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農產品國際貿易結構特征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產品國際貿易結構特征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農產品國際貿易結構特征探究

    摘要:本文從我國農產品貿易的結構特征研究我國的農業安全。得出以下結論:(1)我國的農地面積和旺盛的需求決定了我國將長期成為農產品貿易逆差國,在非農產品上每賺100美元,就必須用其中16美元抵消農產品逆差。(2)我國主要從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進口農產品,畜產品、油脂類和蔬果成為我國主要進口大類。(3)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逐步放緩,主要品種是水產制品、蔬菜制品、茶葉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傳統優勢品種。為了維護國際貿易和農業的安全,我國要穩步加快推動農業走出去、積極發展與其他土地豐富國家之間的合作、加強對重要農產品的風險監測、繼續支持農產品出口。

    關鍵詞:農產品;國際貿易結構;產業安全

    農業安全始終是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根本大事。

    一、農業國際貿易結構對產業安全的影響

    國際市場是保障農業安全的重要領域,“要善于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把握好進口規模和節奏。”農產品安全包含三個方面:從數量的角度,要求農產品的供需平衡;從質量的角度,要求農產品的營養結構合理、優質衛生無污染,滿足人們健康生活的需要;從發展的角度,要求農產品的獲取要注重生態環境的良好保護和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其中農產品數量安全居于核心地位,屬于經濟學研究的范疇,是本文主要討論的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僅有糧食,還包括肉類、蔬菜、食用油、乳制品等。特別是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我國在耕地使用上進行了積極調整后,國際市場就更加成為提供其他農產品需求的重要途徑。

    二、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市場結構

    近20年來,中國在世界農產品貿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1999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和進口總額分別占世界的3.17%和1.91%,名列世界的第10位和第13位。而到2019年該比重分別提升到5.28%和10.23%,名列世界的第5位和第1位。其中農產品出口額從1999年的129.84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746.7億美元,年均增長9.14%。但近年增幅有所下降,農產品占總出口的比重從6.66%,快速下降到2006年3.03%,此后長期維持在3%左右。而農產品進口額從1999年的83.7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434.5億美元,年均增長15.27%,進口增幅明顯高于出口增幅。農產品占總進口的比重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從1999年的占比5.05%,逐步提升到2019年6.93%的歷史最高水平。從貿易盈余看,我國從農產品順差國變成了最大的農產品逆差國,1999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還獲得順差46.2億美元,此后逐步下降,2012年逆差已經達到539億美元。2019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到698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逆差國。我國2019年所有商品的貿易順差也不過4296.2億美元,也就是說在其他非農產品上每賺100美元,就必須將其中16.01美元用于抵消農產品逆差。2019年我國農產品貿易中以對日本、中國香港地區、韓國的順差最大,分別為92.6、78.3和39.1億美元。而逆差超過50億美元的國家多達六個,它們分別為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阿根廷和加拿大,逆差額分別為286.1、98.1、74.8、70.2、64.2和59.4億美元。從我國主要貿易對象看,1999年我國農產品主要出口地相當集中,日本、中國香港地區、韓國、美國四地占出口量的63.2%,其中僅出口日本就高達36.7%。到2019年,我國出口集中度顯著下降,表示出口集中度的CRs4下降到40.31%,CRs8也從74.0%下降到58.39%。其中最大的出口市場雖然還是日本,但比重僅為13.8%。日本之后分別是中國香港地區、美國、越南、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其中,傳統的四大農產品出口市場的出口額近5年幾乎沒有增長,而東盟成為近5年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與出口相比,進口市場的集中度僅略有下降,CRs4和CRs8從44.34%和63.11%下降到42.49%和61.90%。但主要出口市場變化明顯,1999年最大進口來源國為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加拿大、阿根廷;而2019年最大進口國則為巴西,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我國從東盟輸入的農產品數量增長最快,占比達到16.4%,蔬果、油脂類、糧食等是我國從東南亞進口的主要產品。

    三、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產品結構

    本文將所有農產品分為七個大類:包括畜產品(不包括動物油)、水(海)產品、糧食、蔬菜和水果、油脂類(包括食用油籽、干豆、餅粕,以及動物油)、工業原料(主要包括毛皮、棉花、天然橡膠等原料),以及其他類(包括經濟作物、面食、飼料等)。木材、紙漿等林產品不計入農產品,下文所有數據來源于聯合國UNcomradeDatabase數據庫,采用SITCRev.3分類法。近20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結構變化明顯(如表1)。出口方面,1999年蔬果類就是我國出口最多的類別,而到2019年比重從27.4%進一步上升到37.3%。主要出口品種是蔬菜(78.8,單位億美元,下同)、蔬菜制品(73.3)、水果(59.6)、水果制品(38.4)。其中2019年蔬菜出口主要是蔥蒜、馬鈴薯;蔬菜制品出口主要是菌菇類、罐頭等;水果出口主要是蘋果、葡萄和梨。上述蔬果多為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農業,而世界上占比較大的新鮮蔬菜、花卉、柑橘、香蕉等品種,則出口比重較低。水產品出口比重排第二,從1999年的22.8%增長到2019年的26.8%。我國水產品出口占國際貿易的比重高達14.45%,主要品種是魚類(79.3)、魚制品(37.6)、甲殼類(36.1)。包括墨魚魷魚章魚、貝類、對蝦、藻類等養殖品種及其粗加工制品。其他類出口增幅是各類農產品中最大的,20年增長了8.2倍,其比重從1999年的12.0%增長到2019年的19.1%。其他類出口主要品種包括糖及糖果(23.9)、茶葉(21.8)、寵物食品(19.5),同樣是我國傳統優勢產品及勞動密集型初加工產品。此外的四大類出口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國內需求增長顯著,工業原料、畜產品和糧食出口的比重下降7.8%、7.1%和6.7%。進口方面,我國對油脂類的進口從1994年就快速增長,1999年已達到進口比重的35.9%,2012年后進口油脂類穩定在500億美元左右,2019年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的34.9%。其中我國主要通過進口大豆(354.2)來提取食用油,而進口豆粕(10.5)和大豆油(5.9)都不多。其次是棕櫚油(41.5),基本都是進口制成品。而進口油菜籽(12.2)和油菜籽油(13.3)的數量基本相當。其他進口油脂類還包括動物油(12.7)、芝麻籽(12.0)、葵花籽油(9.2)等。巴西(233.0)、美國(68.0)、印尼(42.6)、阿根廷(39.2)、加拿大(34.3)是我國油脂類的主要進口來源國,其中大豆進口主要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而棕櫚油基本來自印尼和馬來西亞。糧食作為最受關注的農產品,其實占比并不大。2019年我國總進口糧食64.3億美元,占比僅為4.5%,甚至比1999年下降了2.0%。和其他品種持續增長不同,2012我國糧食進口首次突破50億美元,2015年更是高達102.5億美元,此后我國糧食進口數量出現穩定下降,2019年僅為64.3億美元,比2015年下降了37.3%。在糧食各種類中,作為主糧的大米(12.5)、小麥(9.0)進口量近年來逐步下降,進口較多的是作為酒類原料的高粱和作為飼料的玉米。進口增長最快的是畜產品,進口額從1999年的7.4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252.8億美元,增長了33.2倍,占比從8.8%提高到17.6%,我國畜產品的進口品種主要的類別是牛肉(82.3)、乳制品(50.5)、豬肉(45.1,不包括內臟),僅這三種品種就占整個畜產品進口的70.4%。我國從新西蘭、巴西、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四國進口畜產品集中度高達59.8%。我國對蔬果的進口也增長了28.3倍,2019年我國進口水果112.8億美元,約為全部蔬果的2/3,櫻桃、香蕉、堅果等是我國進口額較大的水果品種。我國進口蔬果的來源國比較分散,根據蔬果的不同種類,分別從泰國(40.8)、智利(20.8)、美國(14.5)、越南(11.9)等國進口。此外,水產品和其他類的進口比重略有提高。水產品的增長主要來自我國對深海水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而其他類中的兒童奶粉(51.3)則成為增長最快的細類。工業原料雖然也有增長,但和其他種類相比,增速較慢,占比從1999的20.0%下降到2019年的8.4%。

    四、結論

    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結構,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1.無論進口還是出口,我國都是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主要參與者,我國對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都在不斷擴大。2020年我國已經進入人均GDP萬美元的水平,人民對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并多元化,但我國人多地少、且土地產出率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我國將長期占據農產品最大進口國和最大逆差國的位置。我國在其他非農產品上每賺100美元,就必須將其中16美元用于抵消農產品逆差。2.我國的對農產品的需求強烈,進口集中于巴西、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土地豐富的國家,僅這四國就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的49.7%,這些國家也是我國的主要逆差來源國。從產品結構看,近年來畜產品和油脂類是我國主要進口產品,而蔬果進口量也快速增長。隨著我國居民農產品需求結構的升級,以上三大類產品的進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糧食進口雖然比重較小,但由于我國人口數量龐大,每年全國大米供應量是國際貿易總量的20倍,糧食價格波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始終需要高度重視。3.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增速近年來逐步放緩,從貿易對象看,我國出口的主要市場是日本、中國香港地區、韓國、越南等周邊土地更加稀缺的區域,依靠運輸便利的優勢進行生產。從品種上看,我國出口的品種多數是水產制品、蔬菜制品、茶葉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傳統優勢品種,并非國際貿易主要品種。無論從貿易對象還是出口品種看,我國未來出口的增長空間都比較有限。鑒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結構特點,本文對我國農產品安全提出以下建議:1.必須認清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整體形勢:由于我國人均土地占有率較低,而人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我國將會長期占據世界第一大農產品逆差國的位置,不要幻想能通過努力重新成為順差國。而農產品又是國際貿易中最敏感的產品之一,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自身農業的安全,都會對農產品貿易設置重重限制。因此我們要直面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量巨大、市場集中度過高、缺乏定價權等問題,對農產品貿易安全的重視應提升到與制造業供應鏈同樣的高度。要積極推進戰略性農業國際合作,改善貿易環境、拓展貿易渠道、推進市場多元化。要在堅持市場導向和企業自主決策的原則下,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選擇重點地區、重點環節,穩步加快推動農業“走出去”。2.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的農產品進口來源地集中在美洲和澳洲等有限國家,當前美國對華越來越敵視,非常不利于我國進口農產品安全。我國必須積極發展與俄羅斯、烏克蘭、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其他土地豐富國家之間的合作,探索國與國之間新的土地合作形式。要加強與歐洲的農業技術合作,與荷蘭、德國、法國等國家互通有無。還要加強“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在非洲等新興地區擴大耕地面積,主動對接國內緊缺的農產品進口。3.保障進口安全是當前我國農產品安全的重點。在大豆、大米、工業原料等領域,我國存在嚴重的進口品種錯配(產品國際貿易總量不大,但我國的需求占比較大),使得我國在這些品種上面臨供求關系緊張、價格大幅波動等安全問題。而未來我國對豬肉、牛肉、乳制品等畜產品,以及水果、玉米等農產品的需求還將快速增長。應加強農業安全風險預警研究,制定應急預警預案,防范市場供應變化對我國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加強重點品種的國家儲備,為復雜形勢下我國農產品供應保駕護航。4.不能放松對農產品出口安全的支持。當前我國農產品出口,主要是利用我國勞動力較高效率形成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依靠距離優勢,在部分產品和區域獲得訂單。但隨著我國勞動成本的提高,這些領域的增長將越來越困難。要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拓展出口領域(比如遠洋捕撈、水果等)、開拓國際市場(比如東南亞、非洲國家)、扶持出口生產基地、穩定和擴大農產品出口的優勢領域。

    參考文獻

    [1]曹新明.我國農產品安全的現狀、爭論與建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3(5).

    [2]黃繼煒.農產品世界貿易結構的變化與趨勢[J].農業經濟,2021(5).

    [3]李福艷.農產品貿易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業經濟,2017(1).

    [4]徐田華.關于糧食安全重要論述研究[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8(7).

    [5]樊勝根,張玉梅,陳志鋼.逆全球化和全球糧食安全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9(3)

    作者:黃繼煒 林昌華 單位:福建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福建福州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福建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a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成人五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毛片免费网站|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