程;CBR試驗;應用
1CBR試驗檢測
1.1基本原理
為模擬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最不利環境,在加載之前材料應浸水4d處理。浸水后進行貫入試驗,為更真實模擬路基對土基產生的附加應力,試驗過程中應在試件頂面施加荷載板。材料的強度越高,貫入量為25mm或50mm的荷載越大即CBR值越大。
1.2試料準備
(1)取樣時的位置以及取樣的均勻程度對試驗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取樣時應規范操作。取樣應除去表層土并在同一垂直面上中下三層各取等量土,或在等厚等寬斷面完整取樣。(2)根據我國規范,樣品通過5mm篩以后才能進行制備,但是施工現場達不到這種要求,因此需將試料風干或烘干后搗碎,如果試料為黏土,則可以通過增加悶土試件來達到破碎的目的,使土團能順利通過5mm篩網。(3)使用40mm篩網除去粒徑在40mm以上的顆粒,并記錄這部分顆粒所占比例。(4)土在不同含水量狀態下,測出的強度值是不同的,因此試驗開始1d前,應測定材料的風干含水量。當測試的是細粒土時,樣品重量應不少于100g;測試中粒土時,樣品質量應不小于1000g;測試粗粒土時,樣品質量應不小于2000g。
1.3試件制備
(1)根據顆粒選擇合適的試筒,稱取試筒質量后將其置于底板上,依次放好墊塊、濾紙和套環。(2)為使試件的實際干密度達到最大干密度,本文采用夯擊法制備試件。共制備三種試件,每一組制備三個,每個試件都分三層夯擊,每層夯擊的次數不同。第一次為30次、第二次為50次、第三次為98次。(3)采用四分法對準備好的試料進行篩分,將篩分后的試料平鋪在金屬盤內,以最佳含水量為標準,在試料上撒布試驗前計算確定的水量,使試料含水量維持在最佳含水量±2%左右。(4)當為水泥穩定土時,將土浸潤后再加入水泥攪拌均勻。對細粒土進行攪拌時,以最佳含水量為標準控制細粒土的含水量。攪拌完成后,為避免水分蒸發,可在試件表面鋪上一層濕布。水泥試樣制作過程若超過1h則應廢棄。(5)將擊實筒放平后向其中倒入試料,將表面平整以后進行首層擊實。擊錘一般從45cm高度垂直下落,第一層擊實完成后對這一層高度進行檢查,確認是否合適,以便對剩余兩層實際用量進行調整。擊實完成后的表面需要進行拉毛處理,結束后重復之前的操作,對剩下的分層進行擊實處理。(6)取下套環,修平壓實試筒表面土,取出試筒中的墊塊,稱取并記錄試筒與試件的總質量。(7)重復以上操作制備其他試件,只是夯擊次數有所不同。第二種試件制備時每層夯擊50次,第三種試件每層均夯擊30次。
1.4泡水測膨脹量
(1)以素土制備試件時,試件頂面的濾紙應在制備結束后換一張,同時為保證試件的頂面壓力和結構層壓力一致,應設置多孔板以施加充足荷載板。(2)將試筒和多孔板一起放入空的水槽中,將模具拉緊,安置百分表,讀取百分表示數。(3)水槽開始充水,水需要進入到試件的頂部和底部。水槽中的水面需在其頂面25mm左右,浸水時間為96h。(4)浸水結束后,再次讀取百分表讀數,計算膨脹量。(5)從水槽中取出試件,擦除試件表面積水,靜置15min,將多孔板、底板、濾紙都卸除后稱取試件質量,計算試件密度與濕度變化。
1.5貫入試驗
我國規范規定采用1.0mm/min~1.25mm/min的標準。貫人試驗中與浸水過程一樣都需要在試件頂部增加荷載板增加重量,各國均統一采用施加50N荷載的標準方法。
2影響因素
2.1土質對CBR值的影響
CBR值變化如表1所示。山皮土主要成分為風化石,風化石由各種碎石聚合而成因此基本沒有內聚力,所以其抗剪強度由內摩擦角承擔,內摩擦角包括顆粒間的相對滑動、滾動以及嵌擠形成的阻力,這些阻力與含水量關系不大,與土顆粒的大小、形狀、強度相關,因此山皮土的抗剪強度主要取決于土壤的外形尺寸和粗糙度,與含水量的關系不大。而粉土粘性在表土和山皮土中間,其特性介于兩者之間,因此其抗剪強度組成和CBR值均在兩者中間。可得結論:一般土的粘性越大,CBR值越小,CBR與土質粘性成反比關系。
2.2土料粒徑對CBR值的影響
表土、粉土、山皮土三種土質在粒徑不同時,CBR變化值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同一土質,隨著粒徑的增大,CBR值越大。不同土的最大粒徑不同,粒徑較大的情況下,浸水對其的影響就較小,粒徑大的顆粒采用浸水處理時產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D193-93《CBR標準試驗方法》中規定:該試驗方法適用于最大粒徑小于19mm的材料;當材料最大粒徑大于19mm時需要對材料等級進行修正。
3結語
本文詳細描述了試驗操作步驟,強調了操作過程的注意事項,這對正確理解承載比試驗的機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本文分析了土質和粒徑對CBR值得影響,得出有益結論:CBR值與土的粘性成正比,與土的粒徑成反比,對以后CBR試驗操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海伶.CBR試驗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9,13:72-73.
[2]楊廣慶.承載比(CBR)試驗技術分析[J].鐵道建筑,2004,6:51-52.
[3]朱志鐸,郝建新,黃立平.CBR試驗影響因素及在工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巖土力學,2006,9:1593-1595.
作者:古扎拉衣 單位:新疆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