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對策(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基層醫院中,婦產科屬于一個十分特殊的科室,在為產婦進行護理時常常會出現一些安全隱患,而這些隱患又會為婦產科的醫護人員帶來一定的挑戰,要求他們必須具備更高的護理水平。本文主要根據我國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面臨了一些安全問題展開相應的討論,并對此尋找相應的護理措施以及管理方式,從而提升基層醫院婦產科的護理水平,確保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工作能夠順利展開。
【關鍵詞】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對策
1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產生的基本原因
1.1基層醫院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與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基層醫院因為一些客觀因素以及主觀因素,他們在對醫護人員進行任職時就存在著相關的問題,常常會聘請那些不具備任何專業技能以及經驗的醫護人員,其次,基層醫院欠缺專業且全面的崗前培訓制度,大多數醫護人員都沒有接受過相應的護理教育就上崗工作。此外,許多基層醫院欠缺完善的考核與培訓制度,這使得基層醫院的護理水平得不到提升,從而無法對患者施展高效的護理。為此,在對孕產婦展開護理工作時則有可能會因為不足的經驗、不當的操作模式以及淺薄的服務意識而產生相關的醫療糾紛,常見的醫療糾紛有產后大出血、錯誤用藥以及新生兒窒息等[1-2]。
1.2醫護人員欠缺法律意識與風險意識
在對婦產科的孕產婦進行診療之前以及診療之后,醫護人員都不能根據醫院的規定向患者展開相應的宣傳教育,宣教孕產婦應當知道的注意事項以及安全事項,比如,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的具體告知、術后注意事項以及新生兒的安全告知等。或者醫護人員未根據相關規定對孕產婦進行全面且專業的護理操作,其操作的具體方法方式與規定有所偏差,在與其家屬進行溝通時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從而引發相應的醫療糾紛。同時,基層醫院中有一些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夠細心且過分依賴自身的經驗等,這樣將容易忽視孕產婦出現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都為基層醫院婦產科的護理帶來較大的隱患與風險。
1.3醫護人員的基本配備不足
基層醫院由于受到了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而無法配備齊全的編制醫護人員,為了解決人員缼失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醫院都會聘請那些還未獲取到職業資格證的護士,而對于有些基層醫院來說,其婦產科的醫護比例不均衡,醫護人員相當欠缺,為此,醫院中的醫護人員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極易為其帶來一些工作上的影響,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疲憊以及情緒波動較大等,這也使得醫護人員在思想上存在倦怠情緒,展開相關護理工作時常常會出現脾氣暴躁、走神等現象,從而影響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護理滿意度。
1.4不完善的醫院安全管理制度
對于基層醫院來說,它們的基礎設施往往比較落后,有些甚至還會設置完善的警示標志,對于孕產婦的離開以及請假也欠缺良好的管理制度,這將會造成孕產婦擅自離院,最終加大了院外分娩的機率,從而提升了相應的危險隱患。同時,還有一些醫院由于經濟的局限性而把新生兒科以及產科設置在一起,未將其分離開來,沒有特定的隔離產房,而且也沒有配備相應的消毒措施,對于醫院的感染控制機制設置得不夠完善,在展開手術時,容易提升醫生與患者發生感染的危險性,臨床中常見的感染有嬰兒感染以及孕產婦會陰部位感染等。此外,基層醫院院內未制定相關的安全事件處理制度,當出現醫療糾紛或者醫療事件時常常不能給予良好的解決措施,并加深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矛盾。
2基層醫院婦產科展開護理安全管理基本措施
2.1提升醫護人員的服務以及培訓意識
為了將基層醫院醫護人員的服務與培訓意識提升上來,首先,醫院在對醫護人員進行擴招時要提高相應的要求,要求受聘的醫護人員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較高的服務水平以及專業素養,與此同時,醫院也要制定出完善的崗前培訓考核制度,并定時展開相應的專業考核,以此來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在醫護上崗前要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合格之后方能上崗,確保新醫護人員能夠完全勝任基層醫院的婦產科工作,而且還要保證護理人員能夠有序展開。其次,醫護人員也要注重自身的學習,對于新的護理知識要自行補充,牢牢記住產科常用藥物的劑量、適應癥與不良反應,在具體的實踐當中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上來,強化有關服務意識,保證端正的態度[3]。對孕產婦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展開護理工作時要以孕產婦作為基本中心,懂得換位思考,獲得孕產婦以及其家屬的支持與理解,讓其產生一定的信任感,這能有效提升孕產婦的護理依從性。
2.2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基層醫院孕產婦科管理中,強化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與法律意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基層醫院要對醫護人員展開相應的法制教育,把法律意識提升上來,還要定時組織培訓,提升良好的學習機會,并且,安排有關法務人員在醫院進行講座,讓醫護人員懂得如何保證自身的合法,還要學會怎樣處理好與患者之間的關系[4-5]。在具體的工作當中,醫護人員必須根據醫院規定的制度展開相應的工作,對于孕產婦以及要進行細致的宣教,對于情況比較嚴重的孕產婦還要進行多次宣教,將其具體的情況如實告之,當產生醫療糾紛或者事件時,要懂得正確地處理。
2.3提升基層醫院的護理服務質量
基層醫院要想提升其護理服務質量,則需要創建相應的人才儲備庫,吸引一些優秀年輕的管理人才到孕產科崗位上來,并給予與之匹配的薪資來激發他們的才能。同時,加強醫院的人員配備,對于現有的人員配備上選拔一批優秀的醫護人員,并評選優秀標兵,讓其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把孕產婦的護理水平提升上來。并對醫護人員給予人性化的關懷,多了解她們的需求,根據不同工作量以及不同時間來實施彈性的值班制度,減輕或者避免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以此來提升具體的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
2.4完善醫院管理體系
對醫院婦產科的基礎設施進行創建,在醫院的各個角落粘貼相關的警示標識。對于孕產婦的請假或者離開要展開相應的宣傳教育,并且根據醫院的規定給予執行,以此來降低孕產婦院外分娩的風險[6]。創建專業的消毒制度,完全對醫院物品與藥品的管理,對于廢棄或者過期的藥品要定時清理,對于相關的設備儀器也要定時保養與保修,完全醫院的規章制度,根據婦產科的搶救流程來展開相應的救治工作,科學合理地排班,確保健全的安全教育,以期提升醫院的護理水平。
3結束語
醫院能夠保持有序治療還需要護理工作的良好展開,這也是它的基本條件,婦產科在醫院中屬于一個高風險的科室,在這個科室中面臨產婦以及新生兒的雙重風險,為此,基層醫院必須將婦產科的基本護理工作管理提升上來,使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以及安全意識得到提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避免以及降低事故的產生。作者主要與自身的工作相結合來分析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存在著的相關安全風險,并對其給予了相應的管理建議以及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石紅艷.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的安全問題與管理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201-202.
[2]徐志珍.探究縣級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09:199-200.
[3]蔡林芳.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探討[J/OL].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4):72.
[4]楊彩云.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2,10:54-55.
[5]李紅霞.淺析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2,12:191.
[6]呂華.淺析農村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醫藥論叢,2014,04:232-233.
作者:羅新蓮 單位: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周鹿中心衛生院
第二篇: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為做好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該文對市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實行分析,找到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問題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婦產科為發生糾紛和事故的主要科室,而實行衛生安全管理逐漸成為各國婦產科主要的工作[1]。衛生、安全問題,會直接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中,這項工作為關鍵又比較薄弱的環節,因婦產科服務的對象比較特殊,所以使得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存在較大的挑戰。做好各個環節的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為當務之急。
1市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該研究針對我市幾所醫院的婦產科衛生管理現狀進行調查,采取問卷調查方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患者問卷調查與醫護人員、管理人員問卷調查。針對向患者的問卷調查共計300份,調查問卷的回收率為100%。針對婦產科醫護人員、管理人員的問卷調查共計10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在調查結果中,有89%的患者認為其接受治療的醫院婦產科室存在衛生安全問題,而接受調查的醫護人員與管理人員中有63%認為婦產科室存在衛生安全管理問題。通過對問卷反饋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后,統計問題發現:①在醫院與科室環境方面,患者問卷中有137份表示對醫院科室環境存在不滿意,且其中有43起問卷的患者認為醫院科室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②在醫護人員個人衛生與安全意識方面,患者問卷調查結果中有26患者表示對醫護人員個人衛生不滿意,而存在103例患者對醫護人員衛生安全意識不滿意,認為意識過于薄弱,需要加強;③在醫療器械和藥品方面,患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1%患者對衛生安全存在擔心,對醫護人員問卷調查結果中有41%的問卷結果認為需要加強物品保管、使用等方面的改進;④在醫學技術水平方面,患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0%認為在醫學技術水平上醫院婦產科室存在局限性,對患者安全存在一定影響。而醫護人員問卷顯示有26%認為整體技術需要提升;⑤在衛生安全管理的制度方面,患者調查問卷顯示有7%認為醫院這一方面存在不足,但大部分表示對這方面不甚了解。醫護人員問卷顯示,有53%認為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加強,并需要提升制度的執行力度。
2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醫院建設管理問題
因為市區較多的醫院成立的時間較短,且進行多次的改造。然而,受到成本的影響,使得整體的建設過于陳舊,已有發生暖氣供熱問題、消毒冷凍設備消耗問題。越來越多的醫院主要以盈利為主,實行醫院規模、新大樓的建設[3]。使得擴建大樓受到規劃調整使用階段,發生硬件設備不全、建設資金短缺等情況,這也是醫院環境建設滯后的主要原因。
2.2醫護人員衛生安全意識管理的問題
婦產科主要服務的對象比較特殊,所以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精神上的干預,如鼓勵、支持、安慰等。護理人員的個人衛生形象和自身的安全意識,會直接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情緒構成直接的影響。然而,較多的醫院沒有重視醫護人員個人衛生問題,以及安全意識。這也使得部分醫護人員自身衛生不達標,治療的過程,隨意將設備、醫療器具擺放、長時間暴露空氣中等情況出現。
2.3醫療設備、藥品衛生安全管理的問題
醫療設備、藥品直接和患者的身體接觸,而衛生安全情況為患者、患者家屬最為關注的標準。然而,不同的醫院設備、藥品實行消毒和冷凍操作均由專業人員操作,實際操作的空間密閉,不能公開、透明操作。較多的患者對醫療設備、藥品衛生安全管理無基本認識,這也使得患者對于設備和藥品的衛生安全產生擔憂,發生不良的心理和情緒,認為實際應用的藥品、設備的衛生安全存在問題。
2.4醫學技術管理的問題
實際治療的過程,患者的病情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較大的變化。醫護人員應確保自身較高的技術操作水平和應變的能力。但是,實際來看整體醫療技術的水平比較受限,自身理論知識不足,同時醫療技術的水平也比較局限[4]。缺少到先進技術水平的醫院實習、學習機會,沒有參照相應診療指南加強實踐的水平,僅通過正常的處理,并對簡單的問題進行處理,沒有從根本上提高醫療技術的水平。
2.5衛生安全管理問題
當前,較多城市的醫院實行衛生安全管理,均通過以往的管理方案,經防火和防盜、防感染等,構建相關的衛生安全管理機制。但是,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漸深入到不同的行業中。衛生安全管理,不單單為物品的管理,其涉及的內容較多,如患者、醫護人員、物品等管理。客觀來看,較多城市醫院均沒有結合自身情況,對衛生安全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2.6防范和應對措施的問題
不同的醫院的婦產科室的服務均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醫院硬件設施配置的差別,使得治療工作更加注重病癥的差異和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這也使得婦產科實際治療時,會發生較多的問題。醫院方面,沒有結合自身管理情況,制定相關的緊急防范措施。僅通過按部就班的方式開展衛生管理機制,沒有緊急情況防范應對演練。
3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問題的處理措施
3.1硬件設施、環境的完善措施所有醫院實際建設中,均需構建專業的資金項目,結合患者、醫護人員的反應情況,對資金的分配進行合理的規劃,完善醫院硬件設施,做好消毒、凈化和冷藏等工作。與此同時,應不斷完善環境設施,確保空調和暖氣、保溫器、環境設施等,均需做到配套到位。盡可能采購國內婦產科的先進設備,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培訓。以此,掌握設備使用的方法。醫院規模擴建的過程,根據醫院自身狀況,對擴建的必要性實行全面的分析。如果分析結果為需要擴建,應將擴建的規模控制在具體的范圍內,進而規避隨意性擴建、新項目建設,實現節約醫院成本的效果,并提高醫院的整體效益[5]。
3.2醫療設備、藥品衛生安全管理的完善措施醫療設備實行消毒和冷凍管理,藥品保質等管理方面,需確保公開、透明的原則,定期可在患者監督下實行管理。可在醫療設備消毒室四周裝置透明的玻璃,以便于在醫護人員實行消毒及冷凍操作的過程中,患者能夠對這項環節進行觀察,消除不良心理和情緒。此外,對于易燃易爆和容易腐蝕的物質,可通過專業人員監督、管理、配送。制定相關的機制,將責任落實于個人。醫療設備、藥品采購時,應做好質量的控制工作,針對質量不達標的藥品不予使用,進而提高醫療設備、藥品的衛生。
3.3醫護人員的完善措施醫護人員提供服務時,應盡可能保證自身的儀容儀表,加強日常和患者的溝通,以幫助患者正視衛生安全的工作,確保其對于這方面的工作有基本的認識,消除對衛生安全管理的擔憂。盡可能促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此外,需結合患者的反饋內容,有效發揮醫護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維護患者的個人權益,并降低患者的痛苦。將患者反饋的內容處理措施,落實于實處,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定期對醫護人員實行培訓,加強其對于婦產科相關衛生安全的認識、意識,進而從根本上做到防患于未然[6]。婦產科實行衛生安全管理的階段,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實行嚴格的監測,并給予患者尊重、關愛和鼓勵,并做好患者隱私部位的保護工作。做好細節管理,以此提高婦產科的整體環境,將衛生安全管理做到實處,對細節管理的方法、流程實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3.4細節管理的完善措施細節管理,即為入院———出院實行各方面的衛生安全管理。主要需做好各個細節的管理。因婦產科的工作量較大,且各個環節工作均比較繁瑣,進而使得醫療糾紛較多。然而,調查的階段,大部分的糾紛均為細節管理的不當所致。所以,應對醫護人員實行細節管理培訓,教會其平時多觀察、留心、溝通。從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
3.5管理機制的完善措施各個醫院均需按照國家衛生管理法律法規的標準,并根據自身醫院的特點、發展、管理情況等,制定個體化的衛生安全管理機制。機制制度的過程,應充分對患者、醫護人員的想法進行調查,確保制定的管理機制不偏離于基層。此外,應整理近幾年衛生安全事故、糾紛,實行分類總結和歸納,以便找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經針對性防范和處理措施進行處理。然后,需結合緊急狀況的處理措施,實行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如果條件和時間應允,可實行模擬演練。管理機制完成后,管理層應對其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監督,以保證管理機制的安全、可行。
4結語
婦產科實行衛生安全管理,具有多變、復雜等特點,但是醫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實行衛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強細節管理,即可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并保障婦產科的整體服務效果。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的好壞,會對新生兒的生存質量、健康、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構成直接的影響。為做好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工作,應結合醫院自身情況以及衛生部門對于衛生安全管理提出的要求,開展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趙艷清.婦產科衛生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116-117.
[2]董莉.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及對策研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1):190-191.
[3]田玉梅,田玉芳.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糾紛產生的原因及管理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4):135-136.
[4]張琳.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5):145-146.
[5]郝秋芬.婦產科醫療安全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7):141-142.
[6]謝素嫣.探討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文摘版:醫藥衛生,2015(7):110.
作者:王麗云 單位: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青島婦幼保健院
第三篇: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路徑。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護理人員20名,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10例,對照組依據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及護理質量控制實施管理,觀察組則通過總結各種有效管理方法,制定全新管理路徑。通過對諸如強化產房管理、強化護理記錄管理及加強婦產科護理設備等措施,積極且全面性地落實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工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相比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通過對臨床實踐開展細化分析,找出婦產科在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中易引起安全隱患的各要素,采取對應解決措施,可促使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有效實現。
關鍵詞:婦產科;質量控制;安全管理
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作為醫院基礎性且不容忽略的重點管理內容,婦產科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及護理質量的好壞,乃是對醫院服務質量水平進行衡量的核心指標[1]。至此,醫院需對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工作給予足夠重視,不斷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及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為安全隱患及護理質量缺陷的有效減少奠定堅實基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護理人員20名,均為女性,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10例,觀察組中,中位工作年限(10.41±2.53)年,中位年齡(30.55±5.21)歲,婚姻狀況:未婚5名,已婚5名;學歷:中專3名,大專5名,本科及以上2名;職稱:主管護師及以上3名,護師及以下7名。對照組中,中位工作年限(10.35±2.42)年,中位年齡(30.41±5.16)歲,婚姻狀況:未婚4名,已婚6名;學歷:中專2名,大專6名,本科及以上2名;職稱:主管護師及以上2名,護師及以下8名。兩組在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依據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及護理質量控制實施管理,觀察組則通過總結各種有效管理方法,制定全新管理路徑。即①完善崗位職責及各項護理工作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及工作范圍進行規范化處理,構建質量控制領導小組,基于小組帶領下,完善各項護理操作流程及規章制度,以此為婦產科安全隱患的減少及護理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對崗位職責及各項護理工作標準的健全與完善,除了可實現有據可依開展護理操作之外,還可在各種護理糾紛中,明確護理人員是否存有護理失誤情況。②提升綜合素質。伴隨婦產科患者對于護理要求的日益提升,醫院婦產科護理人員不僅要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而且還著眼思考提升自身素質的各式方法,以此為患者健康與安全提供保障。護理人員需善于換位思考,多從患者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其權利,履行自身義務,為患者提供細致、全面且優質的護理服務。另外,醫院還需要針對護理人員,強化專業培訓及業務素質考核等工作,定期組織知識競賽、技能競技及知識講座等活動,提升護理人員護理技能、業務素質及急救技能[2]。③強化產房管理。嚴格遵循產房管理制度,健全急癥搶救宣傳機制,幫助婦產科患者更好地了解與掌握護理流程及內容,構建產房交接流程制度,且對此施加監督,強化新生兒與產婦的雙重安全管理工作。此外,還需依據標準對諸如產房隔離、產室調整及消毒用品配置等嚴格執行。④強化急救用品、藥品及護理設備管理工作。加強婦產科藥品及設備的各項管理工作,明確管理流程與工作分工,正確、合理擺放設備與急救藥品,以應對不時之需。需委派專人負責急救用品,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證其運轉正常。⑤強化護理記錄管理。護理記錄乃是護理內容與過程的詳實記錄,同時也是有效解決醫療糾紛的關鍵性依據。通過強化記錄管理工作,規避肆意涂改,避免記錄漏洞,對于問題發現即修改,保證記錄的有效管理與準確存檔。
1.3評價指標
采用自制問卷方式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問卷調查的設置,則依據護理人員對本次管理的滿意度來完成,滿意:>80分,一般:60~80分,不滿意:<60分。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處理所獲統計數據,行X2檢驗,當存有顯著差異時,由P<0.05予以表示。
2結果
本次調查共向兩組發放問卷20份,各組10份,成功回收20份,回收率100%。觀察組理護理滿意度相比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詳見附表。
3討論
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對于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及護理人員整體質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婦產科臨床護理實踐中,對其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造成影響的安全隱患具有多樣性[3]。首先,醫院護理人員如果法律意識淡薄,風險意識不強,未能對安全隱患進行有效評估及預防,易出現缺陷,進而導致不良事故。如若對產婦護理未能嚴格執行規定及未認真聽胎心,則會嚴重影響孕婦分娩,可能會造成產婦出血及新生兒死亡等惡劣性后果。此外,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乃是造成護理糾紛產生的關鍵性因素。其次,患者自身因素。此因素同樣是造成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的關鍵性誘因,造成醫院護理人員在護理難度上的增加。最后是客觀因素。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及技術水平對婦產科安全管理水平及護理質量控制的發展造成限制。因于護理人員護理技術不達標,或與患者及其家屬預期要求及想法不符,乃是諸多護理糾紛及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所以需大幅提升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及技術水平[4][5]。另外,還有護理器械、藥品等因素,同樣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相比于對照組,高于后者且差異明顯。由此可知,通過對臨床實踐開展細化分析,找出婦產科在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中易引起安全隱患的各要素,采取對應解決措施,可促使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有效實現。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理護理滿意度相比于對照組,差異明顯。由此可知,護理人員需善于換位思考,多從患者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其權利,履行自身義務,為患者提供細致、全面且優質的護理服務。綜上所述,通過對臨床實踐開展細化分析,找出婦產科在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中易引起安全隱患的各要素,采取對應解決措施,可促使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梁彩英.婦產科臨床護理中質量持續改進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3(21):152~153
2黃麗君.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2):350~351
3杜榮美.三甲醫院婦產科門診科學護理管理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33(1):78~79
4劉婭,劉春麗,孫花,等.加強護理風險管理提高婦產科護理質量[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6):660~661
5劉虹冰.婦產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護理隱患及管理對策[J].中華現代醫學與臨床,2005(12):104~106
作者:孫晶晶 單位:河南省洛陽市嵩縣計劃生育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