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科護理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進行pbl教學,通過考核和調查問卷評估效果。結果:PBL實驗組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結論:PBL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PBL;外科護理學;應用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首先提出[1]。它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及自學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以解決問題和多種學習途徑為中心,目前已成為國際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2]。而外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臨床專業學科,學生除了學習其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外,還要學會對外科常見疾病的護理方法。我們通過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PBL教學法,取得了顯著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2017級護理專業11班為實驗組,共68人;2017級護理專業12班為對照組,共68人。兩班學生為國家全日制統招生,入學時均為隨機分班。采用全國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外科護理學第2版,采用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協編教學大綱。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法,以課堂教學講授為主,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
1.2.2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模式,教師課前發放病例、設問-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三個階段教學模式[3]。①設問。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進度表的要求,分別就外科護理學教材內容選取相關病案及問題并提前一周提供給學生。同時,我們教學團隊構建PBL教學用網絡資源平臺并將相關教學資源發送到網絡資源平臺上。要求學生根據病案和問題進行課前預習該章節的內容和查閱相關資料,根據學習目標,引出問題[4]。②討論。實驗組學生按6~7人一組,隨機分成11個小組,小組成員自行分工。學生相關病案和問題,可通過學院圖書館和網絡資源平臺等收集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并將結果記錄,解答提出的問題[4]。③總結。課堂上,各小組成員選出代表匯報學習和討論結果,對外科護理的相關病案和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任課教師聽取匯報后,點評問題的正確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認真思考,善于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1.3效果評價
1.3.1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實驗組和對照組同時進行期末書面閉卷形式考核。考核從學院外科護理學題庫中選題,滿分為100分。
1.3.2實驗組學生對PBL教學法評價設計共15個問題的調查問卷,發放給實驗組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這兩種教學模式的主觀認可度。共發放問卷68份,現場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3統計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教學效果評價
通過期末書面考核,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及格率、平均分比較,結果詳見表1。由上表可見,實驗組學生書面階段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2問卷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PBL教學法普遍評價比較高。詳見表2。
3討論
3.1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在教學內容多而雜的情況下,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印象不深,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低[5]。與傳統教學法相比,PBL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由原來的“主演”轉變為把控全局的“導演”,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充當小課程的小教師[6]。這種學習模式會使學生由傳統教學中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同時,由于醫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短暫,必須要注意培養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確保其畢業后可以進行終身學習[7]。
3.2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PBL教學法能讓學生成為主動和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學生圍繞“問題”查閱資料,獲取所需知識并討論,有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8]。同時,學習中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學生通過與他人的合作而獲得問題解決方法。
3.3有利于本課程與互聯網的聯系
PBL教學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包括病案的選取,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網絡資源。這就要求外科教師需掌握包括網絡平臺構建等多學科知識。同時,學生在網絡平臺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培養學生通過互聯網處理問題的能力。互聯網作為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特征,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社會的主流群體,越來越多的學習平臺出現在大學教育舞臺上[9]。
3.4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陳宇等研究了PBL與LBL、目標教學法等聯合運用的教學效果。結果表明,PBL聯合其他教學法也可提高教學效果及明顯提高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10]。劉永玲將PBL教學法運用到護理查房中[11]。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生的教學參與積極性、知識掌握程度、教學效果評價等都明顯高于對照組。
3.4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王國成,肖漢文等在工程設計課程中應用探究式導向聯合案例教學法[12],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5本研究的局限性在實施
PBL教學法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如下:3.5.1學生存在的差異問題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和態度等必然存在差別,有極少數基礎差、學習態度差的學生會不適應PBL教學。在實施PBL教學法過程中,有必要對個別學生進行相關輔導,使其適應PBL教學法。
3.5.2教學設施存在問題PBL要求學生除了收集傳統圖書資料外,還需要學校提供充足的網絡信息資源。因此對學校相關設施要求比較高。學校應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特別構建包含有解決問題相關資料的學習資源網絡信息平臺,以滿足開展PBL教學法的實施[13]。
3.5.3教師經驗不足問題PBL是一種新的教學法,對實施者要求較高,需要遵循一定的實施策略。個別教師可能受傳統教學法影響較深,開展PBL教學法時欠缺經驗,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教師作為組織者要充分營造課堂的積極氛圍,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形成觀點思想的碰撞,找出優秀的方案[14]。學校應支持教師培訓,定期召開匯報會議,使教師在這方面不斷積累經驗,從而提高PBL課程的教學質量[15]。
3.5.4評價方法有待提高目前,PBL教學效果評價方法尚不統一,對于PBL教學方法并沒有一套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法,傳統的評價方法難以適應新的改革和發展模式[16]。教學效果的評價大多偏向于主觀判斷,難以系統地評價PBL教學效果,相關研究尚需進一步開展。
4結語
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過程,而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誘因,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師教學策略的一個重要內容[17]。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除了能連貫和完整地將外科護理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外,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大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推廣。
作者:徐美賢 單位: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