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告專業基礎課程改革方法與手段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徒制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我校的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是以學徒制教育模式代替傳統授課方式,將專業基礎課程朝著就業方向教學,以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傳統教學由于對學生專業基礎課程的忽視,使學生設計的作品輸出率與采用率不成正比。因此,我校對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基礎課程改革進行探索,以解決就業難等問題。
關鍵詞:基礎課;就業;改革方法
現代學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廣告設計與制作行業的策劃、設計變得更具個性化和多元化。這對廣告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使學生的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也對高職院校的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培養出設計有特點、制作有方法、審美有品味的廣告應用型人才,成為了職業院校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新的挑戰。以往的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多以專業核心課程為就業導向,忽視了專業基礎課程對崗位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我校在學徒制下對廣告專業進行改革探索,以基礎課程為就業目標,在師資隊伍建設、授課方式、考核標準方面作了以下嘗試。
一、打造名師工匠,以師帶徒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職業教育質量的保證。職業教育需要的是能把握市場動向的、有實戰經驗的教師;能掌握“教”法的師傅。職業院校“派教師下企業,把師傅請進來”是十分必要的。職業院校要提升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考核師傅的專業水平及人格品質;不因教師下企業影響教書,不因師傅進課堂影響育人,打造名師工匠,以師帶徒。
(一)名師工作室。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大力推進基礎課程改革,申請并創建黑龍江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切實實施以師帶徒、技法傳承、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在中國畫、漆畫、書法三門基礎課課程教學、培訓與創作方面,我校以工作室制度、學徒制教法、階段式教學的方式授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逃曠課比例下降,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職業素養有顯著提高。
(二)教師出校園。傳統的廣告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專業教學與行業和市場脫軌,教材用十年前的教材,教學案例不及時更新,理論教學枯燥乏味;教師下企業架子放不下,不學習、不拜師,技能水平停滯不前。因此,我校在教師培訓方面采用業余兼職、假期集中、鼓勵參與社會活動三種形式,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實踐效果不錯。這既為教師理論教學提供了實踐機會,又能讓教師準確掌握時代前沿動向,保證教師上課時間“下企業不下課”。
(三)師傅請進來。高職院校聘請兼職教師是十分普遍的。在企業里,具有設計經驗的師傅很多,但專業技能水平高不一定是好老師。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師傅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聘請師傅時要嚴格做到上崗前培訓、上課時跟進、下課時反饋,以保證師傅的技能水平上升、思維意識超前、道德方向正確。我校在外聘人員上課時會有督導時刻跟進,及時進行教學反饋,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反映不錯。
二、采用“1234”課程體系,“123”教學模式
“1234”體系是“1個目的、2個方向、3個能力、4個對接”,即以就業為目的;以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為就業方向;具備手繪能力、機繪能力、創意設計能力;培養方向與行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對接,專業水平與職業能力對接,考核評價與用人標準對接。[1]“123”教學模式,即1門專業課程2個循環3次跟蹤。學生在完成1門課程一個學期學習任務結束以后,跟下一年級再次循環學習,以鞏固理論知識、熟練技能、創新技法。學生課上跟班、課下跟師,假日跟崗,達到“學中做、做中求、求中解”的學習效果。[2]我校在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基礎課程改革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深度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現穩就業方面做了全新的嘗試。我校除了邀請藝術家光臨指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確定自己的風格以外,還組織學生參觀展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校將裝飾畫、漆畫、國畫、書法課程中學生的優秀作品經學生本人同意后,通過畫廊展賣的形式體現作品價值,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我校還與多個書畫學校長期合作,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訓基地,使學生可以在假日跟崗,助教素描、書法、國畫課程。通過學徒制與專業基礎課程的融合,我校的專業基礎課程不但能滿足對專業技能課程在造型能力、設計元素、色彩搭配、眼腦協調方面的要求,而且能在獨立課程中達到就業水平,破解以專業為方向的單一就業模式,使專業基礎技能成為就業手段,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增加學生的就業創業機會。
三、考核標準
首先,我校的考核評價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由以往學校教師單一評價的體制,改為學校教師、企業和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更為客觀。其次,考核內容由單一的專業能力向職業能力轉變。我校通過查閱資料、畢業生調查、實地考察等方法調查現代廣告公司的用人標準,從而制定合理的課程方案,確立人才培養方向,完成職業技能與崗位需求的精準對接。
四、結束結
廣告專業基礎課程不僅要為培養學生軟件操作能力、藝術設計能力以及廣告創意能力服務,同時還是一門獨立就業的手藝,可以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高職教育要將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我們一直在課程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和嘗試,可能存在很多不足,希望本課題論文能為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以提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李俊杰.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課程改革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張健.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高職專業課程改革[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作者:周競 單位: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