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背景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我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人員臃腫、機制不靈活、職責不明等,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基于此,闡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資運行的特點,分析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現狀,并提出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新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現狀;管理對策
目前,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和農業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建設新農村的目標背景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可以用于防洪、灌溉,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減少農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在農村,農業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農業發展狀況對新農村建設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這也是我國建設新農村的重點。
一、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資運行的特點
(一)提供公共服務
通過修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特別是防洪工程等,可以減少洪澇災害,并且外部效應較強,可以促進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保護農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不具有消費排他性
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帶來的好處將會擴散到整個影響區域,群眾在享受到防洪保護的益處之后,也不會對他人的收益產生影響。因此,每個受益者都可以得到應得的利益,而且互不干擾。
(三)非價格性
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屬于公益性的項目,因此,價格機制在該項目中的需求和供給無法發揮作用。這類工程也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其投資的規模較大,帶來的效益主要是社會效益,間接的經濟效益回收周期比價長,而且災情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因此,在減災的效益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投資者不愿意進行這類工程的修建,一些工程全靠政府來修建,并負責管理。
二、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現狀
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運行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制度的建設。但是,在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農業生產中,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重大。在建設的過程中,通常會有有關部門為其提供技術監管和服務。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完工之后,建設工程部門通常會全部撤離,從而導致無人監管的情況發生,在發生一些問題時缺乏必要的維護和修正,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由飲水、輸水、配水等部分組成,對于農民來說,一般利用到的部分主要是配水工程,剩下的幾個部分為農民集體公用;而在飲水、輸水等環節中更容易面對一些技術問題,若出現損壞,通常無法修繕。在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公益性工程。因此,通常承包給個人建造商。但是,承包商不負責維修這個部分,所以導致這個部分的缺失,也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管理職責不明確
在農村,一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職責不明確,沒有在制度上規定責任主體,因此導致責任的缺失。而且,在對工程進行技術維修時,由于一些工程是多個村莊公用,從而發生責任推卸的情況,導致無人維護。所以,這就影響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持續使用。另外,很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護和保養的效果不明顯,從而在飲水和供水環節產生問題,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也導致了農民的不滿。
(三)農民的觀念有待改善
很多農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習慣靠天吃飯,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持質疑態度。不了解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究竟會帶來何種效果,也無法衡量出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為農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這也表現了農民務實的心態,他們更愿意固守傳統,保持安穩。因此,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認可度不高,甚至在心理上比較排斥。所以,要發展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不僅要注重技術上的改進,還要轉變農民的傳統觀念。若農民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持高度認可的態度,就會積極參與到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來,并支持其發展。所以,要讓農民參與到工程中來,從而促進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長遠發展。
三、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對策
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逐漸形成。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這種體制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弊端,很難適應新農村建設。因此,要對其進行改革,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一)堅定改革原則
我國水資源嚴重缺乏,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因此要保證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在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上,要堅持水資源有效配置的原則。另外,還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我國社會發展中,農田小型水利工程是其重要的基礎,因此,既要減少農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又要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提高經濟效益。所以,管理體制要在盈利性和公益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二)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明確責任
要發展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就要明確管理制度和一些相關的責任。目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還不健全,責任尚不明確,從而導致未能進行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并由此引發技術上的問題。因此,要落實好相關的責任,將每一個自然村作為單位,若多個自然村共用一個農田水利工程,則可以施行輪流負責制。再或者將一個自然村作為中心,其他自然村需要定期繳納一定的維修和保養費用,從而確保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另外,在明確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責任之后,要提出一些具體的管理措施。并派遣專門人員負責對工程的維護和保養,從而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運行的效率,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普及節水灌溉理念,提高農民節水灌溉意識
目前,很多農村和農民在農業生產上過于重視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影響了農業生產方式的選擇。農業生產方式比較粗放,水資源利用率不高。因此,要普及節水灌溉理念,提高農民節水灌溉意識。要從農民的自身情況出發,使他們認識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好處,并積極參與到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來,從而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在此基礎上有利于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四、結語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地區興建了很多小型水利工程。但是,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職責不明確,農民的觀念有待改善等。因此,要堅定改革原則;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責任明確;普及節水灌溉理念,提高農民節水灌溉意識,從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傅裕.建設新農村背景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發展[J].科技視界,2015(13):283.
[2]唐書林.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的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發展[J].科技風,2014(1):270.
[3]田凱.新農村背景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3(17):180.
作者:楊偉 單位:云南省寧洱縣同心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