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理會計下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教育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高校要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必須將財務管理體制改革作為工作的重點。我國高校在管理會計方面經驗比較匱乏,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或者規避經濟方面的風險。
一、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
(一)管理會計的內涵
管理會計屬于內部管理的重要范疇,是指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加強財務與業務之間的聯系,在單位內部進行統一的策劃,根據其提供的正確信息作出決策。
(二)管理會計發展的歷史沿革
1.萌芽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指20世紀初。為了滿足現實發展需要,對財務報表進行正確的核算,開始以發展的目標,尋找合理的計算方法,在尋找過程中建立了相對標準的工作體系,對預算進行整體性管理。2.形成時期。形成時期主要指20世紀40~50年代。從最開始的預測和分析,逐漸發展成為對成本進行核算,該方式的出現和轉變,使現代管理會計從根本提升了工作效率,為單位帶來更多的利益空間。3.發展時期。發展時期主要指20世紀60至80年代。這一時期相關研究理論逐漸完善,為管理會計工作提供了準確的發展依據,使管理會計工作更加完善和規范。4.變革時期。變革時期主要指20世紀80年代以后。在這一時期,逐漸研究出更多的核算方法,使核算結果更加準確,其中作業成本法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三)管理會計的重要性
1.有利于科學決策。管理會計結合實際需要,對部門數據進行全面的整合和分析,對單位各項成本進行準確的計算和核對,為預算編制提供準確的依據,使預算編制結果更加真實、正確。單位主要負責人結合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對不同的經濟內容進行客觀的評價,并作出正確的決策,對單位發展目標進行合理的設置。2.有利于規避財務風險。管理會計可以對財務成本進行合理的控制,為獲取有利的市場地位提供穩定的前提。在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單位對風險進行規避,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需要不斷拓展范圍,使經營形式更加多元化,增加資金籌措渠道,這都需要管理會計的輔助,從根本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3.有利于部門績效評價。管理會計可以對單位的所有活動進行統一管理,同時還可以對單位的資金進行合理分配,對各項預算數據進行整合,為相關人員提供準確的數據,并對整體活動進行準確評價,依據相關評價體系對評價內容進行分析,使評價內容更加客觀、精準,對會計的核算工作進行有效監督,使會計人員可以對自身工作加強約束,并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績效評價,使其可以在公正、公平的環境中工作。4.有利于財務管理改革。對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辦學效益。將不同的工作落到實處,需要將管理會計核算方法與高校工作進行全面的整合,使財務管理工作發揮真正的價值和作用。
二、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全面,績效評價不健全
當前很多高校存在財力投入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存在資金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雖然高校始終堅持資金申請,但是對申請到的資金卻沒有合理使用,對于效益問題也比較忽視。很多資金支出不合理,在購買文具和辦公用品方面投入過多,對于改善質量方面投入甚少;有些財政專項執行較慢,年底還存在很多的現金結余,面臨財政收回的尷尬局面。同時,也沒有對績效進行準確的評價,資產配置機制不完善。只有建立健全相關管理機制,才能使資金發揮真正的作用和價值。
(二)內部控制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財務與各單位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對于不同形式的財務知識沒有進行大范圍的宣傳,對于相關政策也沒有進行正確的解讀,使得財務管理工作沒有按照嚴格的規定和要求進行,阻礙了財務管理改革的發展腳步。
(三)相關體制機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相關機制還不完善,使得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還缺乏正確的指導和依據,為此需要按照高校的辦學目標,以開放發展趨勢,加強與企業、社會等方面的聯合辦學,對高校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激發多個部門的工作主動性。
(四)勤儉節約和跟蹤問效意識不強
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為了使高校財務管理改革工作可以進一步深入,需要從根本上強化全體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使節約理念貫穿于高校整體發展活動中,建立以節約為主的新型校園。
(五)全員理財意識不強
除了節約意識不強,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還存在理財意識不強的問題。為此,高校各部門需要不斷增強理財意識,對高校的理財形式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和要求,加強財務管理方面工作的建設力度。
三、管理會計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路徑
目前發展過程中的高校財務管理資金數量越來越龐大,有時甚至會高達幾百億,面對數額如此巨大的管理資金,如何妥善進行管理,成為相關人員工作的重點,合理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成為目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積極探索建立
“統一領導、集中核算、兩級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高校將財務工作和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整合,并統一進行領導和管理,財務部門對資金進行集中計算,對于不同單位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正確劃分,將財權和事情管理權利相融合,對高校財務工作按級別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對經濟責任進行分配,避免一人主導權利,對高校內部財務關系進行正確的梳理,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使二級單位與高校共同承擔財務風險。另外,還需要對二級單位的責任和權利進行正確劃分,使財權的下放范圍不斷延伸。
(二)嚴肅預算執行,制定中期財務規劃
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以緩解高校的財力緊張問題,為促進高校的平穩運行提供基礎。目前財務管理已經進入重要發展階段,為了提高整體實力,需要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同時高校也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為此,需用結合實際發展需要,科學編制財務規劃,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在資金使用方面要正確評估和計算,統一進行安排和謀劃;在資金來源方面,主要是以政府投入為主,要不斷拓展資金來源,從多方面進行籌資,為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
(三)逐步建立績效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關鍵就是對資金進行合理配置,使資金可以發揮真正的價值和作用。高校應該建立資金配置機制,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促進整體發展為主要原則,建立以績效為主的預算撥款體系,使經費可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使資金投入與獲得收益成正比關系。
(四)持續推進財務工作轉型,提升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
樹立先進、嚴謹的辦學思想,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進行有效的轉變,更傾向于管理層面,從以往的簡單核算逐漸向戰略、風險管理方面進行轉換,通過加強財務具體規劃、加強內部管理和控制等,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細致化、規范化,從根本上提升財務管理的效果和質量,對潛在的財務風險及時規避,使經費可以有效使用。
(五)全面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升財務服務效率
高校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強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能力,將數據進行共享和傳遞,建立完善的高校會計管理系統,對預算進行全面的管理,采用統一的方式進行具體核算,使管理功能更加多元化,全面提升財務服務質量。
(六)建立高校財務工作的溝通機制
近些年來國家對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相繼出臺了相關規定和要求,對于財政部門的各項工作也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審計部門的監督工作不斷加強,檢查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為此,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使各項規定在執行的過程中避免出現信息方面的錯誤,同時還能使相關人員保持統一的思想,在高校師生員工中形成遵守法律、誠實認真、奉行節約的文化工作氛圍,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在穩定的環境中持續推行。綜上所述,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改革,是現實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高校的發展規律和要求。將管理會計理論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緊密的融合,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分析和探索,為此財務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對財務管理工作有更加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對高校財務管理資金進行合理配置,規范使用范圍,嚴格預算執行,制定中期財務規劃,逐步建立績效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從多方面進行建設,促進高校財務管理改革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冰樹,張涵予,張旭涵.管理會計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6):23-24.
[2]劉要軍,劉炳茹,邱延敏.基于管理會計視角的高校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探索[J].納稅,2018,12(33):134-136.
[3]曾燕,張曉宇,杭雨薇.基于管理會計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思考[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25(10):172-174.
作者:王雪冬 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財務處