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路基部分的關鍵。實踐中應當加強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的各環節施工技術質量管控。文章對現階段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以某公路工程項目為例,就如何加強施工技術要點和質量控制,談一下個人的觀點與認識。
關鍵詞: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實例研究
1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要點
公路軟土地基是常見的地形條件,路基施工處理不當則會導致道路整體施工質量差。從技術要點層面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土工合成建材的應用施工過程中不超過3m厚淺層的軟土地基,建議先在地表面上鋪筑上一層土工布,然后再對路堤進行填筑。其中,所使用的土工布具有多種作用,比如分隔、排水、過濾以及加速固結,這樣可以取代傳統的置換方式。軟土層的厚度為3~5m時,建議采用土工布以及砂墊層兩種方式進行聯合處理;在公路路堤下方與地表鋪設土工織物,并且利用建材的高抗拉強度能夠有效克服公路路基地滑動變形,確保其穩定性與穩固性。其次,軟土路基處理時用換填法,通過換土對軟土路基進行處理。通過降低路基不良土質造成的破壞或者沉降,有利于從根本上改善道路路基土質。在換填法應用過程中,利用優質土替代軟土路基中的不良土。
2公路路基開挖以及填料和壓實處理
公路路基土方開挖應當全面了解路基情況,其中包括地下水、土質以及工程項目建設等,技術人員做好交底工作。其次,溝槽開挖。根據擬建公路路基工程條件、土質情況等,做好放坡以及邊坑支護,其中溝槽邊沿1m以內切忌堆放土體或者物料。在滑坡地段施工開挖過程中,需嚴格控制開挖順序,自滑坡體兩側逐漸向中部進行,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開挖作業,堅決避免全方位拉槽施工開挖。公路路基填實時,盡可能選用粗砂粒狀的物體,對其粗細度嚴格控制,直徑控制在15cm之內。同時,嚴格控制含水量,避免使用易吸水土料進行填實。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類型的填料在下雨天氣條件下或長期水堆積影響下會造成路面塌陷、路面不平。比如,某公路段因大雨而導致路面塌陷,結果6輛車追尾。事故調查,主要原因是公路修建過程中路基施工質量不達標。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技術手段。根據路基填實效果、填實材料粗細以及含水量等,合理選擇壓路機等機械設備。在路基壓實作業時,應當對壓實次數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而且壓路機械設備的操作方式需結合工況條件,以此來保障壓實效果保持一致。根據工況條件對碾壓次數、碾壓方式等適當的調整,以免始終采用一種方式整體碾壓;在整個路段碾壓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通過適當、適時的調整碾壓方式,來確保碾壓質量以及整個路段路基整體均勻度
3排水與防護
工程項目施工中用到的地面排水技術和設備呈現出多樣化特點,比如邊溝、急流槽以及截水溝和跌水等。公路排水施工中排水溝四周需要布設輔助設施。路基施工中所用加固材料主要是漿砌片石,尤其是級別較高的公路水網地段路基施工過程中,傳統模式下的逢溝設涵模式已經無法有效滿足現代建設需求,需重新對灌溉溝渠進行布局。路面將積水排除,減少因積水滲入而造成路基邊坡受到嚴重沖刷。路面排水建設過程中,路拱橫坡視角不小于2%;雨水排出方式有兩種,即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集中排水施工過程中,要求非常的高,多在硬路肩外側布設預制塊,其材料主要是混凝土;也可建設瀝青混凝土攔水帶,并且將公路路基的兩側雨水集中起來,然后統一排出路面。公路路基施工中可采用暗溝、滲溝以及盲溝等形式,傳統模式下的地下排水施工時用到的砂礫料反濾層,已經被土工織物所替代,應用效果非常的顯著。路地下排水工程中,建議采用20cm直徑的軟式透水管,其應用效果明顯。路基防護主要表現在支擋與坡面兩種防護形式,具體分析如下:首先,支擋防護。路基防護時使用最多是支擋防護形式,以擋土墻為主。考慮工況條件,如果石料資源較為豐富,而且地基良好,則采用石頭堆砌的擋土墻支擋防護。受力均勻且墻身體積相對較小的擋土墻,應當與路基防護結合,比如采用扶壁擋土墻、懸臂擋土墻等。公路路基坡面防護,有利于減少地表水沖刷影響,避免路基坡面風化。目前公路兩側種植草木,并對公路邊坡做好防護。
4公路路基工程實例分析
某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全長5.1km,其所在路段2.5km區域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本公路工程路基基層含水量相對較大,而且路線縱向上的淤泥為3~10m,橫斷面下方的水平淤泥多從路基左側向由側岸邊傾斜,承載層的橫坡相對較大。基于物理力學以及本地端的深度,采用軟基技術手段對路基進行加固處理。本工程項目標所在的路段路基土方量非常的大,而且分布不均勻。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本路段路基的施工質量及其結構穩定性,施工之前應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4.1路基排水
公路路基排水的目的在于將路基含水量盡可能地限定施工標準允許的范圍內,確保路基能夠一直保持干燥,路基路面口罩應當穩定,有一定的結構強度。在公路路基施工前,應當嚴格檢查公路路基排水系統的完好性,加強排水工程施工質量管控。本公路工程路基結構穩定性的主要保障措施有設置側溝、溝槽以及滴灌和倒虹吸通道。同時,還要布設盲溝、滲水井以及下水道。實踐中,根據工況條件布設臨時性的排水設施,以確保公路路基土石和相關附屬建筑能夠發揮作用,消除公路地基與水患。
4.2填石隔水層
基于經濟性與技術性要求,本道路工程項目軟基處理過程中采用的是砂墊層+塑料排水板+土工布的方式。除擴散應力產生的影響之外,砂墊層是軟土排水固結過程中的地面排水渠道。本工程施工過程中有一處需要石方爆破,土石方平衡利用僅在施工圖中考慮,路線的豎向分布非常不均勻。為避免公路路基填土對砂墊層造成污染,在砂墊層上布設全寬填石隔水層,其厚度控制在1m左右,并且利用石方爆破區石料進行填石隔水層施工填筑。隔水層建成后,有效提高了公路填土路基底高程,而且使公路路基在沉降穩定后能夠有效避免對地下水產生不利影響。
4.3嚴格監測路基沉降
在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之前,應當沿著路基縱斷面合理選擇典型的幾個路段作為觀測斷面,基于觀測結果對路基穩定性進行判定,并以此為基礎來確定是否能夠繼續施工作業。在此過程中,可采用核子密度儀法進行路基施工質量監測,在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壓實測定過程中,建議采用核子密度儀法進行檢測。在該方法應用過程中,對測定層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超過20cm;先隨機對待測路基進行選樣,確定測試位置后對該路基進行預熱并將核子儀設備布設在待檢測位置。開啟測量儀器設備,按照預先準備的測量方案嚴格測量施工壓實度,測量結束后及時讀取測量結果,并根據測量所得的數據對該路段施工壓實質量進行判斷。
5結語
總而言之,公路路基施工是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決定著本公路公路承載力以及穩定性和應用安全可靠性。為此,應當加強公路路基施工要點控制,對各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從材料的選用、人員的配置以及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控制等多方面著手,以此來有效確保公路工程整體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喬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探討[J].江西建材,2017(21):145-146.
[2]寶玉梅.公路黃土路基強度試驗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6(8):22,25.
作者:曾小龍 單位: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市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