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常態下的中職學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一種不可逆的發展狀態,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科技興國的階段。而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是在專業領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包含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由于工匠精神對專業領域的要求很高,追求極致和完美,因此具備工匠精神的人才為國家制造業的競爭與發展做出了更高的貢獻。中職學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隨著國家中等職業教育事業的大力發展,也為人才培養工作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隨著我國新常態發展時期的到來,在人們對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的基礎上,越來越注重更高層次的追求。我國制造業不斷發展與創新,也正是為了制造出更加優質的產品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人們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對產品的需求突破了價格的限制條件,高品質成了人們追求的新目標。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應該致力于生產出更加優質高端的產品,那么就需要不斷擴充更多具備工匠精神的人才。而工匠精神即卓越品質的追求精神,更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原動力,因此工匠精神需在教育工作中著重培養。
二、傳統模式下職業學校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儲備能夠更好地指導實踐活動,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理論教學枯燥,學生在被動聽課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更感覺枯燥乏味。盡管教師在理論知識講解方面力求精講細講,但是學生的聽課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因此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進而對專業技能的掌握也失去了信心。由于最基本的教學目的都沒有達到,學生沒有對本專業的熱愛就沒有進一步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意愿,因此匠心精神的培養就更加無從著手。
(二)沒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傳統模式下,在中職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僅僅是完成教學的基本目標,在學生完成課業任務之后,沒有進一步引導和促進學生進行專業領域的深度研究,而沒有目標就使學生沒有了完善專業技能的源動力。由于專業領域的深度探究也是學生專業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石,故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在完成基本課業任務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層面的創新與發展。匠心精神的基本表現之一就是創新發展,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匠心精神,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引導。
(三)沒有用大量實踐活動來完善學生專業技能中職學校致力于為國家培養技術型人才這一目標,培養技術型人才需要大量的實踐作為教學基礎,學生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來掌握并熟練運用職業技能。在傳統模式下,中職學校的教學過程偏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教學的形式也僅僅是教師為學生做示范,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較少,實踐教學占整個教學時間的比重較小,滿足不了學生訓練職業技能的需求,這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完善是十分不利的,降低了其職業競爭能力,進而影響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而匠心精神也是需要在大量實踐活動中培養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匠心精神的培養提供了必要平臺,因此應該改變傳統偏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注重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匠心精神。
三、新常態視野下中職學校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在學校開設專業知識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于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因此需要通過開設專業知識競賽來激勵學生學習。例如,在酒店專業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它涉及一部分管理學原理的知識,而這些知識需要學生通過反復記憶才能掌握,這樣的學習方式是枯燥無味的,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開展管理學原理知識問答競賽,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比賽。由于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表現欲望,那么在表現欲望的促使下學生能夠積極地準備競賽知識,使管理學原理的相關理論知識能夠得到很好的掌握。而在競賽環節設置獎勵機制,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其主觀能動性,使其進行更深層次的專業研究。也正是因為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才能為學生匠心精神的培養打好扎實的專業基礎。
(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中職學校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實踐教學時間較少,而專業技術技能的學習是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掌握,進而熟練地應用。不斷在實踐的基礎上追求更加卓越的工作成果,這才是匠心精神的具體體現。因此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來為學生完善專業技能提供更好的平臺支持,這就需要中職學校進一步擴充信息儲備將良好的實習崗位提供給學生。例如,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的應用與普及給各個領域帶來了便捷的服務,因此學校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學校網站建設,對接更多優質的企業單位,形成校園實習與招聘機制,給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得到更加正規的專業技術實戰經驗,將專業技能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總結自身不足發揮自身優勢,使其專業技能操作與應用有了進一步提升。而具備工匠精神的前提是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因此實踐活動是培養中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媒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社會經驗較少,學校應該在大量實習崗位中逐個篩選,對接優質的實習崗位,確保學生實踐活動的安全。
(三)注重培養學生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態度在中職學校學生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熟練運用專業技能后,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向更加優秀的層面發展,培養其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匠心精神,使其在專業技術領域創造出卓越的工作成果。就創新意識培養層面來說,首先在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宣導創新意識,其次可以在實踐教學工作中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例如,開設專業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并且對有創新成果的學生予以表彰及獎勵,樹立專業技術創新模范來影響其他學生,積極開展專業技術創新研究活動。而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態度是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來實現的。例如,在酒店專業客房服務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實訓內容的審核標準設定得比較高,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從不符合標準開始逐步完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直觀看到自己的努力,知曉自身還有很多提升空間,需要進一步努力。這樣的實踐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追求完美與極致的態度,進而在以后工作中對專業技能方面追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四)完善教學機制,注重實踐教學由于傳統模式下偏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不利于學生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更加不利于匠心精神的培養,因此要增加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階段的比重。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育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學校可以設置實踐教學體系,及時采購教學器材,為實踐教學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還應該設置學生的實踐作品展示專區,發揮優秀作品的宣傳作用,以此激勵學生積極創作作品。由于大量實踐教學的開展要求更加專業的師資力量配備,因此學校應該進一步對教師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實踐教學的專業水準。在此基礎上可以聘用各專業技術領域優秀的人才作為師資力量,進而將實踐教學與現實工作聯系在一起,也使實踐教學盡可能地貼合于實際工作。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匠心精神,中職學校應該更加積極的轉變教育方法。通過實踐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學生匠心精神的培養提供實踐基礎;通過開展專業知識競賽活動積極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素養;教學機制在師資力量上為學生提供了更專業的教學條件,實踐器材的充足供應為學生實踐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而通過實習活動讓學生在更加專業的領域對自身專業技能進一步提升與發展。由于培養學生匠心精神的教學模式并無定式,因此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研發與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匠心精神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敬霞,喬永慶.新常態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J].教育現代化,2019(124):111-113.
[2]于冉冉.探討新常態視域下職業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J].智庫時代,2018,155(139):82-83.
[3]林崇文.對中職學校專業教學中工匠精神培養的研究——以我校數控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9(132):168-169.
[4]趙爽.新常態下地方高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徑探析——以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0(132):90-91.
作者:張朝開 單位:廣西工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