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服裝設計人才培養過程中,仍沿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機制,這就使得人才培養與社會現實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性,嚴重影響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與就業發展。基于此,在時尚產業發展背景下,全面探索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時尚產業;服裝設計;發展;人才培養
1時尚產業迅速發展背景下的我國服裝行業的地位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服裝行業是一種前沿性的行業,也是一種時尚性的行業,在時尚產業背景下,全面探討服裝行業的整體地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能夠真正明確服裝行業的發展,也能夠為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提供前提和方向??梢哉f,服裝行業在時尚產業中肩負著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振國家經濟和促進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等方面的重任。
1.1服裝行業朝著創新智能方向發展
在時尚產業迅速發展背景下,服裝行業作為時尚產業的主角,勢必會受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全面進步、時尚產業深入變革的直接影響。因此,探討現階段服裝行業的發展,需要科學把握它的創新化與智能化等基本特點。一方面,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服裝行業在轉型變革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比較嚴重的沖擊與挑戰。傳統服裝行業只有注重創新和發展,只有全面打造原創力度,切實提升原創品牌的整體附加值,才能切實優化自身的經濟效益,也才能真正在社會潮流中立足和發展。另一方面,在信息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服裝行業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要求它們要始終朝著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深入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經濟的大背景下,傳統服裝行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全面應用信息技術,優化各個產業鏈,全面提升生產效率,改變過去人工制造的傳統模式,全面提升自身的生產水平。與此同時,在銷售環節中,服裝行業也應該改變過去封閉的銷售模式,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來強化生產與銷售的關聯,將設計前端、制造中端與銷售終端等全面結合起來,以便提升設計與生產的針對性,全面迎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1.2服裝行業推進“設計+”概念的創新
當前,我國服裝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它的同質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缺乏原創,缺乏創新,突出表現在設計創新乏力和同質化嚴重,原創精神不足等方面。在迅速發展的時尚產業背景下,服裝行業若想全面可持續發展,必須將“設計+”的理念進行全面貫徹和滲透,以綜合性提升服裝行業的整體設計水平。一方面,在服裝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發揮聯動機制,將時尚元素、藝術科技和生活環境等充分關聯,全面提升服裝產業的藝術價值和生活屬性,滿足人們日益繁榮的休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在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今天,服裝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主動突破國界限制,有效追究文化的多元性。特別是在服裝設計過程中,除充分依托于傳統性的文化元素外,還應該主動吸收國外先進多元的元素,同時更要注重服裝設計與市場需求的有機結合。
2時尚產業發展背景下的我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
時尚產業發展迅速,在此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在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迎合時尚元素,全面分析市場動態及需求,充分結合高職生的職業發展等等,構建科學全面的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提升高職生的職業素養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2.1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搭建師生互動的平臺
時尚是不斷發展和演變的,若高職院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容易造成教學工作與時尚發展的脫節。基于此,高職院??梢猿浞掷眯畔⒓夹g手段,全面提升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質量,全面優化該課程的時效性和實效性。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依托于多媒體教學工具,及時向學生傳達時尚元素。通過這種教學工具,還能夠實現良好的師生交互。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展示優秀的設計作品,也可以共享學生自己的設計作品,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賞析與點評。與此同時,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深入發展的今天,高職院校還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慕課教學等多種方式,也可以借助于手機客戶端深化師生之間的聯系,確保師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網絡互動。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理應優化學生的信息素養。時尚產業的發展速度是無比快速的,學生稍微不注意這方面的信息,就可能與時尚元素產生距離?;诖?,高職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補充和更新自身的時尚認知,緊追時尚發展步伐,隨時更新自身的時尚資源庫。與此同時,服裝設計時尚的方向也是多元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來主動進行相關知識的擴充和完善。
2.2探索實踐性服裝教學,實現產學研的高度整合
服裝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主動探索實踐性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素養。一方面,高職院校在服裝設計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積極踐行任務教學法或者開展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積極結合自身專業素養以及設計能力來開展主動探究。當然,高職學生的人脈相對比較薄弱,對于專業對口崗位的認知也不清楚,為提升探究的整體效果,高職教師可以依托于自身的經驗和人脈等,為學生探究創設良好的平臺。比如高職院??梢詭椭鷮W生尋求適合的時尚雜志、時尚網站等,商議定期發表或推送師生作品。諸如此類實踐平臺的創設,不僅能夠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及時檢驗學生對時尚元素以及設計方法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在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還可以積極將產學研高度整合。校企合作是非??茖W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負責專業人才的培養,企業負責高職生的校內實踐或畢業實踐。通過這樣一種教學互動,能夠將學生的所學所想及時輸出,使學生的學習成果、主題研發產品和企業需求的生產連接在一起,讓產學研模塊無縫對接。
2.3突出學生品牌開發意識,精準實施個性化培養
在時尚產業語境下,服裝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原創程度是它發展的主要瓶頸。脫離原創,僅僅依靠抄襲模仿來延續服裝行業的發展,往往只能保證短期效益,無法實現長遠發展?;诖?,在高職院校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全面突出學生的品牌意識。高職院校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大膽創新,嘗試在學習期間就創設自己的服裝品牌。比如高職院校將學生的自主創新或品牌創造作為考核重點,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利用所學的專業素養來認真完成,并嘗試進行市場投放。同時,高職院校在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實踐中,還應該積極拓展學生的視野,全面優化學生的國際視野。高職院??梢酝ㄟ^網絡課程來與國外優秀院校進行對接,還可以聘請該專業的外教人才。與此同時,在人才培養實踐中,高職院校還應該探索個性化培養方案。不同認知能力、不同專業素養、不同性別的高職生在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具有明顯的差異。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者,高職教師理應關注學生的這種差異,為他們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并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實習實踐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此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充分依托于社團,引導學生按照興趣愛好積極組建服裝設計社團,真正發揮集聚化的學習效應。
2.4建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面優化教師的整體素養
在時尚產業語境下,服裝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完善科學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撐,也離不開健全科學的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面構建人才培養模式,依托于各類教育資源,優化學科設置,建立“協會企業院?!被尤瞬排囵B模式,完善在校、在職人才培養相結合機制。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師資優勢,積極與相關協會、對口企業開展互助合作,引導在校學生進入企業開展實踐活動,鼓勵企業為學校輸送亟需培養和升華的在職人才。同時,企業或者協會還應該積極吸納一線教育工作者進入企業開展實踐性互動,幫助他們更新理念,積極補充新的知識。企業也可以為學校遴選優秀的設計人才,有效充實教學隊伍。與此同時,還應該積極拓展對外國際合作教學模式,接受更多國際化教學理念,選拔和引進國際人才參與國內服裝創新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方案或者人才培養模式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時尚產業的動態,不斷的調整與更新。當然,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者,教師的時尚素養直接關系著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因此,有必要全面提升和優化廣大教師的時尚素養以及專業能力,督促他們積極開拓眼光,積極更新知識體系,積極吸收國外先進時尚元素。
3小結
在時尚產業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代表性的服裝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全新的趨勢,高職院校在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實踐中,應該積極探索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全面提升師生互動程度,全面探索實踐性課程,推動產學研高度融合。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結合學生差異化需求制定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曹為成,黃永利.時尚產業語境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職教通訊,2017(29):28-30.
[2]董文浩.現代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思路初探[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151-152.
作者:李曉兵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